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有些孩子攻擊性很強,《夏山學校》對此給出回答:問題兒童的父母必須冷靜地問自己:我有沒有真正表示過認可我的孩子?我有沒有表示我信任他,瞭解他?對每個小孩來說,大人的認可就表示愛,不認可就表示恨。焦慮的父母無法給予孩子以愛、榮譽、尊敬和信任……當孩子沒有懼怕和拘束時,他們並無侵略性。

——家庭教育專家 尹建莉

夏山學校-自由的孩子.mp3來自尹建莉父母學堂00:0010:57

上課完全自由,自由到孩子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甚至只要他喜歡,他可以一年到頭都不上課;一切有關集體和生活的事,包括對違規者的懲罰都是由學校大會投票處理,不論年齡長幼,每位教職員和孩子都只有一票,一個七歲孩子的一票和校長的一票有著同樣的效力……

如果我說有這樣的學校,你相信嗎?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我在《夏山學校》裡看到了這樣的學校。

的確,這所學校空前的自由。

學校沒有任何強加給學生的課程,所有課程的設計都是基於學生的興趣,甚至源於學生的某一項個人愛好;

學校也有課表,但那是給老師準備的,學生是否上,或者上什麼課,完全取決於學生自己;

學生也沒有規定必須穿統一的服裝,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穿他們想穿的任何衣服;

在這裡,學生談戀愛不被鼓勵,但也不受到壓制;

學校非常重視體育運動,但沒有一個老師會催促學生:“快點,快去操場!”

他們尊重孩子的興趣……這些讓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自由,源於一個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我估計很多人會以為這些理念和做法是“天方夜譚”,是“做夢”,是“烏托邦”,是“看上去很美”……但《夏山學校》不是作者尼爾虛構的小說,而是他親身實踐的現身說法。是的,世界上的確有一所叫“夏山”的學校——誕生於1921年,位於英國,至今依然存在。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夏山學校

《夏山學校》的靈魂——愛與自由,我認為是教育永恆的真諦。

尼爾的教育之愛,是基於他對人性的尊重與信任。他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惡的。“四十年來,這一信念從未動搖,而且更加堅定。”尼爾寫道:“也許夏山最大的發現就是孩子生來就是真誠的。因為我們不去影響他們,才能發現他們的真實情況,所以不干涉是我們管理孩子的唯一方式。”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夏山學校校長-尼爾

應該說,談教育的愛,尼爾並不是第一人,太多的教育都在談教育的“愛”。但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有時候恰恰是我們所談論所理解的“愛”妨礙了真正的教育,妨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讓許多孩子不快樂。

因為作為教育者——教師、家長和成人,我們一開始對兒童就存在著“有罪推理”的偏見:孩子有許多“不良習氣”需要克服,有許多“缺點”需要改正,有許多“不好”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需要“糾正”與“引導”……於是,束縛、批評乃至懲罰,都在“愛”的名義下侵犯著孩子的心靈。教育,因此走向了反面。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尼爾所做的努力,就是讓愛成為尊重和信任,讓教育回到其本來的面目。他認為教育的愛,應該體現為尊重孩子的天性,這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信任。因為這種尊重與信任,夏山學校才會把一切都交給孩子。是的,是“一切”,即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比如,對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如何處理,由學校大會投票判決。“在夏山,沒有任何犯錯的孩子對集體的判決有反抗與怨恨,我常對被罰者那種順從的態度感到驚奇。夏山學生對他們自己的民主十分忠誠。這種忠誠並無怨恨的成分在內,因此也不會有怨恨。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我曾經看見一個孩子因不合群的行為而受到長時間的審判,然後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判決。而且剛剛接受判決的孩子常常被選為下一次大會的主席。孩子的正義感永遠使我佩服,他們的行政能力很強,自治在教育上實在有無窮的價值。”尼爾自豪地寫道。

但是,這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讀者不太好理解的。我們會擔心,如此自由的學生,最後離開夏山學校的時候,會是怎樣的人呢?因為我們會“本能”地想知道,這個學校是否培養了被世俗標準定義為“成功”的學生?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夏山學校》劇照

讓人驚奇甚至難以置信的地方就在這裡。1949年6月,當時的教育部在對已經創辦28年的夏山學校進行了全面考察評估之後,寫了一份《英國政府督學報告》。

其中有這樣的評價:“夏山教育並不與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馳。畢業生中有英國皇家電器機械工程兵上尉、炮兵中隊長、轟炸機隊長、幼兒園教師、空中小姐、名樂隊豎笛手、皇家學院榮譽會員、芭蕾舞明星、無線電臺長、報紙專欄作家及四大公司市場調查主管。

除此之外,他們曾得到下列學位:劍橋大學榮譽經濟學碩士、皇家藝術學院獎學金研究生、倫敦大學物理學榮譽理學士、劍橋大學歷史學榮譽文學士、曼徹斯特大學近代語言學榮譽文學士。”

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其實很簡單。看似“放任”學生——“放任”到“學生可以不上課”,“放任”到即使願意上課的學生“也只選他喜歡的學科”,甚至“放任”到“在性方面給予學生完全的自由”……其實學生自己並不“放任”自己。

因為夏山學校教育的精髓,是培養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尤其是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而反觀中國(也許還不僅僅是中國)現在的教育,我們培養的多是“為別人而存在”的人:為老師的表揚、為家長的獎勵、為成年人的種種期待與願望而“成為好人”。但夏山學校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自己成長的主人,是能夠對自己負責的主人。

