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公元前140年,十六歲的漢武帝正式繼承了皇位,他雄心勃勃的想將文景之治的盛世繼續下去,但在初期卻遇到了阻力。這主要是來自當時的太皇太后竇氏,即武帝的爺爺漢文帝的皇后。從她做皇后到武帝即位,已有近四十年,她的家族在朝廷的勢力很大。而且竇氏和武帝的治國思想也有很大的區別。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竇氏同文帝一樣,提倡“無為而治”,這是漢初“與民休息”政策的基本治國思想,它使國家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也促成了“文景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現。但到了武帝時期,分封的諸侯王們與中央政府的對抗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加強中央的權力來壓制地方勢力。這是武帝和竇氏太皇太后的思想分歧所在。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即位後開始實行自己的政治方略:武帝下詔命令全國官吏向中央推薦肯於進諫的賢良方正人才;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掌管朝中大權,如讓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軍權。同時,許多的儒生也被他重用。董仲舒就是在這次推薦考試中得了第一名的。武帝召見了他,探詢治國的良策。董仲舒便將自己的一整套經過發展的儒家治國思想說給武帝聽,武帝非常讚賞。東方朔也是在那時中選的。他初次給漢武帝上書時,洋洋灑灑,用了三千漢簡,漢武帝用了兩個月才讀完。後來,他被任命為太中大夫。跟隨漢武帝在朝中為官四十餘年,有君臣之誼。他是為漢武帝出謀劃策的智囊人物,更是告訴漢武帝神仙的存在,但前題是必須“有道”的人。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但是武帝此時還沒有力量和竇氏較量,在他任命的重臣趙綰提出竇氏不應再幹涉朝政時,惹惱了竇氏。竇氏逼迫武帝廢除了剛剛實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罷免其任命的丞相和太尉。隨後,竇氏寵信的人接替了這些重要職位,聽從竇氏的命令。這對武帝是一個打擊,但武帝有年齡的優勢,他沒有從此消沉,而是養精蓄銳,等待著時機。

四年之後,即公元前135年,竇氏去世。武帝馬上將竇氏的人一律罷免,將田蚡重新重用,做了丞相,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革。

武帝的功績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前面已然提過,經過近70年的恢復和發展,武帝即位時,天下已經非常富庶,糧食和物資的儲備相當充足。但是他仍然面臨著文帝和景帝時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即對內是解決各地方諸侯對抗中央、加強中央集權以及如何保證漢室天下長治久安的問題;對外,則是如何解決匈奴威脅漢室邊境以及向外開疆拓土、恢復秦時疆域的問題。雄才大略的武帝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並使西漢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武帝能詩善賦,原有文集兩卷,亡佚。

對外關係

武帝登基後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時期,對外關係以及和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也有了新的變化。最有名的就是對匈奴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