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生裝得太滿,反而更容易失去

人是什麼?佛是什麼?人和佛有什麼區別?這是個佛教的基本問題。可是很多人都沒有搞清楚,以至於不能正確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南懷瑾大師說道:“佛是‘無事’的凡人,也就是沒有事的平凡人。”這句很樸實的話就是最佳的答案。佛是凡人修成的,他沒有“事”,心無掛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而我們凡夫就是顛倒的,喜歡沒事找事,無事生非,這就是我們成為凡人的本質原因,也是人與佛的根本區別。

佛說:人生裝得太滿,反而更容易失去

一位得道高僧隱居在偏僻的山林中,因為名聲顯赫,很多人都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向高僧請教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惑。有一次,高僧去山谷中挑水,人們發現他“與眾不同”,因為他的兩隻水桶都沒有裝滿,比平常人都要少很多,有人發問,這是為何呢?高僧回答說:“挑水的目的在於夠用就好,不在於挑多,如果一味的貪多,只能適得其反。”其他人很明顯不信服這樣的“理論”。

佛說:人生裝得太滿,反而更容易失去

於是高僧讓其中的兩個人實踐測試,打了滿滿的兩桶水上山,果不其然,他們挑得十分費力,一路上來回搖晃,其中一個人在半路中不慎摔倒,還磕壞了膝蓋,只得休息了一陣,重新再來,而另一個人搖搖晃晃的到了山上,檢查水桶中的水,已經漏掉了一大半,與高僧的兩隻水桶比起來,反而不足。周圍人都似有所悟,有人問道:“那麼究竟要挑多少才合適,怎麼準確的估計呢?”高僧把自己桶裡的水倒到水缸裡,然後把水桶給眾人觀看,大家發現他的水桶中畫了一條線,高僧解釋說:“這條線就是底線。水量不能高於這根線,如果超過了就意味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我們做人做事也是一樣,凡事要盡力而為,但是也要量力而行,能力不足或者自己根本就不需要,又何必如此費力,強取豪奪呢?”

佛說:人生裝得太滿,反而更容易失去

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少人正在重複著這樣無謂的努力中,並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自己本來只有5萬元,卻非要買10萬元的汽車,導致自己負債累累,苦不堪言;本來一輛車夠用了,非得要換豪車,名車,買上好幾輛閒置。有一所房子夠住就行,非得努力的為了住上豪宅,到處置業,奮力拼搏。當然,這絕不是提倡消極的思想,讓大家不去努力,不去奮鬥,知足常樂,每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有的吃,有的穿,得過且過就夠了。而是這樣的純物質性追求,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不斷的滋長人們內心的慾望。我們不應該把人生的目標限制在所謂的豪車,豪宅,銀行存款之上。而應該盡己所能,去做能利益他人,幫助他人等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佛說:人生裝得太滿,反而更容易失去

我們身邊有很多明星、大企業家們做到了,他們不僅創造了社會財富,實現了個人價值,還幫助利益了無數的人,而有的人純粹為了一己私利去努力奮鬥,只顧追求低俗的物質享受,讓他們失去了人性的光輝和人生最根本的意義。有一句禪語說得好:“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的所有煩惱,就來自於對錯誤的事情的執著追求。能做到真正的“無事”,那便是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