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被問責處理的他們,再獲提拔

遂宁:被问责处理的他们,再获提拔

事隔幾年,陳嫻仍然記得那個日期,2014年2月18日。

遂寧某市直部門的一項督察整治工作,進行到了最後一天。資料彙總完畢,帶隊的陳嫻和同事們鬆了一口氣,連續十多天的加班加點後,幾個年輕同事提出,打打麻將放鬆放鬆,陳嫻看看錶,還不到5點,那天是工作日。

在同事的再三請求下,陳嫻做了一個讓自己後悔終生的決定——打會兒麻將再AA制吃個飯,犒勞一下團隊。可還沒到吃飯的時候,紀委工作人員已經出現在茶樓裡……

“天崩地裂”

從參加工作起,陳嫻就一直是系統內的業務骨幹,受過部級表彰“先進個人”。而這次被舉報查處,陳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接到處分通知的那一刻,她覺得天崩地裂,還囑咐老母親,少去和鄰居聊天,害怕一些風言風語影響到母親的心情。

兒子安慰陳嫻,“沒關係媽媽,你這麼能幹,我們重新開始,生活還要繼續,工作還要推動。”但這些話讓她心裡更難受。一直以來,陳嫻一心撲在工作上,疏於對兒子的照顧,卻無形中成了兒子的偶像。兒子考上的一流大學,所選專業就屬於自己的工作領域。“這對孩子是多大的影響。”回首過往,她仍難掩對自己的失望。

遂寧市大英縣玉峰鎮初中原校長李爍也讓自己陷入了同樣的窘境。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他“桃李滿天下”,很多領導幹部都是自己的學生,這種驕傲的感覺在2015年11月戛然而止,李爍因違紀問題受到留黨察看兩年、行政撤職處分。

遂宁:被问责处理的他们,再获提拔

李爍(右二)和同事在討論加強學科教學教研指導工作。

雖然膚色較黑,但李爍自認為自信陽光、在工作上激情滿懷,他曾定下校訓,“動起來,讓每一個生命更精彩”,“可我自己卻不精彩、甚至不光彩”。

“突然覺得自己就是‘蒼蠅’、兩面人。”處分剛下達時,李爍感覺像被扒光示眾,開始害怕見人,在單位見了領導躲著走,即使散步,都是深夜去江邊。

事實上,一些幹部受到問責處理後,其心理壓力並不容易被理解。一些本來非常優秀的幹部,得獎勵是家常便飯,受處分卻是頭一回,名譽受到影響,面子上更過不去。

遂寧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任勇分析,很多幹部都是在三四十歲時犯了錯誤,處分都有相應的影響期,比如警告處分,影響期為一年,在此期間,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同時,問責處理意味著“配套”降低崗位工資等級,年終考核的變化,也會影響年終收入。

據任勇觀察,被問責處理的幹部,個別人會重新犯錯;還有的人“破罐破摔”,成了庸懶散浮拖的典型,“有的科級幹部被處分,倒像是退居二線的老領導。”這樣的人甚至成為單位的負能量,領導往往不願交辦工作。

而相當一部分人能夠認識到錯誤,積極改進,願幹能幹。但他們被問責處理後,彷彿蒙上了汙點,得不到幹事創業的新機會。“這和組織上平時對他們的關心不夠有關係,我們對幹部能做到嚴管,服務卻跟不上。”任勇說,如何為他們提供新的平臺,成為遂寧市委思考的問題。

遂宁:被问责处理的他们,再获提拔

在黨旗下,船山區委書記曹斌(前排左四)與永河農業園全體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

“我們都是好同志”

幾年前,遂寧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蔣勇還在區縣組織部門任職,他負責考察啟用了兩名受過處分的幹部。即使是5年後,仍有關於這兩名幹部的信訪舉報,主要的情況反映在於,犯過錯的人,為什麼還能提拔?但據蔣勇瞭解,他們在工作上表現很好。

“我們總說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可怎麼個救法,沒有依據來系統支撐。”蔣勇告訴記者,對於受問責處理幹部的後續工作,需要有依據、有原則、有標準,當時全國還沒有系統化的制度。對此,市紀委監委和市委組織部一拍即合。

2017年9月,《遂寧市受問責處理的黨員幹部教育管理監督服務暫行辦法》出臺(下稱《辦法》),對相關幹部的日常教育管理,職務、職級、待遇調整,影響期或處分期內年度考核、期滿後任職管理,以及監督檢查等作出一系列規定。《辦法》要求,以回訪教育工作為切入點,切實做好案件審理工作後半篇文章。

