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的馬鈴薯產業發展得怎麼樣?

李海林177


記得七十年代,我母親一個朋友老家威寧的,來貴陽辦事。回去的時候想帶我還沒上學的小妹去她家裡玩些日子,小妹從沒出過遠門,總想著貴陽以外的地方都是很好的。一開始就想去威寧“玩一個月”,哪曾想,才去了一個星期就讓人家給送回來了。問了原因,說是去了威寧,每天都是以吃洋芋為主食。剛開始一兩天還能堅持,過了幾天就受不了了,因為威寧一直都是以種植洋芋為主,種其他的作物除了玉米(貴州叫做“包穀”)也好像不太佔優勢,所以吃洋芋也成了當地的一個特色。母親的朋友想盡了辦法,煮的、烤的、炒的都試過了,最後居然用豬油燉了洋芋給小妹吃,那時候在農村豬油可是很少見的,但是從小吃慣了米飯的小妹就是吃不慣洋芋。實在是沒辦法,人家只好把小妹從威寧鄉下送回貴陽。從那時候我也才對威寧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就是屬於貴州的貧困地區。

多年以後,我聽老家在威寧的同事說過,威寧的洋芋品質都是很好的,外地(包括外省)也經常去威寧引種。但是可能由於氣候條件等原因,一般引種過去,當年種植都不錯,到了第二年就大量減產,以至於基本上每年都得到威寧去引種才行,這也給貧困的威寧帶來了一些收入。

因為我沒有對威寧的洋芋做什麼深入的瞭解,也就不敢妄加評論,只是時不時的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有關當地一些產業的消息。倒是經常在農貿市場能夠買到威寧的洋芋,那都是用來做菜的。記得九十年代貴陽有好多人做了“油炸洋芋片、洋芋絲”,用小車推著在大街上賣,也很受人們的關係,我想那應該也是威寧洋芋做的吧。

幾十年過去了,威寧應該不會再以洋芋為主食了吧?各地也有種植洋芋的成功經驗,但總的來說,還是沒有威寧洋芋的品質好。大概也和氣候條件,還有獨特的土壤環境有關吧。記不清楚什麼時候,好像威寧也引進了好幾個洋芋澱粉的生產廠家,想必應該是有了很大的發展了吧?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各種政策扶持下,威寧的洋芋及各項產業也會得到飛躍的發展的,也希望那裡的人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的生活。


大漠孤狼74915698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把馬鈴署叫做土豆。過去被列入菜食系列,現如今已把土豆納入到中國餐桌上的主食系列之中。

從全國生產土豆的主要省份的質量和數量上來者,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生產的土豆因個頭大,產量高,品質優,退化慢,口感好之外,還因土豆中含有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和多種氨基酸比較多的因素,畢節市威寧的土豆仍然處於全國一流水平。

因此,貴州威寧縣被稱為世界土豆之鄉之美譽。

威寧縣生產的土豆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充足的陽光,現有土豆麵積40多萬畝,佔全縣農作物的三分之一,年產4億多公斤,產值達1000多萬元。

從生產到銷售到產品的深加工的各個環節上,巳經初步建起了一整套的自已的網絡和形式。

在產品的深加工上,又在縣城東郊徵地40畝,與新西蘭協議合資2200萬元人民幣,興建產值達4200萬元的油炸土豆片廠。

還常年向廣東,廣西,浙江,上海還有四川銷售土豆110萬噸,種署銷售20萬噸。

還走出國門,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進行市場考查,對威寧的土豆能打入國外市場充滿自信和決心。

根據農業部到2020年,全國種植面積要達到1億畝以上的目標。馬鈴薯在我國發展有著廣闊的遠景。

威寧縣生產的優質土豆在2009年獲得產品註冊,標誌著自已生產的土豆有了自巳的名牌,在以後的發展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羅英華752


一提到畢節的馬鈴薯產業馬上就想到威寧,威寧是“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威寧洋芋口感好,品質優,耐貯藏。在我們貴州非常的有名氣,但威寧洋芋在過去卻是貧困和落後的代名詞。


威寧地處貴州西部,與雲南的昭通接界,也是貴州面積最大的、最為偏遠的一個縣,素有貴州的“西伯利亞”之稱。它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大多數的縣份。縣域山高坡陡,自然條件惡劣,農業以玉米和土豆為主,貧困人口很多,長期以來,溫飽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很多人一日三餐只能靠洋芋度日。


這些年,隨著國家和省市扶持力度的加大,人民的生活有了大的改觀,不再以土豆為主食。但土豆產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因為土豆不僅是威寧人的最愛,也是整個貴州人餐桌上的必備,貴州的很多小吃如貴陽的洋芋粑,遵義的蛋包洋芋,六盤水的水城烙鍋等等洋芋都是主角,而威寧洋芋有品牌效應,有一定的輻射作用,能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威寧洋芋常年產量200萬噸,但商品率低,深加工產業薄弱,附加值不高。據我所知威寧正在打造萬噸的馬鈴薯澱粉生產線,引進了幾家馬齡薯澱粉生產廠家。在不遠的將來,威寧的馬齡薯產業將有一個質的飛越,為威寧的脫貧攻堅作出貢獻。


二莽9044


畢節農產品很有特色。

櫻桃、洋芋都很著名。



尤其是威寧洋芋,在貴陽的大街小巷都有威寧洋芋。

畢節產洋芋的還有納雍,納雍寨樂、龍場洋芋也不錯。


王警之


一言難盡啊!實際情況是~“品種多樣”,無具體的種植工藝標準!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經濟”!~原因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不力~未形成實質意義上的“農業產業”;“再次就是未對現有的產業進行“具體的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至於“三膜馬鈴薯”如何?還是到民間具體去了解吧!……

現在四~五斤“馬鈴薯”可以換一瓶“娃哈哈”純淨水了!你說這個產業怎麼樣了呢?一句話,賣水的比賣“馬鈴薯”的好啊!

一瓶水可以賣到“兩塊”,一斤“馬鈴薯”四~五角錢!這就是“工業和農業”的區別!……


陰崖殘雪


發展好發展得旺!就是賣求不出去!只組織農民種不會給農民組織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