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示兒》的後續故事,你瞭解多少,比詩本身更“悲壯”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的後續故事,你瞭解多少,比詩本身更“悲壯”


《示兒》一詩為陸游的絕筆,當時的陸游已經八十五歲,一病不起,但是國家仍是分崩離析,死了也難以瞑目,希望在兒孫家祭時能聽到他們帶來山河一統的消息。那在陸游死後,他的後人是如何對待他的遺囑的呢?

陸游有六子兩女:長子陸子虞,淳熙十五年出仕,官至淮西濠州通判;次子陸子龍,慶元三年出仕武康尉,官至東陽丞;三子陸子修,嘉泰四年,出仕閩縣;四子陸子坦,嘉泰四年春, 出仕臨安;五子陸子布和六子陸子聿在路由生前均未做官。兩個女兒歷史上也只是有所記載。

陸游《示兒》的後續故事,你瞭解多少,比詩本身更“悲壯”


非常遺憾的是陸游的兒女輩並沒有為他帶來“王師北定中原”的消息,自然而然這個重擔就落在的下一輩的身上。

天不遂人願,大家也都知道,在陸游死後的七十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崖山海戰”,此一戰後趙宋迅速滅亡,使得陸游這位偉大詩人在九泉之下也沒能見到九州統一。

陸游《示兒》的後續故事,你瞭解多少,比詩本身更“悲壯”


雖然沒能“家祭告乃翁”,但是陸游的後人也沒有給他丟臉。陸游的孫子陸元廷在聽聞崖山之戰宋軍兵敗之後,心中悲痛,憂憤而死;曾孫陸傳義與玄孫陸天騏更是親自參加了崖山之戰,陸傳義在兵敗後絕食而亡,陸天騏不願屈服於元,投海自盡。

陸游《示兒》的後續故事,你瞭解多少,比詩本身更“悲壯”


陸游生前念念不忘的家國一統沒能實現,但是他的後人也沒有愧對先輩,為國捐軀赴難,不可謂不悲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