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我就是演員》第一集剛一上線,又刷爆了全網。

尤其是陳凱歌作為第一集的指導嘉賓,竟然衝上臺去跟徐嬌認真仔細地分析角色。

讓影sir看了莫名感動。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陳凱歌,中國第五代導演大師,第一場由他坐鎮,很多人直言這檔綜藝又高端了不少。

雖然陳導近些年拍的商業電影一直備受爭議,但其在內地電影乃至整個華語電影圈裡的話語權還是不容忽視的。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遙想當年和哥哥張國榮在戛納捧得金棕櫚時的風光無限,你無法否認這是一位有想法且有執行力的導演。

在《無極》之前,他的作品無論是小人物悲歡離合,還是英雄主義的奮進激昂,都充滿了人文關懷。

今天咱們來聊一部他早年間的作品,“早”到你幾乎看不到陳導這些年的影子——

《孩子王》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說到《孩子王》,就很容易想到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因為劇情都涉及到了鄉村、教育、孩子。

不過《孩子王》的背景更加特殊一些,文革。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在知青都要上山下鄉的年代,教育出現了斷層,沒有人去教,實際也沒有人會教。

在上山下鄉的眾多知青中,一個叫老杆的青年被上級挑選為教師,調去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學裡教語文。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老杆這個人外表非常邋遢,黝黑的皮膚,破破爛爛的衣服,鬍子拉碴,髮型更是另類。

但他卻有一顆細膩的心。

他只有高中水平,一路上他都在擔憂,擔憂自己萬一誤人子弟怎麼辦。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比起老杆的擔憂,他的同伴們卻是充滿了羨慕之情,恨不能取而代之。

走出大山,走進校園,這難道不是當時所有知識文青的夢想嗎?

可是,老杆到了學校才知道,學校其實就是山頂上一個簡易草棚,宿舍破爛不堪,椅子桌子“缺胳膊少腿”。

第一節課時,他的髮型還遭到了全班同學的嘲笑。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可是真正要上課的時候,老杆沒法教了,因為他發現學生們根本沒有課本。

一個學生怎麼可能會沒有課本呢?

學生面面相覷,然後鬨堂大笑,老杆更加不解了,就問班長到底是什麼情況。

這才瞭解到這個學校的實情,學生沒有課本,每堂課要老師手動把課文抄下來。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抄了整整一天的課文,到了晚上,老杆在煤油燈下看著教室,他竟然出現了一種似是而非的幻覺。

他覺得學生還在埋頭苦抄,可定睛一看,空空如也。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老杆遇到太多無法和人交談之事,每次無奈時,他都會點燃一根菸,然後緩緩呼出那口氣。

學校除了他這個老師之外,還有一個管事的主任。

可這個主任根本沒把心思將教育放在心上,總是心不在焉,老杆每次向他請教學生的事情,他都含糊不清,還讓老杆也不要較真。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就拿沒有課本這個事情來說,當老杆找這個主任瞭解情況時,他的回答竟然是,

因為缺紙。

可主任的辦公桌子上就堆積了一大摞的政治宣傳守則啊。

老杆翻了翻,只能冷笑了一句。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自此之後,老杆放棄了原本死板抄課文的教法,開始更為自由的學習模式——

學生不用喊起立,也不用把手被在身後,

但在這中間,他遭到了一個叫王福的學生的挑戰。

王福站起來說他不會教,這句話立馬引起了同學們的集體起鬨。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老杆並沒有呵斥,而是虛心請教

了王福:

— 你說我不會教,那你說該怎麼教?

— 應該抄課文,講生字,講完說段落大意,然後總結中心思想。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王福說的頭頭是道,讓老杆聽蒙了,他按照王福說的,讓他在黑板上劃出不認識的字。

可這時老杆這才發現,這些已經初三的學生,大部分只有小學水平。

課本里那些東西,對他們文化層面的提升毫無幫助。

這些都是附近生產隊裡的窮孩子,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父母輩幹得都是體力活,他們白天上課,晚上回去就要做工。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幾十個孩子裡,只有王福識的字最多,後來老杆才知道,王福有一本手抄“字典”。

從上學開始,凡是老師講過的字,他都會認認真真寫到一個本子上,然後反覆牢記。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老杆從一個隊員的手裡借走了字典,想要上課的時候查上一查。

王福知道後就一定惦記著,甚至還跟老杆打賭,他能在勞作之前就把關於勞作經歷的作文寫完。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老杆聽了哈哈大笑,王福難道你會未卜先知?

可是第二天一早,老杆帶著學生剛進竹林,就看到王福的身影和他旁邊堆成小山的竹子,原來他和他父親昨晚天黑進山,砍了整整一夜。

砍完覺都沒睡,王福連夜把作文寫好了。

突然之間,老杆對教師這份事業有點迷茫了,孩子們缺少的不是文化,不是努力學習的幹勁,而是

一種穩定的生活,一個嶄新的未來。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老杆承認打賭打輸了,他把字典送給了王福。

可王福羞於自己做了弊,並沒有收下,而是選擇放學後留在老杆的宿舍抄寫字典。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迎著煤油燈搖曳的燈光,大家都勸王福別抄了,可王福根本不聽,抄完飯都沒有吃就離開了。

他的父親不會說話,他還要趕回去幫助父母做工。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終於,老杆和學生打賭的事情傳到了上頭領導的耳朵裡。

上面派人專門過來巡視老杆的教學任務,聽說他沒有按照課本教,還整天帶著學生唱歌,學校很是生氣。

幾天之後,老杆被退回到了生產隊。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離開那天,他打包好了所有的行李,卻將那本字典留在了宿舍裡。

桌子上還留著一句話,

— 王福,今後什麼都不要抄,連字典也不要抄。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而那天,剛好是學校組織學生燒山的日子。

漫天的濃煙,老杆竟分不清到底哪個才是歸去的路……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雖然是陳凱歌早年的一部作品,但這部電影裡還有個人不得不提,顧長衛。

顧長衛作為本片的攝影,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絕美的鏡頭。

火燒山的背景下,老杆漸漸模糊的身影,讓觀眾感受了一絲悲涼。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七十年代,太多人揹負上了時代的印記。

陳凱歌面對那個時代,並沒有選取多麼轟動的事件,而是選中了老杆——一個有知識有抱負卻只能在人生中迷茫的青年。

關於他的思考,他的努力,他對未來的期許。

電影除了理性思考教育、文化的缺失問題和其對社會造成影響,還從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當年橫掃國內外各項大獎。

再看這部大尺度老片,只能感嘆:陳凱歌,牛X!

而這份淳樸和深刻,在當下的電影裡卻不多見了。

當華麗的辭藻和畫面開始充斥熒屏時,我們不禁開始懷念起老電影裡的純真。

如果說《霸王別姬》是陳凱歌最好的作品,那麼《孩子王》絕對是最容易被大眾忽視的好作品。

因為它訴說著中國電影曾經的輝煌,中國電影人一直未曾間斷的思考和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