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喜欢叫家长,有什么事学生和老师一起解决不行吗?

风一样自由13790626


当学生在校出现不好状况时,我也曾多次叫过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

但这决不等于说老师喜欢叫家长到校。事实上,老师也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常听一些家长反映:对于老师一遇学生有点事,无论大事小事,就爱叫家长到校的做法,比较反感。

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家长也有工作要干,有时工作冲突,有时交通不便。老师随叫不可能每次随到。老师也应谅解!

特别是个别家长,一星期内可能被叫2、3次;一个月被叫4、5次;一学期被叫10次、8次的,几乎没颜面见老师。甚至,一听到电话铃响,就有种恐惧感!

但是,没办法啊!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总不可能放任不管!

多数老师也是理解家长的!老师也不想这么折磨家长!其实,折磨家长就是折磨老师自己:家长来了,老师就得陪着,什么事干不成,哪儿也去不了!

既然,老师和家长都麻烦,那么,老师为什么还要叫家长到校?有什么事,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不是很好吗?

这当然好!但学生真可以配合老师吗?会取得效果吗?

“三味”认为:学生能主动、积极配合老师解决的事,在老师眼里根本不算事!根本“不算事”的事,老师根本就不会通知家长到校配合解决。


“三味"在文章开头就提到:学生有事,老师通知家长到校配合解决,完全是出于被迫,被学生所逼!

我曾多次教育学生:做人要乖巧,即使犯错,也要犯得乖巧!学生犯错很正常,老师不会为学生犯错而大惊小怪。老师可以允许和接受学生犯错,但决不允许和接受学生犯同样的错以及知错不改!

如果学生犯了错,既可主动到老师处认错并承诺改错,那么,老师就不会将学生之错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师生之间就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决不会通知家长!


可是事情往往恰恰相反:

个别学生犯了错,不仅毫无认错改错之心,甚至还会与老师对着干!本来是一件小之又小的小事,被学生愚蠢的想法、粗暴的态度,无知的做法,弄得老师无计可施、无能为力。

老师不得不通知家长到校配合处理。理由是:

1、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孩子,并为孩子的错误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2、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需要成年的家长履行相应的协定义务。

3、学生屡教不改的糟糕表现,逼迫老师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学生犯了事,只要能诚恳地配合老师解决,老师一般不会通知家长。因为这样的学生,在老师心里仍然是个好学生!


三味聊教育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难免会叫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也叫过很多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孩子,家长们都很赞同我的做法,对孩子的教育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不是老师喜欢叫家长到学校来,而是学生在校的表现不如人意,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后,效果不明显。让学生家长到学校来,一方面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二方面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前年我班上有两位同学,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耍手机,我也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暂扣了手机,等到期末考试后,将手机还给学生家长。他们也给老师写了保证和学习计划。没过几天,又有老师反映这两位同学上课时玩手机。

我将他们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后,得知他们的手机是从校外借来的,为了让孩子更深刻的认识到玩手机的危害,我通知了这两位学生的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孩子。两位家长了解了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后,非常生气,在办公室就想对孩子动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两位孩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并再次写了保证书和学习计划,希望老师、家长共同监督。



在去年的中考中,这两位同学顺利地考入了区里重点中学。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不要把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


Lance课堂


作为老师被孩子的老师叫到学校面谈确实是一个难忘的经历。作为家长一个学期被叫到学校四次,而作为老师这么十几年没有试过同一个家长在一个学期里面超过三次到学校单独面谈的。

一,在没有孩子之前,我认为老师叫家长到学校共同教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上个学期我孩子的老师让我开始改变这种想法,第一次,被邀请去学校见老师,是因为孩子在班上不认真听老师上课,上课的时候屁股坐不住,老是动来动去的,老师让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好吧,孩子的课堂要从小培养,第二次,因为孩子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小朋友排队一起走,我这娃偏偏不认真排队,就喜欢和他前面的小朋友玩。好吧,孩子的纪律也要从小培养,第三次,是因为孩子在涂图画的时候乱涂乱画,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按照图形去涂色彩,好吧,孩子的作业也是很重要的,第四次,是因为小孩吃饭的时候,把饭弄到桌子外面去了,他不喜欢吃胡萝卜,就把胡萝卜放到桌子上,好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的小孩还没满四岁,上的是幼儿园,但是孩子的性格养成要从小培养。

