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我就是演员》第一集刚一上线,又刷爆了全网。

尤其是陈凯歌作为第一集的指导嘉宾,竟然冲上台去跟徐娇认真仔细地分析角色。

让影sir看了莫名感动。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陈凯歌,中国第五代导演大师,第一场由他坐镇,很多人直言这档综艺又高端了不少。

虽然陈导近些年拍的商业电影一直备受争议,但其在内地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里的话语权还是不容忽视的。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遥想当年和哥哥张国荣在戛纳捧得金棕榈时的风光无限,你无法否认这是一位有想法且有执行力的导演。

在《无极》之前,他的作品无论是小人物悲欢离合,还是英雄主义的奋进激昂,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今天咱们来聊一部他早年间的作品,“早”到你几乎看不到陈导这些年的影子——

《孩子王》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说到《孩子王》,就很容易想到老谋子的《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剧情都涉及到了乡村、教育、孩子。

不过《孩子王》的背景更加特殊一些,文革。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在知青都要上山下乡的年代,教育出现了断层,没有人去教,实际也没有人会教。

在上山下乡的众多知青中,一个叫老杆的青年被上级挑选为教师,调去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学里教语文。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老杆这个人外表非常邋遢,黝黑的皮肤,破破烂烂的衣服,胡子拉碴,发型更是另类。

但他却有一颗细腻的心。

他只有高中水平,一路上他都在担忧,担忧自己万一误人子弟怎么办。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比起老杆的担忧,他的同伴们却是充满了羡慕之情,恨不能取而代之。

走出大山,走进校园,这难道不是当时所有知识文青的梦想吗?

可是,老杆到了学校才知道,学校其实就是山顶上一个简易草棚,宿舍破烂不堪,椅子桌子“缺胳膊少腿”。

第一节课时,他的发型还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可是真正要上课的时候,老杆没法教了,因为他发现学生们根本没有课本。

一个学生怎么可能会没有课本呢?

学生面面相觑,然后哄堂大笑,老杆更加不解了,就问班长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才了解到这个学校的实情,学生没有课本,每堂课要老师手动把课文抄下来。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抄了整整一天的课文,到了晚上,老杆在煤油灯下看着教室,他竟然出现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幻觉。

他觉得学生还在埋头苦抄,可定睛一看,空空如也。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老杆遇到太多无法和人交谈之事,每次无奈时,他都会点燃一根烟,然后缓缓呼出那口气。

学校除了他这个老师之外,还有一个管事的主任。

可这个主任根本没把心思将教育放在心上,总是心不在焉,老杆每次向他请教学生的事情,他都含糊不清,还让老杆也不要较真。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就拿没有课本这个事情来说,当老杆找这个主任了解情况时,他的回答竟然是,

因为缺纸。

可主任的办公桌子上就堆积了一大摞的政治宣传守则啊。

老杆翻了翻,只能冷笑了一句。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自此之后,老杆放弃了原本死板抄课文的教法,开始更为自由的学习模式——

学生不用喊起立,也不用把手被在身后,

但在这中间,他遭到了一个叫王福的学生的挑战。

王福站起来说他不会教,这句话立马引起了同学们的集体起哄。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老杆并没有呵斥,而是虚心请教

了王福:

— 你说我不会教,那你说该怎么教?

— 应该抄课文,讲生字,讲完说段落大意,然后总结中心思想。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王福说的头头是道,让老杆听蒙了,他按照王福说的,让他在黑板上划出不认识的字。

可这时老杆这才发现,这些已经初三的学生,大部分只有小学水平。

课本里那些东西,对他们文化层面的提升毫无帮助。

这些都是附近生产队里的穷孩子,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父母辈干得都是体力活,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回去就要做工。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几十个孩子里,只有王福识的字最多,后来老杆才知道,王福有一本手抄“字典”。

从上学开始,凡是老师讲过的字,他都会认认真真写到一个本子上,然后反复牢记。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老杆从一个队员的手里借走了字典,想要上课的时候查上一查。

王福知道后就一定惦记着,甚至还跟老杆打赌,他能在劳作之前就把关于劳作经历的作文写完。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老杆听了哈哈大笑,王福难道你会未卜先知?

可是第二天一早,老杆带着学生刚进竹林,就看到王福的身影和他旁边堆成小山的竹子,原来他和他父亲昨晚天黑进山,砍了整整一夜。

砍完觉都没睡,王福连夜把作文写好了。

突然之间,老杆对教师这份事业有点迷茫了,孩子们缺少的不是文化,不是努力学习的干劲,而是

一种稳定的生活,一个崭新的未来。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老杆承认打赌打输了,他把字典送给了王福。

可王福羞于自己做了弊,并没有收下,而是选择放学后留在老杆的宿舍抄写字典。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迎着煤油灯摇曳的灯光,大家都劝王福别抄了,可王福根本不听,抄完饭都没有吃就离开了。

他的父亲不会说话,他还要赶回去帮助父母做工。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终于,老杆和学生打赌的事情传到了上头领导的耳朵里。

上面派人专门过来巡视老杆的教学任务,听说他没有按照课本教,还整天带着学生唱歌,学校很是生气。

几天之后,老杆被退回到了生产队。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离开那天,他打包好了所有的行李,却将那本字典留在了宿舍里。

桌子上还留着一句话,

— 王福,今后什么都不要抄,连字典也不要抄。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而那天,刚好是学校组织学生烧山的日子。

漫天的浓烟,老杆竟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归去的路……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虽然是陈凯歌早年的一部作品,但这部电影里还有个人不得不提,顾长卫。

顾长卫作为本片的摄影,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绝美的镜头。

火烧山的背景下,老杆渐渐模糊的身影,让观众感受了一丝悲凉。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七十年代,太多人背负上了时代的印记。

陈凯歌面对那个时代,并没有选取多么轰动的事件,而是选中了老杆——一个有知识有抱负却只能在人生中迷茫的青年。

关于他的思考,他的努力,他对未来的期许。

电影除了理性思考教育、文化的缺失问题和其对社会造成影响,还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当年横扫国内外各项大奖。

再看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而这份淳朴和深刻,在当下的电影里却不多见了。

当华丽的辞藻和画面开始充斥荧屏时,我们不禁开始怀念起老电影里的纯真。

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最好的作品,那么《孩子王》绝对是最容易被大众忽视的好作品。

因为它诉说着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中国电影人一直未曾间断的思考和认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