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經濟特區的興辦與發展

【紅色經典】經濟特區的興辦與發展

從鼓浪嶼日光巖鳥瞰福建廈門經濟特區。新華社發

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創舉。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充分發揮了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肩負重任啟航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如何在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需要一個合適的試驗田。黨中央放眼世界經濟特區的發展,特別是從出口加工區的成功經驗中獲得啟發,認為中國可以開闢一個試驗田,與世界市場對接,吸引外資、技術,發展外向產業,學習境外管理經驗,由此逐漸推進全國的改革開放。1979年中國創立了第一個出口加工區——蛇口工業區。這是黨中央作出創辦經濟特區偉大決策的前奏。

在地方層面,廣東、福建兩省對於創辦經濟特區尤為積極。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如果擁有更多自主權,採取靈活的措施,實行特殊政策,定能加速當地經濟發展,也能解決廣東人口外逃香港的突出問題。因此,廣東省向中央提出先走一步,把寶安縣、珠海縣升級為深圳市、珠海市,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貿易合作區的構想。關鍵時刻,鄧小平果斷拍板,名字就叫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政策,讓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來。由此,中央、地方達成建立特區的高度一致。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宣告了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的誕生。同年10月,國務院批覆了福建省設立廈門經濟特區的報告。1988年黨中央決定設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中國經濟特區的興辦,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對外開放邁出了關鍵一步。

中國經濟特區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制度下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區,“特”在以下方面:中央給予經濟特區較多的經濟活動自主權;在稅收、土地使用費、出入境管理方面,給予投資商特殊優惠和便利;經濟特區的發展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市場調節為主要手段。鄧小平把經濟特區定位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開啟了偉大航行。其中,深圳的發展最為迅猛。深圳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理念,創造了三天蓋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產生了巨大的帶動和激勵作用。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經濟特區的揚帆起航期。這個階段,經濟特區發展取得巨大成績,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面對這些發展中問題,鄧小平堅持一分為二的態度。他既肯定建立經濟特區的積極意義,又指出經濟特區還是一個試驗。對於經濟特區這一新生事物,不允許犯錯誤是不行的。鄧小平還提出,要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堅決抵制一切消極腐朽思想的影響和侵蝕,使經濟特區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前進。

【紅色經典】經濟特區的興辦與發展

鳥瞰深圳經濟特區。 新華社發

衝破阻力創奇蹟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會上一度出現了經濟特區姓“資”姓“社”的爭論。有人認為,多一分外資,就是多一分資本主義,引進外資就是引狼入室。對此,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明確提出:特區姓“社”不姓“資”。他以深圳為例,認為深圳以公有制為主體,外商投資只佔四分之一。按照現行的法規政策,三資企業雖然賺了些錢,但國家拿稅收,工人拿工資,我們還可以學到技術和管理,得到信息和打開市場。因此,鄧小平說:“三資企業受到我國整個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歸根到底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在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為經濟特區定性,提出“三個有利於”的標準,為經濟特區進一步凱歌前進奠定了基礎。

在視察深圳、珠海特區後,鄧小平高度概括了深圳發展的經驗。鄧小平指出:“深圳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這種“敢闖敢試”的精神,不僅是經濟特區發展前進的動力,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引領著全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不斷推進。

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特區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的發展要求,在以下五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一是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特區生產總值大幅增長;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穩步提高;三是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境外旅遊人數大幅度增長;四是城鄉居民收入迅速提升,城鎮居民收入與農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五是示範作用加強,經濟特區不僅為後來建立的沿海開放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其他形式的經濟區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也為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1995年12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卡斯特羅曾說:“深圳的發展成就令人非常震驚。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創造像深圳這樣的奇蹟。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創造如此奇蹟。”

調整戰略再發展

隨著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和發展,原來在經濟特區實行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在內地許多地方逐步推行,經濟特區享有的政策優勢逐漸弱化。當地的一些幹部群眾產生了疑惑,經濟特區是否還要“特”下去,今後該如何發展?面對這一爭論,黨中央鄭重表態,提出經濟特區“三不變”方針:“中央對發展經濟特區的決心不變,中央對經濟特區的基本政策不變,經濟特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不變。要把發展經濟特區貫穿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三不變”方針彰顯了黨中央支持經濟特區存在和發展的堅強決心。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這為經濟特區進一步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經濟特區可以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的契機,實現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求經濟特區從以特殊優惠政策為主的開放機制,轉變為適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開放機制。面對新形勢,黨中央調整了經濟特區發展的戰略佈局,對今後經濟特區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總體來說,經濟特區的發展要適應國內國際新形勢,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體來說,經濟特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發揮外資在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二是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三是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做到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四是進一步發揮經濟特區的“排頭兵”和重要輻射作用,增強服務全國的大局意識。經濟特區應積極支持和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加強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交流合作,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正是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正確決策,我國得以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得益於入世紅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貿易大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正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經濟特區乘勢而為,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深圳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經濟總量從1979年的1.97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2438.39億元,增長約11390倍。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13%,接近全球領先水平,平均每天就有51件發明專利,正向全球創新之都的階段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