但是作为家长我就有点受不了,其实孩子在学校有问题出现,和家长沟通,需要家长注意什么。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在这一点上我毫无异议,都是为了孩子,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不能孩子在学校出现什么情况老师就让家长到学校去吧,毕竟家长也有工作要做,老是请假去孩子学校,其他同事知道了还以为我这孩子在学校惹多大的问题呢。但是能期待一个不满四岁的孩子干什么呢,一屁股坐半个小时,除非是在看动画片。

都不知道是不是老师太负责任了。说不重要吗?好像确实重要,说很重要吗,好像电话里面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偏偏要到学校走一次。

二,作为高中老师,配合班主任约谈过很多家长,也处理过很多学生,总的来说我约见家长的时候学生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之前所有的小问题班主任都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要求班主任有必要对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的家长联系,相互沟通,知道孩子的过去的学习情况,在家里的情况,甚至性格特点,以便于班主任更好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会对学生近期的情况跟家长做汇报,哪方面好,哪方面不足,需要家长怎么配合,甚至建议家长怎么和孩子谈话。不会因为学生偶尔在学校伏台,迟到,作业没完成就去麻烦家长,因为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职责范围。

曾经有老师跟班主任反映,上他的班级很多人睡觉,刚好那个班我也上,几乎没人睡觉,如果个别趴下去,去敲一敲学生的桌子就好了,但是这个老师三番两次的到班主任哪里去讲,最后事情就推到我这里来,问我有什么办法?我有什么办法呢?你在上课,我总不能再安排一个老师专门在课堂上给你管纪律吧。

毕竟在学校老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我们期望家长配合我们,和我们一起做工作,让孩子的思想转变过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当中。但是绝对不是把学生的所有问题踢回去给家长,让家长送一个乖宝宝来学校,不是乖宝宝那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

三,但是有时候见家长也是必须的流程,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在很多问题上是绕不开家长的,比如学生打架,可能涉及到的医疗费用,或者是原则性的错误,比如有个学生在上自习课的时候玩手机,班主任要求学生上交手机(老师绝对有权力也有职责这么做),结果该生去隔壁上体育课的班偷了一个手机交上来。这件事情影响比较大,两个班的学生都知道这个学生偷手机,因为有学生刚好看到。其实每次班主任老师见家长都有一个评估,这次见面达到什么结果,交流的方向是什么,解决的渠道是什么,都会有一个预设。

当然不是每次叫家长都是因为学生犯错误才叫家长,在目标一致的时候家长也很愿意来学校和老师聊天,配合学校教育,前两个星期也接待了五位家长,这五位家长的小孩都是学体育的,以后考体艺类的学校,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比较好,但是文化课老是跟不上,后来经过了解,这五位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周末回家不是睡觉,就是打球,要么就是玩手机,一张纸都不带回家的,经过沟通,如果连续两天不接触知识,基本上一个星期学的内容也交回给老师了,最后达成一致目标,监督孩子周末在家保证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家长很配合,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

其实不是老师喜欢叫家长,毕竟有学校接触不到的时间段,家长也有监护人的职责,只有家长和学校围绕同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家校之间的联系才会紧密,家长和老师之间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职场奶爸成长手册


首先,没有老师喜欢叫家长,真心不喜欢。

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叫家长来,比方说学生打架,或者被人打,不叫家长来合适吗?孩子带着伤回家,难道家长就不埋怨老师吗?

第二,叫家长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让某些家长看看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学生,学校家里两副面孔,成功地蒙骗了部分家长,有些家长就对老师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如何如何。而恰恰是这些学生,屡次违纪。你说这种情况,不叫家长来,有效果吗?