“組織沒有放棄你,也願意提供更好的平臺,你要相信組織,也要相信自己!”2018年10月,陳嫻被提拔為副調研員,當單位領導找自己談話,她淚流滿面。

受到處分後,陳嫻被安排到其他崗位,一段低潮期過後,她決心振作起來,依然全心投入工作,“我的人生有了目標,孩子經歷任何困難也不會放棄。”

此前,單位領導已經數次找陳嫻談話。幾年間,她被幾次調動工作,如今,經歷機構改革後,陳嫻主持工作的科室,恰好就是當年離開的地方和後來主持工作的科室合併而成。

《辦法》出臺後,蔣勇牽頭和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共同研究,有意識地提拔一些受問責處理幹部,在那張當年梳理的表現較好的受問責處理幹部列表裡,陳嫻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遂寧市提拔了8名這樣的幹部。

李爍受處分後,被抽調到縣教育局工作,一次到村裡做扶貧工作,幾十個人在一起吃飯,局長給他盛飯,同事們給他夾菜,這讓李爍覺得沒有被另眼相看。他重頭再來,承擔指導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時,他跑遍了全縣每一個學校,為局黨委科學制定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在省檢、國檢中獲得高度評價。

事實上,李爍受處分後,全市就已經開始對受問責處理幹部形成制度化的幫扶活動,回訪和談心成為常態。大英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本單位,除3名被雙開的幹部,受問責處理幹部都能踏實工作,有的還獲得提拔。

“如果直接把一些優秀的幹部推向對立面,就可惜了。”大英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魏挺介紹,2017年,大英縣共有20名曾受問責幹部因表現優秀得到組織重新提拔重用,其中2人擔任鄉鎮黨政正職。

今年被遂寧市紀委監委確定為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年”,記者採訪時,正趕上任勇參加回訪歸來,他向記者介紹,目前市本級的回訪活動主要由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牽頭,會同監督檢查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及組織人事部門進行,下一步希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參與進來。

3月下旬,遂寧市船山區永河現代農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楊智宏接到通知,第二天有領導來回訪,讓他沒想到的是,來人竟是區委書記曹斌。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時,楊智宏滿臉通紅,但曹斌的一句話讓自己頓時放鬆下來——“我們都是好同志”。

在回訪制度的基礎上,船山區深化開展了“春風暖心”回訪教育系列活動,通過縣級領導帶隊,深入受處分人員較多的單位,鼓勵“有錯幹部”變“有為幹部”。“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沒有犯錯的人是,犯了錯能改的人也是。”曹斌說,下一步怎麼辦,個人要回答,組織也要回答。

“推向對立面就可惜了”

《辦法》的出臺,也讓大英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李小燕感受到了變化。提拔幹部前,紀檢機關會出具黨風廉政意見,內容包括近幾年的處分情況和信訪情況等。而對於受問責處理幹部,期滿就主動將其現實表現抄送組織部門,內容擴展到在崗和落實工作的情況、有無新的違紀違法行為、單位領導的瞭解以及暗訪結果等。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雁飛表示,四川省按照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路,抓好查辦案件的“後半篇文章”。

“我們對‘後半篇文章’一直都在探索,到後面越來越重視。”遂寧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吳廷友告訴記者,2016年換屆後,不作為慢作為的情況反映越來越多。有的同志工作起來束手束腳,請示彙報增多,工作效率降低了;有的單位涉及申報資金,因為時間緊要求高,就乾脆不報了。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下,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的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2018年,遂寧市紀委監委給予黨紀政務處分共計985人(次),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輕處分778人(次)。

吳廷友透露,隨著專項督察檢查增加,工作上的失誤更容易被發現,但這往往不是幹部個人故意為之,對這種幹部的處理,會影響一部分人的工作情緒。

遂寧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譚曉政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執法,不僅要實現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還要實現組織關懷有溫度。下一步將強力推進容錯糾錯深化落實,既看動機、又看結果,還要看處置和影響,對該容的錯大膽容。

“市委發展戰略確定後,對於發展成敗,幹部就起著決定性的因素。”遂寧市委書記邵革軍告訴記者,全市正積極健全正向激勵、能上能下、容錯糾錯機制。特別是對於受處分的幹部,更是在政治上激勵、生活上幫助、心理上關愛,大力營造受處分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這樣才能為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凝聚強大合力、提供堅強保障。(文中陳嫻為化名)

撰文 / 馮彬

審核 / 尹雪竹

視覺 / 煙無塵

▼下滑到留言區 發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