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蚀海洋,百年后牡蛎、贻贝 和珊瑚礁是否还能存活?


阿拉贡堡是一座小岛,如宝塔般赫然耸立于第勒尼安海中。阿拉贡堡周边海域地质情况特殊,透过这扇窗户,人们可以窥见2050年以后地球各大洋的情景。随着汽车排气管和烟囱排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地被海洋吸收,阿拉贡堡周边海域中发生的酸化现象,正加速在世界各大洋展开。图:阿拉贡堡附近一只常见海螺的外壳上,藤壶、管虫、红红绿绿的海藻和橙色苔藓虫互相争夺地盘。摄影:戴维·利施瓦格尔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线外的火山岛阿拉贡堡附近,处于健康状态的海底应如此景:棉被似的红色海绵、白色藤壶、淡紫色珊瑚藻、海胆,还有一条伪装到位的鱼,是条浅红副鳚。摄影:戴维·利施瓦格尔

阿拉贡堡海域的一片海草叶就是一个微观世界。珊瑚藻覆盖草叶,海螺啃食海藻,管虫栖居在海螺上。这三个物种都会形成碳酸钙。而在喷发二氧化碳的火山口附近,海草却失去这些伙伴,呈现出鲜绿色——因为酸化导致水中碳酸盐流失。摄影:戴维·利施瓦格尔

酸性海水中养大的小丑鱼无法识别化学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找到海葵触手丛中的寄居地。有些小丑鱼甚至误被掠食者的气味吸引。Jonas Bendiksen

实验室里的海蛇尾能够适应遭高浓度二氧化碳酸化的海水,也能适应掺了三氯生抗菌剂的海水,但如果海蛇尾同时遭受高浓度二氧化碳和三氯生的双重夹击,其触手便会脱落。摄影:戴维·利施瓦格尔

乌贼竟然在酸化海水中生长良好,它背部的板状外壳在酸化海水中比现有二氧化碳水平下长得更结实。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它游动困难——充满气体的外壳可以产生浮力。摄影:戴维·利施瓦格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