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調薪,高管換崗,京東究竟要做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京東可謂是多事之秋。各種新聞不斷,先是京東的快遞員薪酬調整,從底薪加提成的模式改成完全計件,引發各種爭論。然後是京東高層調整,王笑松、胡勝利調整崗位,還有各種人事調整的消息在互聯網上流傳,有裁員傳聞,有大規模招聘。

如此頻繁的舉動,讓外界摸不著頭腦,京東為何要做這麼大的調整,從基層到高管頻頻變動,京東究竟要做什麼呢?


快遞員調薪,高管換崗,京東究竟要做什麼?


一、快遞員調薪的背後

自從京東成立以來,京東的自營快遞模式就一直是媒體的焦點所在。

長期以來,京東快遞員的各種福利待遇也遠超同行業企業,很長一段時間,快遞行業中只有京東的快遞員有完整的社會保障待遇,京東物流的快遞員收入也領先同行。

京東並不是不知道,這種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待遇,每年會給京東增加數十億成本,但是京東長期一直處於快速發展期,差異化的服務品質和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比財務盈利更加重要。

但是,增速會隨著體量的龐大而降低,2014年京東上市的時候,那一年京東去年的收入是347億,營收增長率是73%,2018年,京東營收已經達到4620億元,規模翻了13倍的同時,增長率也降到了28%。京東的活躍用戶數已經有3.05億,未來繼續高速增長已經很難,因為中國的人口數和網民數是有上限的,京東相對高品質的定位所覆蓋的人口數量是有限的。

京東需要調整,從快速擴張轉化為精細化運作,這個時候就要考慮節省成本提升盈利了。

從宏觀看,中國互聯網經過過去二十年的飛速發展,頂尖的互聯網企業都遇到了天花板的問題,騰訊2018年對組織架構大調整,進軍產業互聯網,本質上也是因為傳統業務摸到天花板了。百度喊了好幾年人工智能,也是因為傳統的搜索廣告業務不可能大幅增長了。所以京東的調整也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為。


快遞員調薪,高管換崗,京東究竟要做什麼?


京東物流已全面開放,不只承擔京東自己的業務,還有招攬第三方快遞業務,要與順豐,四通一達正面競爭。

在京東物流全面開放之後,行業競爭越發激烈,京東物流需要用更激進的薪酬體系和結構來推動基礎業務完成從單純配送到攬收+配送的轉變。

我們要看到,在京東物流調整後,京東物流給予的待遇依然處於行業一流水平。譬如京東這次調整隻是降低了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而順豐成立多年,一直到上市前才開了公積金賬戶,四通一達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相信,相應的調整並不會影響京東快遞的品質,反而會不僅京東快遞業務自身的發展。

二、不止是高層調崗

京東近期人員變動比較大,不止高層調整崗位,隨後京東宣佈今年還將招聘1.5萬名新員工,與此同時還有1300名應屆生即將入職京東,其中博士和碩士的學歷佔到了80%。

同時,京東也在嚴格內部管理,做人員的吐故納新。用京東的說法,是推動“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盤活資源、充分發揮組織活力,為多元業務的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注意到這裡京東提到了“多元化業務”。這裡就涉及到京東核心的變化。

早在2017年,京東就提出過未來要做技術轉型,用技術驅動增長,到了2018年,我們看京東的財報,京東集團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達到了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高達82.6%

2018年,京東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3407件,大量京東技術開放平臺推動京東與合作伙伴的業務增長。

京東有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無人機、無人車、智能物流……


快遞員調薪,高管換崗,京東究竟要做什麼?


京東高層換崗也好,大規模吐故納新也好,“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也好,多元化也好,其實可以歸結為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傳統業務增效,如果我們前文所說,既然高速增長有天花板,未來需要精細化運營提升效益,那麼傳統業務就要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降低成本,提升利潤。這個方向就要求做大規模的人員變化,重新評估人力成本,將人才與企業的適配度調整到“最合拍”的狀態。

另一個方向是在傳統業務之外開闢新戰場,亞馬遜當年去搞智能音箱,搞雲計算就是這種戰略。百度搞人工智能也是這個目的,而京東目前在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行業應用領域有相當的技術優勢。

京東正在嘗試傳統業務之外的“新戰場”,大量招賢納士,“從上到下”頻繁調整的原因是為了更好踐行新的戰略決策,實現更長遠的戰略目標。

三、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目前,京東已經連續盈利好幾個季度了,雖然增長速度遇到天花板,但是有盈利公司就有了長久生存和創新發展的基礎。

通過對傳統業務的優化,通過“小集團,大業務”的轉型,相信京東未來會進一步提升業績表現,盈利會越來越好。以前不夠精細化的成本消耗會漸漸轉化為利潤。京東會成為一個長期盈利的巨頭,但是傳統業務利潤率不會太高。京東也不能靠傳統業務取得爆發性增長。

京東的爆發性增長的希望在於新興業務。京東的優勢是用互聯網或者說數字技術做傳統行業,京東為了自身業務發展出來的各種技術,通過調整是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的。

目前,京東已經開始給合作伙伴賦能,用京東的數據和技術改造合作伙伴的供應鏈。

而京東的技術可應用的範圍遠不止合作伙伴,傳統工業企業,政府的行政管理,金融行業,醫療行業……,京東智能物流,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應用都可以實現合作。


快遞員調薪,高管換崗,京東究竟要做什麼?


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廠商,京東的優勢在於長期自營,京東的技術與傳統行業走的最近,應用更成熟,最容易轉化。

京東物流用到的智能技術,同樣適用於需要智能物流的企業,京東數字科技應用於京東金融業務的大數據和信用體系,同樣適用於傳統銀行和金融機構業務的信用評價……京東正在用自己的技術為各個行業賦能。

隨著京東的技術賦能不斷開發、不斷產業化,貢獻營收與利潤。那麼這個業務就不是傳統業務,京東會變身為智能方案提供商。這個市場以萬億計算,而且利潤極高。京東一旦在這個行業成功,就會瞬間爆發,再次進入一段高速增長期。

所以,京東現在的調整是在高築牆,廣積糧,積累實力,京東的發展來日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