脾胃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3大古方帮你解决

关于脾胃虚弱

中医把人体脾胃的功能归划“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所以脾胃属土,主管着食物的摄入消化,来营养其他脏腑及全身(即:五官、皮、肉、骨、筋、脉),以保障身体发育成长和健康不病。古人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如同军队中的后勤部,它供养着全军各种需要,使他们能保持着战斗力。如果人的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五脏六腑及全身的功能发生变化。

脾胃不和是脾胃功能发生不协调的一种常见病症。脾与胃是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脾属阴、胃属阳。如同夫妻相互配合工作,完成饮食绝大部分的消化运输过程,其他脏腑参与配合脾胃的工作。例如:命门火对脾胃的蒸腾作用;肝对脾胃功能的疏理作用。

脾胃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3大古方帮你解决

说完脾胃咱们来分享几个中药古方,以及它们在调理脾胃方面的一些独到之处。

脾胃虚弱怎么办用什么好呢?

【香砂六君丸】

当你肚子胀吃的少,饭后加重,大便稀不成形又同时伴有身体疲倦、乏力、不想说话,又面色萎黄或晃白,身体消瘦或浮肿的时候,很可能你就是脾气虚弱了。

这种情况,舌苔往往不厚,舌头也不红,可能也会有明显的齿痕。此时应选用香砂六君丸。

脾气虚弱往往是饮食失宜或者劳累过度,或者其它慢性疾病消耗导致。所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的就是脾气。

对于脾胃虚弱这类人群除了服药治疗之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不能暴饮暴食,或过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也不能抽烟喝酒!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

脾胃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3大古方帮你解决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用什么好呢?

【补中益气丸】

如果你的大便稀溏,腹胀,乏力服用香砂六君丸没有明显效果,那你就需要考虑中气下陷了。当一个人脾气虚弱得不到医治的时候,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因为中气的虚弱而导致人体本应该向上走的清阳之气下陷,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腹泻。

除此之外,中气下陷还会引起脏器的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肾下垂等。这都是因为脾气虚弱而升举无力导致的。

中气下陷时也会导致脾不能输布精微而反下流膀胱,致使小便浑浊如米汤。

而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补中益气丸为主来治疗,可以帮助补益中气,升举清阳之气。

这种情况往往跟腹泻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错误,导致中气受损有关。同时,错误的长期服用一些泻药治疗便秘或减肥也可以导致清阳下陷。

因此,除药物治疗外不随便吃泻药,急性腹泻及时医治都是帮助尽快恢复的必要方法。

脾胃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3大古方帮你解决

脾不统血用什么好呢?

【归脾丸】

还有的人身体虚弱,面色萎黄,同时又有一些出血性疾病如牙龈、鼻腔、紫癜等出血问题,往往属于脾气虚弱造成的气虚不能统摄血液。但更常见的是女性月经量大,这在中医属于崩漏的范畴。

最常用的药物是归脾丸一类,用黄芪、人参、白术、大枣、仙鹤草这一类药物来健脾益气止血,以帮助身体统摄血液。

这种情况往往见于思虑过度或慢性病对正气的消耗,所以除药物以外还应该减少日常生活中各种对正气的消耗活动,不要剧烈运动,不要熬夜,不要思虑过度。

【总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几个中药古方,每个方子都有其特点,都有其调理的方向,虽都是调理脾胃的“良方”但是其针对性方面都各不同,香砂养胃丸主调有身体疲倦、乏力、不想说话,又面色萎黄或晃白,身体消瘦或浮肿;补中益气丸主调大便稀溏,腹胀,乏力;归脾丸主调人身体虚弱,面色萎黄,同时又有一些出血性疾病如牙龈、鼻腔、紫癜等出血问题。

注意:中医博大精深,每个方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望大家能辩证后用药,切不可私自乱用。

脾胃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3大古方帮你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