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没想到马云和孙正义也有失手的时候。

惨,上市5天市值腰斩!

投资者面如土色,大股东顿足嗟叹,这一天将被载入华尔街风云录。

4月3日,一家中国企业如涵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在各类铺天的报道描绘中,纷纷宣传这是“创造了网红电商第一股的记录”。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马云投资的如涵上市

(来自张大奕微博)

没想到股东们的香槟还没喝完,如涵股价就急转直下,当天暴跌37%。

截止到4月9日,上市后连续5个交易日内如涵市值狂泻44%,从超过10亿美元跌到5.8亿美元。

很多人感叹道:

“第一次见到破发15%的新股”

“打新首日居然暴跌30%”

“华尔街不相信眼泪”

……

“如涵”何许人也?

为何得到资本的青睐?

“如涵”号称是网红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

早在2014年,它就拿到软银孙正义的投资,两年后马云又斥资3亿收购了它7.5%的股份。

在创业的路上,别人都是拼命在跑,它则是轻松起跳,还是连续跳的那种,来看下这个公司杠杠的发展“履历”: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看起来都这么占优势的网红电商第一股,为何一上市就突遭资本冷落?

这不得不从它的发迹开始说起。

如涵的发家节奏与四五年前互联网网红的崛起牢不可分!

虽然在中国网红很多,但很多人都对网红嗤之以鼻,甚至骂人都能牵扯到网红,比如:你长了一张网红脸。

但是骂人归骂人,千万不要小看网红的实力,以“如涵”的招牌网红张大奕为例:

2014年,她的淘宝女装店开业,不到一年升级4皇冠店铺;

2015年,张大奕淘宝店年收入超过3亿;

2017年双十一,她单枪匹马力扛优衣库;

2018年双十一,她创造了个人店28分钟销售额破亿的奇迹。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网红电商是网红经济下的一种经营模式,通过“网红+孵化器+供应链”,不断签约并孵化新的网红为电商销货。

简单说来,网红电商就是孵化网红并通过网红的号召力来卖货(电商平台上很多衣服、鞋子、美妆用品等),而这类企业一般没有生产,而是找代工厂生产商品或供货。

如涵这家网红电商企业可算得上是“名人效应+网红电商+流量变现”的集大成者,它先是在网红张大奕身上尝到甜头后,随即又想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其他网红身上。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从2015年开始,4年内如涵共签约了113名网红,并将她们分为三类:顶级网红、成熟网红以及新晋网红。

通过网红们卖货,如涵2017、2018以及2019财年的前三季,分别在电商平台上卖出了12亿元、20亿元和22亿元的惊人销售额。

动辄就是“亿”字当头,这样的堪称印钞机式的销售额是多少企业的梦想!

既然网红电商模式如此占优势,为何资本市场却不看好?

看到如涵五日狂跌后,有人说是因为资本套现跑路,有人说华尔街不认中国网红......唯独王思聪的点评亮了: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不得不说,这个分析比较接近如涵股市失利的真相,究其原因有3点,值得我们很多企业认真自检和思考:

1、昂贵的获客成本

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大家很熟悉的互联网百度也绕不过这个坑。

就在过去不久的猪年春晚,百度就发了10亿红包,叠加央视和各大平台广告费,预计支出接近20亿,但获得的用户数量却仅在千万级别,单个获客成本高达几十上百元。

再来看网红电商,它鼓吹网红的带货销售能力——网红只需通过粉丝导流,随便说句话、写个博、发个视频就有成千上万的流量变现,获客成本极低。

但事实上,网红只是把流量成本转移了。从王思聪的营销成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涵维护网红的成本(网红的工资、分成,网红形象包装,还有粉丝、水军公关、热度保持等等支出)非常巨大。

2018年,如涵支付旗下所有签约网红工资1亿元,据说张大奕一人独占4000万,这就是流量成本的表现形式。此外,公司要运营,要支付电商平台费用,要保证网红的曝光和话题,还要支付社交媒体的公关费用,这些都非常烧钱。

2018年,如涵年收入22亿,毛利3亿,再扣除上面的各项成本,净亏损7235万。资本方纷纷减持,可见它们对如涵的亏损并不乐观。

这次,马云也失手了,上市5天市值遭腰斩!

2、简单粗暴的经验复制

如涵在孵化网红的道路上可谓是步履维艰,换句话说,它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探索出批量制造网红的模式。

“张大弈”的成功有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也有偶然性。直接简单的批量复制,最大的BUG就是忽视了每一位网红本身的“个性”。

就目前来看,如涵培养出了100多个网红,张大奕一个人就占据了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充分说明,网红的培养其实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并不是招几个网红,再匹配一些货源,就能成功复制的。

3、未被市场充分检验的营销模式

当今市场对KOL的追逐,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因为有KOL就意味着低成本甚至0成本获取海量流量。各大企业、品牌也都在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整出各种动静,争做“网红”。

而如涵本欲利用多重渠道将网红流量变现,然而看上去很热闹,网红优秀的卖货能力并没有给如涵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涵目前仍然每年净亏几千万。

可以说如涵这种商业模式还没真正取得成功,未被市场充分验证,急于寻求上市,不知是过于自信还是跟背后的投资力量关系巨大,但是瞒不过资本市场那些老饕们的火眼金睛。

所幸,纵使市场千变万化,总有我们可以一搏的机会。

互联网高速发展,很多企业也和“如涵”遇到一样的窘境:

▪获客成本越来越昂贵,投入产出不明显。

▪应对新的市场变化,以往的成功经验无法施展。

▪产品创新的成本太高,成功率低,尤其是B2B企业。

▪新品试水市场,没实力不敢尝试,爆款难做。

......

针对企业这些痛点,明晚(4月11日,周四)20:00,牛商微讲堂特别邀请到一位优秀的企业创始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互联网下的新型营销模式。

曾服务平安集团、中信银行、上海家化等知名企业,曾成功操盘淘宝众筹第一名项目,100+电商众筹成功经验——灵龙众筹创始人的许文老师,将作客牛商网。

他将带来:

B2B如何通过众筹拓展市场?

新品试水如何打造口碑爆款?

初创企业如何快速获得融资?

......

借势电商众筹,可提前低成本试水市场,高效验证产品/项目可行性。而且还能大大缩短企业到用户的距离,通过种子用户、众筹用户迅速打造爆款,一切大有可为!

怎么学习?关注“牛商股份”公众号-学习增值-周四新课,即可领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