第三,有些事不是只有老师和学生就能解决的,比方早恋问题。

最后说一句,不要一听叫家长就抵触,我觉得,老师叫家长,实际是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老张聊语文


我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不要通过叫家长。从教23年,当过21个班的班主任,没有一次因为学生违纪叫过家长。

首先,要在当班主任的第一天给学生讲清纪律。讲清班级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给学生讲一下以前几届学生的情况,对新一届学生提出目标。然后开始对班级每一个孩子开学初到开班会期间一天的表现做一个详细的总结通报,适当表扬并提出期望。这时候,一般入校前表现不好的学生,入到新班级都希望能有个好的开始,班主任做为学生新的希望,给学生的第一个班会能表扬他们,这对以后管理好班级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其次,了解学生情况,大胆“封官”,我班50人,每年班干部都超过60个以上,有些学生身兼数职:班级除了班委团委之外,班级分成10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每周各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一次,时间限定壹小时之内,只能利用课外时间……等等。学生你帮我我帮你,学习更有兴趣,没有时间玩手机游戏等,班主任省了许多事。

第三,班规由学生共同制定执行。奖惩要分明,奖励要兑现,惩罚要有分寸。

欢迎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好的管理方法请私信发来,感激不尽!!本人观点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飓风6667


长大以后最讨厌的事之一就是“叫家长”。

学生时代,叫家长意味着孩子没有能力处理当下的问题。从而只能叫能解决问题的一方来处理。在成人社交中,越级告状是非常不好的。

比如 打架 上课睡觉 迟到之类的。因为班级里人多班主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失去耐心的时候没有办法就会采用叫家长这种方法。

同时,在叫家长之前大多会面临“叫办公室”这个步骤

为什么要叫?

那是因为和学生沟通过多次也没什么用以后才去这样做的。如果老师在学生犯错和学生谈过,在学生意识到错误以后内心其实还挺欣慰的,但是如果在办公室谈过以后而且是多次不知悔改以后你让老师怎么办?就这样放任自流有点不负责任,所以为了大家,也就是老师和学生考虑,还是叫家长吧!

成年人毕竟先考虑的是解决问题,一个班遇到几个刺头也影响管理不是?老师大多内心也没有让你难堪的意思。

当你认识到本质以后是不是就明白了该怎么做,你是老师你也会这样做的对吧。



  • 方法

在叫你去办公室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自己解决的别让家里人来。(除了特别严重的事大多可以商量着解决)。

多沟通,把问题说清楚,老师知道了你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你,别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害了我多年,吃了不少哑巴亏。

一点学生时代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触碰心灵的话2019


“叫家长”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有些事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解决,有些事需要家长参与。

首先,“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或教师的责任,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三者的教育功能各有侧重,有时教育范围可能有重合,但是绝不能有教育盲区。有的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功能理解的有些“狭隘”:既然Ta是学生,那么就由学校负责。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别忘了,Ta还是个孩子,也应该由父母负责;Ta还是社会的一员,也应由社会负责。

其次,学校和家庭掌握孩子的情况是不同角度的,都不是很全面,只有多交流多沟通,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和管理中,遇到过几个“双面”孩子,在家庭中和学校的表现截然不同,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判若两人。其他教师或许也有过类似经历,当孩子在学校烦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通知家长到校协助教育。家长很惊奇,“我的孩子很老实,很听话,怎么会做这种事?老师是不是弄错了?”可能个别家长是“装无辜”为孩子强行辩解,但是很多家长确实不了解孩子在家庭之外的表现。

记得班里有个女生,典型的“乖乖女”,但是有一段时间学习状态很不好,总是在课堂上瞌睡。询问后,学生自己承认晚上在宿舍偷看小说,并保证不再违反纪律,但是之后的状态还是比较低迷。从侧面了解到该女生晚上偷偷外出,在我保证保密的情况下,同宿舍的几个学生也证实了此事。但是在我和该女生家长沟通时,家长一直坚称是污蔑自己的孩子,让我拿出证据来。可惜当时没有监控,我又不能让几个孩子出来做人证,只能说让家长多当心,多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家长还是不依不饶,僵持半天气呼呼地走了。后来暑假的某一天,在娱乐场所集中整治活动中,警方抓获了一批人中就有该女生,让她通知家长来领,结果来了几个“哥哥”“叔叔”之类都被警方识破了。最后不得已,让她的母亲领人。她的母亲才如梦初醒,但是已经太晚了。

