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早在公元9世紀,伴隨著藏傳佛教在華銳藏區及周邊藏區傳播,以唐卡為代表的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就在華銳藏區競相爭豔。經過近千年的傳承和發展,“華銳唐卡”被譽為“火一樣的藏族藝術”,其在造像、線條、色彩、構圖、裝飾等方面,大膽借鑑了漢地繪畫的特點,形成了細膩圓潤的繪畫風格。其繪畫製作的歷史淵源與其他藏區的唐卡繪畫歷史淵源較為相似,即用綵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

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位於甘肅省西北部,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有效實施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將特色教育貫穿於學校體藝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成立課程教材研發小組,集中骨幹教師,編寫唐卡繪畫等教材,充分利用藏區資源開發課程。

  學校教師馬才成是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的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4年將“華銳唐卡”引入課堂教學,在學校開設唐卡繪畫班,讓學生樹立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鼓勵學生自覺參與“非遺傳承”行動。一些從小受唐卡藝術薰陶的學生,在學校就可以系統學習藏民族的傳統藝術,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助推作用。

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一方面通過唐卡培訓班著力推進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積極與社會團體建立合作關係,開發利用華銳文化資源,開展教育傳習實踐活動;另一方面邀請唐卡、文化藝術等領域的教授、專家進行新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將傳統手工唐卡製品賦予現代元素,有力地提高了唐卡製品的藝術性、觀賞性和時尚性,打造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文化特色品牌,通過貧困家庭青少年傳習唐卡手藝,拓寬增收渠道,不僅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傳承,還讓更多的貧困青少年依靠自己的雙手走上升學、就業、脫貧致富之路。天祝藏族自治縣民族中學還為天祝縣傳統文化遺產規模化、系統化傳承提供了新的途徑,形成獨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交融風格。為古老的華銳唐卡藝術在新時期賦予全新的內涵與外延,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唐卡藝術新畫派、新韻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積極推進了天祝藏族自治縣文化與旅遊、農業、生態等融合發展的規劃。

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省級非遺項目——“華銳唐卡”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

  經過多年的教學,唐卡繪畫進校園取得豐碩的成果。學校已有近百名學生考入省內外高等美術院校,近10名專修唐卡工藝美術的研究生,2005年至今許多師生作品獲得國際、國內獎項。“唐卡繪畫班”培育了100餘名“文化人才”,從事建築、廣告、演藝工作,繼續傳承發揚唐卡藝術、培養唐卡藝人,宣傳推介唐卡文化等活動。2011年、2012年的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網,以及2016年4月中央4臺《遠方的家》欄目都對天祝民族中學唐卡繪畫進校園的事蹟進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