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职业|通感艺术家

我绘制出一首歌,你演奏出一幅画。

这话有毛病吗?

没毛病,因为这来自一个全新的职业,他们用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体验!

这就是通感艺术家。

未来新职业|通感艺术家

通感艺术

感觉都是相通的

通感又叫“移觉”,是一种感觉上的转移,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比如“响亮”、“冷静”、“热闹”这几个词语,就把听觉、视觉和温度给联通了,再比如吃麻辣火锅仿佛在听摇滚乐、说情话时跟蜜糖一样甜,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通感,顺着这个思路,艺术家就可以按照创作音乐的方式为你提供丰富的味觉享受,或是通过触觉的方式给你带来一场生动的视觉盛宴,这就是通感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领域。

技术条件

你可能会问,这只是一种想象,怎么实现是一个问题,很简单,通过物联网技术。当所有物体全部“在线”,彼此相连后,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其中一项物品来对另一项物品进行操作,既然遥控器可以遥控电视和冰箱,同样也能遥控联网状态下的画笔和琴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画笔去拨动琴弦,以及反过来用琴弦挥动画笔,是不是很棒?

由此出发,通感艺术带来的全新创作模式可以诞生出各式各样的新奇职业。

用运动绘画

你有试想过通过跑步机来画画吗?有人喜欢跑步,有人恐惧跑步,对更多人来说,跑步跟坚持挂钩,这就意味着跑步是痛苦的,因为只有过程中带着痛苦,你才会用“坚持”去形容,但如果跑上一公里就能随机生成一幅画,是不是极大地增加了跑步对你的吸引力?如果跑步对你来说很难,画画更是遥不可及,那么把两种“痛苦”相加,竟然得到了“负负为正”的效果,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作品,何乐而不为?

最神奇的是,这种生成不是完全随机,随着技术进步,采集设备的微观性能会得到增强,也就是说你每一次落脚地力度大小、速度快慢、运动姿势、呼吸心跳甚至是面部表情,都会对画作产生相应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画里看到他的跑步水平和跑步时的心情,也可以发现具有运动细胞的人原来还有艺术细胞,太多东西可以发挥。

而更神奇的是,减肥从此不再痛苦!

用舞蹈作曲

跳舞的时候,人会跟着音乐节奏走,要是可以反过来呢?你移动胳膊,对应的音符随之响起,再来个旋转,一个长音跟着带出,你整个人一下子被彻底点燃,一首独一无二的音乐通过你的舞姿被演奏出来,被人听见,也为你赋能,原创的曲目增强了你的舞蹈动作,进而诞生出更加美妙的曲调,美与美的相互滋养,充分调动起我们的感官,你在最后一刻难以抑制地高呼:美是相通的!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我的身体又没有通电,怎么能联网呢?人生一切难题,技术给你答案。就那目前来说,你可以佩戴电子手环呀,你穿的衣服可以是联网的呀,你所在的环境可以对你进行动态捕捉呀,再不济,你还可以拎着两把智能扇子,杀进广场,力战群雄……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演奏,每个人都是人生的导演,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创作。

用文字拍片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都会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笔下的故事能够搬上银幕,被更多人看到。可不可以设想一下,有一方式能让你在写文的同时也在拍摄,故事写完,电影或动画也在同时完成,怎样实现呢?这里的连接可能要涉及到现实世界跟虚拟世界两端,首先在现实世界这边,要保证你的笔或键盘处于在线状态,然后在虚拟端连接到一个建模软件里,软件里的模型是你事先创建好的故事角色,在文字开始输出时,角色会根据词库里的指令以骨骼动画的形式做出对应动作,最初可能稍显笨拙,后期会越来越精细,细节也越来越逼真。这样,属于你的动画电影就被同步制作出来。

和舞蹈作曲一样,画面的生产会进一步促进你的思考,形成真实的空间感受,你可以观察环境设置是否合理,人物动态有没有欠缺,气氛渲染是否到位等,相当于把你头脑里的想法给可视化了出来,就像思维导图能让思维过程更加敏捷和清晰,视觉同步也能让想象力得到解放和扩展,激发出更多的创作欲望。

【脑洞时刻】

你还想到了哪些有意思的通感连接方式?欢迎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