再次,家长和教师最理想的合作状态是,在孩子的不良倾向有“萌芽”时,及时发现并做矫正工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小,教育效果最好。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能养成日常沟通的习惯,等到出现大问题了才沟通就晚了,即使能改正能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很难消除。因此,“治未病”比“治大病”更重要,更需要技巧。

最后,“叫家长”不能成为某些“懒老师”推卸责任的法宝。我们是反对那些动不动就叫家长,把在校的管理责任也推给家长,甚至动员难管理的孩子转学或退学。这不仅管理班级的艺术问题,还是责任心的问题,更是体现师德师风的问题。


Hello翻译官


小学老师一枚

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叫家长,有什么事我都是先和学生交流,一次,两次,第三次就一定要和家长沟通

一般会面对三种家长:

1能沟通的 这一类家长能理解老师,并和老师一起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这一类学生就算学习不好、调皮,老师也不会放弃)

2放任自流的 不和老师发生矛盾,但是也不和老师一起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3不能沟通的 这一类家长是老师最怕的,孩子出现问题不仅不相信老师还护犊子,更有甚者就算和老师毫无关系也会拉上老师(举个例子:上学期运动会,运动会结束放学回家以后,学生自己跑去集市买零食吃,吃坏肚子了,直接举报到教育局,都没有和学校沟通过,虽然最后查出来是学生自己的错,但也伤了老师的心)这一类学生老师不是不管,是不敢管

最后,老师真的不喜欢叫家长,不喜欢,真的不喜欢!


是小鹿吗


并不是老师喜欢叫家长,是迫于无奈请家长。有事情时,老师是试图和学生一起解决。可是,学生不配合,那就只能请家长了。


一、老师其实是不愿意请家长。

大部分老师,都是不愿意请家长的。一是动不动请家长,会让人质疑老师的教育水平;二是担心家长不理解工作需要,抗拒和老师沟通;三是担忧学生会记恨老师,影响师生关系。

可即使有这么多顾虑,老师为什么还要请家长呢?无非是学生在校犯了大错,比如打架了。为了让家长能及时了解情况,处理好善后工作,不得不请家长到学校商谈。

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为了孩子能更好的认识到错误,请家长来学校,说明学生情况,希望父母配合学校教育,帮助孩子改正过失言行。



二、学生怕请家长

请父母到学校,孩子觉得特别没有面子。

大家心里都明白,老师请家长说明事情小不了。意味着老师和父母对方,正在合谋对付他了。在学校和家里,没有好日子过了,再也不能为所欲为,称王称霸,自由自在了。

请家长的事情在同学们中传开,引来大家的嘲笑,各种猜测,各种落井下石,各种幸灾乐祸。同学们的议论声,就像嗡嗡声的苍蝇,挥之不去。没有哪个孩子能受得了的。

不喜欢的话,在学校要好好表现,对老师指出的不足,要格外重视起来,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给老师请家长,联起手来惩治你的机会。



三、家长也不喜欢被请

家长也明白,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或者表现一般,都不会被老师请去喝茶。只能出现了,让老师为难的问题,再会叫去学校。

作为家长,他们希望和老师建立顺畅的沟通。是出于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是被动叫去训话。主动是防患于未然,被动是来救火的。



学生如果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育,老师是不会轻易请家长来学校的。



我是女儿的玩具


这事啊,不置身其中,那确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学生在学校无论是和学生还是和老师发生矛盾,这学生是唯一的当事人,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承认错误,向当事的另一方赔礼道歉,老师是不会通知家长的。

之所以通知家长到学校,就是老师遇到了棘手难题。

孩子在家里不听话、捣乱犯错误,家长可以有充分的手段来教育、矫正和惩罚。而学校的老师仅仅是批评教育,遇到那种油盐不进,半生不熟的学生也只有通知家长,经过双方沟通,让家长了解到他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便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还是老话,教育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学生在德育培养方面,套用一句官方话说,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2019/04/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