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一年陨落,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原因?

在2003年,长期被国外播放技术垄断是市场上,一个名叫“暴风影音”的播放器凭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捷、最简单的视频播放技术,海量的资源和解码能力迅速成为了国内用户的首选。在2009年,每天使用暴风影音的用户达到2200万,到2015年,更是占领了全国七成的市场,可见暴风影音的实力和受欢迎程度。然而根据报告,在2018年暴风影音隶属的北京暴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集团)亏损将近10亿元人民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一年前,暴风集团的财政收入近19.15亿元,总盈利为5000万元左右。仅仅一年,暴风集团到底经历了什么?

暴风集团一年陨落,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原因?

首先,在科技经济领域的发展可以算得上日新月异,暴风影音当时的科技只能领先一段时间,暴风影音没能跟上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许多后起之秀开始发力,也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等,这些影音播放器要么找到了合作方向,要么在这时间挂牌上市,要么凭借高人气的同公司产品开始正式上线。而这时的暴风集团为了上市不断追求收益递增,据暴风集团董事长冯鑫表示,即使暴风集团成功上市,却从来没有过一次融资。这也为以后诸多麻烦埋下了隐患。

暴风集团一年陨落,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原因?

在暴风集团旗下暴风智能的互联网电视业务进入了拓展的阶段,由于没有进行融资,缺少大量的资金支持,暴风集团依然选择进入并开始且重视电视行业,这也是暴风集团走向衰落的开始。在这之前,暴风影音的营收主要来自广告,但从2015年开始逐年下降,这也影响力暴风集团的业绩,同时受影响的还有刚刚进入电视行业的暴风电视——市场投放和市场营销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理,大热的VR、体育直播等等行业,暴风集团均有涉足,但都败下阵来。

暴风集团一年陨落,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原因?

最后,作为暴风集团的主力军“暴风影音”也遇到了麻烦,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得人和企业,甚至有关部门都开始重视版权问题。这也让播放器行业的主要战场从解码能力转移到了是否拥有版权的竞争。前文也提到,暴风集团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版权,没有版权就意味着没有播放权利或者播放资源的更新缓慢,没有播放权利就意味着用户的离开,而其他同行开始加大对版权的资金投入,大量的流失用户营收自然也一年不如一年。

暴风集团一年陨落,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原因?

从暴风集团出现的诸多问题:自身技术发展慢、缺少资金、发展战略盲目等等,这也让暴风集团付出了一年从盈利5000万到亏损接近10亿元的代价。虽然暴风影音董事长冯鑫把责任拦到了自己身上,但一个集团、企业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决定成败,终究还是因为他的团队经验的欠缺。我们也希望暴风影音能够及时调整,止住颓势,能够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