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在地理學上有種“飛地”的說法,意思就是我的地盤在這裡,但還有一塊地盤在別人的地盤中間,我如果走路的話必須得通過別人的地盤才能到達那裡,如果不想從別人的地盤上過去,那就只能用“飛”的方式過去,所以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飛地。

我國擁有飛地的歷史非常久了,比如在西周末期,鄭國國君將都城由鄭遷到新鄭,雖然遷都了,但是原來的封地還是鄭國的,而原鄭國和新鄭之間並不接壤,還夾雜著如虞、虢等幾個小國,這就是一種“飛地”。

這種“飛地”現象各朝各代都存在,在全國各地也都存在。

比如:

在解放前,河北省威縣裡有山東省冠縣、臨清、邱縣(現屬河北省)的飛地,也有本省南宮、雞澤、曲周的飛地。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在威縣的山東飛地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最下方一排字“曲周縣飛地”(少截了一個曲字)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地湖鄉卻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境內。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地湖鄉

河南省濮陽市範縣老縣城駐地于山東省莘縣櫻桃園鎮境內。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範縣老縣城,現已遷新址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荊紫關鎮石槽溝村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白浪鎮的心腹地帶。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石槽溝村在湖北

北京市雙河農場卻在齊齊哈爾市,距北京1060公里。

古代我國政區多“飛地”,看看這些飛地是不是有你的家鄉?

北京與雙河農場

北京市清河農場則在天津市寧河區境內。

……您還知道哪些有趣的飛地,歡迎來討論!

一般來說在現代是為了一些實際的特殊的需要進行區劃調整造成的。比如北京、天津之間的河北香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三河市,還比如河南省範縣老縣城卻位於山東省莘縣境內。

但在歷史上造成“飛地”的主要原因有五點:

一是朝廷為了照顧某地的需要。比如廣平府的雞澤縣,周圍永年、曲周、肥鄉、威縣等縣裡都有“雞澤屯”,目的就是因為雞澤縣面積比較小,田賦不足,正好雞澤在朝中有做到總督的大官回鄉,聽說這裡的縣官因為人少田薄都不願意來做,所以他上書皇帝,要求在周邊九個縣裡每個縣選擇一個比較大的村莊歸雞澤管理,錢糧歸雞澤徵收。

二是由於明初藩王擴張地盤造成的。皇子受封親王后,往往需要到封地就藩,當時的農耕社會,土地就是資源、土地就是戰鬥力,特別是有野心的藩王仗勢搶田,佔地範圍不僅包含自己的所封之地,還跨越州、府侵佔土地,另外還有皇帝“龍顏大悅”之時,對皇子皇孫的追封,這個追封皇帝可不管挨著不挨著原來的封地,金口玉言一出,下方照辦就是了。這就造就了很多的飛地,所以當時存在著同一藩王於數府州縣擁有土地以及同一州縣境內有多家藩王贍田的情況。

三是出於國家修養生息的需要。元末明初之時,各地經過戰火的洗禮人口銳減、田舍荒蕪。為此,朝廷制定一系列恢復農業生產,鼓勵開荒的政策,要求荒閒地准許人開荒,誰開的就是誰的,這個政策永不改變,同時還免除一些雜役,開荒三年後再跟其他的地方一起交田賦,還有各地的流民如果肯開荒種地的,可憑著自己家人口的實際情況耕種,不以原來舊的田畝數來下規定和約束。這些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各地村民的積極性,在盡力開墾本地的荒地之外還穿府越縣,有的甚至跨省去開闢無糧白地 。很快在一些大片大片荒蕪土地上面湧現出來自不同地方的墾荒者,。還有各地的大地主和商人在他的原籍之外的縣裡建立寄莊進行異地墾種。這些成為了飛地出現的主要的原因。

四是明代採取的衛所屯田制度“改制”不徹底造成的。明代的衛所為了自給自足,寓兵於農,衛所的人平常是農民,戰時是士兵,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些衛所的人由於長時間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且軍事訓練很少,到後期也就成了徹底的農民了。雖然說是農民但是他們有衛所的身份啊,一個府縣有時間還有隸屬不同的衛所,造成了府縣的土地更加的支離破碎。到了清朝想把這種體制徹底改變過來,但由於這些衛所基數太大,一招不慎很容易引起社會動盪,於是就對這些衛所屯田體制維持現狀,並允許衛所作為同府縣一樣的行政管理方式,慢慢向民化轉變,然後再慢慢裁撤,所謂“溫水煮青蛙”,但在裁撤過程中沒有考慮衛所中的人的戶籍問題,仍沿襲其原有府縣隸屬關係,不歸所在縣管,賦稅也不歸所在縣份徵收。所以這件事情到最後也沒徹底解決。

五是民間土地的自由買賣造成的。有時候買地的並非是本村的人,當時又是土地所有權歸個人,買了地的人就擁有了那塊地的全部權力,這也是造成飛地或者說插花地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