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家生物醫藥企業預告一季度業績 13家淨利翻倍

近年來,生物醫藥行業政策變化較多,也影響行業內企業的發展。隨著年報的發佈,截至4月11日,112家公司發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其中,21家公司業績預增,44家公司預計業績略增,2家公司業績扭虧,4家續盈;22家公司預計業績略減,3家首虧,4家續虧,12家業績預減。

從業績變化幅度來看,有36家公司預計業績增幅超40%;其中13家公司預計淨利潤變化幅度超100%,海普瑞預計業績變化幅度超1000%。

13家公司預計淨利潤翻倍

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來看,在業績翻倍的13家生物醫藥企業中,包括海普瑞、海翔藥業兩家原料藥生產企業,天宇股份、仟源醫藥、興齊眼藥、華仁藥業、普利製藥等5家化學制劑企業,太極集團、華潤三九兩家中藥企業,冠昊生物、樂普醫療兩家醫療器械企業,上海萊士、智飛生物兩家生物製品企業。

多家公司業績的增長源自主營業務的改善。例如,海翔藥業稱,受益於鹽酸克林黴素系列產品國際市場銷售收入快速增長,2019年第一季度醫藥板塊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因此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9000萬元-21000萬元之間。

天宇股份表示,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原料藥(API)穩定增長,銷售量與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增長。

普利製藥表示,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繼續加強國際與國內市場開拓和管理,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穩步增長,經營業績實現穩步提升。

41家預計業績下滑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41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21家公司預計業績下滑幅度超50%,溢多利、博暉創新、雙成藥業、未名醫藥預計今年前三個月業績下滑幅度超100%。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多家原料藥企業業績出現了下滑,包括永安藥業、新和成、億帆醫藥、金達威、同和藥業、博騰股份、爾康製藥、富祥股份等。

據瞭解,近年來,藥品製劑價格不斷下降,原輔材料普遍漲價。由於環保治理,不少原料企業關停並轉,加上部分企業壟斷原料生產和銷售,原輔料價格快速上漲,有些品種漲幅高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一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常用藥漲價和環保限產、原料壟斷存在重要關聯。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原料藥壟斷行為的打擊力度也在加大。2018年底,三家冰醋酸原料藥生產企業因實施壟斷行為,收到了總額高達1283.38萬元的罰單。2019年新年伊始,兩家撲爾敏生產企業——河南九勢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爾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被處罰1243萬元。

有分析認為,根據國家藥監局4月4日發佈的原料藥關聯審評徵求意見稿,未來,原料藥將不再單獨發放批准文號。這也意味著,更多企業可以參與到原料藥生產中,通過加強市場競爭,壟斷抬高價格的行為,將失去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