所謂“對自己負責”就意味著,你犯了錯誤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並付出代價;同時,你的成長過程中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比如上不上課,這與老師無關,與家長無關,與別人無關,只和你自己有關。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夏山學校的孩子無疑擁有遠遠超過一般傳統學校的自由。然而千萬別誤解了“自由”這個詞在夏山的含義。

作者寫道:“學校奉行的宗旨為自由,但並非無限制的自由。”“自由的意義是,在不妨礙別人自由的情形下,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你能完全自律。”“只有當孩子能完全自由地管理他們的集體生活時,才有真正的自由。”

這是關鍵所在——自由,同時意味著自律。

所以,在充分自由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夏山孩子,走出學校都舉止文明、富有教養,充滿自信與創造力。可見自由對教育對學校並非洪水猛獸。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以“性”為例,《英國政府督學報告》中有這樣的評價:“在性方面給予學生完全的自由,大多數家長與教師顯然對此有所懷疑。……可以安慰的是,這所學校的青年極其自然、開朗大方,一般人猜測的不良後果,在該校有史二十本年來,從未發生。”

充分的自由,高度的自律,孩子要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出自內心的真誠願望,而不是因為某些恐懼。尼爾認為,教育不應該有任何恐懼,因為沒有擺脫恐懼的孩子不但必然不自由,而且會滋生仇恨,產生罪錯。

所以,讓每一個孩子成為自由快樂的人,是夏山學校的追求。“是不干預和不給孩子壓力的觀念,成就了今天的夏山。”尼爾如是說。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但讓尼爾自豪的成功首先不是這些。“我個人對成功的定義是,能快樂地工作、積極地生活。按照這個定義,絕大多數夏山的學生都生活得很成功。”

他還說,夏山學校“最大的優點是培養出了未被恐懼與仇恨摧毀的健康自由的孩子”。尼爾認為,自由靈魂、健全人格和積極生活,勝過所謂“功成名就”。他甚至說:“我情願看到學校教出一個快樂的清潔工,也不願看到它培養出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學者。”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怎樣才能讓孩子獲得快樂?

尼爾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採用我的答案,應該自己找出更好的答案。”

這不是放棄教育嗎?那還要教師和家長做什麼?錯了,尼爾繼續寫道:“要孩子做一個靈魂自由、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有樂趣、對愛情感到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為一個痛苦的、矛盾的、恨自己和社會的人,這大權操控在家長和老師手中。”

教育者究竟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怎麼做?讀完《夏山學校》,我們已經找到答案,那就是給孩子以愛和自由,讓孩子做他自己。

唯有愛和自由不可阻擋,因而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在今天的中國,從北京十一學校四千多份“私人訂製”的課表上,我們不是可以感受到尼爾理念的某些氣息嗎?還有在被稱作“中國的夏山學校”的成都先鋒學校,我們不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教育的自由與孩子的快樂嗎?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夏山學校》書籍介紹

本書的作者是夏山學校的創始人A.S.尼爾,他在84歲的高齡寫下了這本凝結了他一生心血教育著作《夏山學校》。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A.S.尼爾,20世紀偉大的教育家,夏山學校創始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尼爾列為全球最重要的100名教育家之一

★泰晤士報教育刊將尼爾稱為最重要的12位英國教育家之一

★《紐約客》雜誌將尼爾稱為“對孩子有深度理解”的“充滿激情的(兒童教育)鬥士”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尼爾不是營造空中樓閣的理論家,而是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與孩子們幾十年的朝夕相處中,他成為了最好的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行為觀察家。

這本書中他結合了夏山學校許多孩子的真實事例,闡述了他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人類社會的認知和反思,有統領性的原則,更有細緻入微的、具體到不同事件的應對方法。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自由與規則、愛與讚許、獎賞與處罰、孩子的說謊與破壞行為……尼爾校長睿智、幽默又犀利,他的見解一針見血,揭示了很多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

在這本書中,困擾我們的很多問題,家長的焦慮、擔憂似乎都能找到答案。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本書於1960年出版後,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續不斷的“夏山熱潮”,各個國家的兒童紛紛前往夏山就讀。僅在美國,《夏山學校》就銷售超過300萬冊,並被600多所大學指定為必讀書。目前,本書已經被翻譯成越來越多的語言,被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教師奉為必讀的教育經典。

推薦理由:

★《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原型

★探索教育的終極目的

★全球600多所大學指定必讀書

★尹建莉、童書媽媽三川玲、孫瑞雪、孫雲曉、李躍兒、小巫誠摯推薦

★《紐約時報》、亨利·米勒、艾裡希·弗洛姆強烈推薦

★“這所學校成立於1921年,現在仍領先於自己的時代。”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目錄和每章節主要內容:

第一章 樂園一樣的學校

夏山學校創辦歷史、教學理念、孩子們的生活狀況。

第二章 養育孩子

什麼是真正的愛與自由、自由的界限;孩子的自卑感、說謊行為、責任感、金錢觀等等具體養育問題。

第三章“小孩從哪裡來?”

性教育。

第四章 孩子應該遵從什麼

宗教信仰、道德訓練、孩子應該閱讀什麼樣的書籍。

第五章 孩子的問題

孩子殘忍、偷竊、犯罪的原因和醫治方法;少年犯問題。

第六章 家長的問題

不良婚姻、焦慮對孩子的影響,家長如何改變。

第七章 問題與答案

夏山學校針對人們種種疑問給出的回答彙總。

假如,真的有這樣一所學校,你敢讓孩子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