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

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文|講述歷史風雲西安事變震驚中外,掌握著一支重要國家軍隊的將領釦押了中央政府的總統,事發後,國內外各勢力意見紛繁複雜,國際輿論紛紛指責張學良,國民黨高層在宋美齡的指揮下做好了準備,隨時準備奔赴西安,但在十幾天後,老蔣又被釋放,國共統一戰線建立,全國軍民上下同仇敵愾,最終將侵略者趕出了祖國。

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

張學良是國民黨軍隊的將領,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作為統治中國東北的奉系軍閥,人稱東北王、東北少帥;在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佈: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東北易幟表明了北洋政府的結束,北伐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大一統。西安事變是他民族大義的體現,但就這樣一個心繫國家,將民族存亡放在心中的將領,卻被老蔣父子接連關押長達54年,獲得自由後已是風燭殘年。

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

西安事變後,為了證明自己問心無愧,張學良親自護送老蔣返回,卻在下飛機之後就被繳械,老蔣派人把他關押起來,給他房子住給他吃的但是就是不能隨處走,生活的地方只有小小的一方天地,就這樣一位將軍錯過了抗日戰爭,錯過了內戰,壯志被時間消磨,時間被肆意浪費,一腔熱血最終沒了用武之地,令人唏噓。

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

“政見之爭,有如仇讎”,這是輓聯的第一句,西安事變前,兩人是有私交的,在私下裡關係不錯,但卻由於相互的政治理念不同,張學良認為國家危難之際應該放下成見一致對外,老蔣卻想著“攘外必先安內”,分歧最終變成了不可解決的尖銳矛盾,導致了張學良放手一搏。

蔣介石葬禮,張學良送去輓聯,16字說盡一生糾葛

“關懷之殷,有如骨肉”,這是下一句,老蔣死後,張學良去看了他的葬禮,表現了自己因為老友去世的悲傷,兩人的關係其實不是單純的仇人或者朋友,大勢如此,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最後的分道揚鑣也只是因為選擇不同而已,老蔣沒有對他下殺手已經是最大的寬容,可以想象一方面是由於個人過不去這一關,另一方面也是震懾,畢竟張學良的行為算是以下犯上或者說叛變行為,相信張學良自己心裡也清楚這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