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錯錯錯!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月。每年這個時候,我都不禁會回顧起我和初中時親密無間的兩個同學,張小燦和吳小霞的中學時光,以及後續十多年截然不同的三條成長路線。

初中時,我們三人同在中部城市一所普通中學的重點班,學習成績不分伯仲,幾乎每次大小考試都是輪流佔據年級前三甲。中考前,張小燦的爸爸給她報考了所在省會城市的四大重點高中之一。她離入學僅有2分之差,後來交了擇校費得以入學。此時,本市最好的重點高中為我們遞來了保送入學的橄欖枝。

我和吳小霞被初中班主任重點關注,輪番組織對家長和學生的談話,承諾給予最好的教師資源,希望我們“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高中留在本校。我那當過教師的媽媽信念很堅定,怕我被班主任說服了,私底下去市裡的重點高中交了保證金。而吳小霞家裡則被班主任給出的承諾打動了,選擇留在了本校。

進入高中後,我們三人的成績在所在學校仍然處於上游水平。其中吳小霞的成績更是穩穩位列年級前三。但因為考卷不同,無法進行橫向對比。我們以為按照事情這樣發展,大家都能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但是,生活卻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高考揭榜,張小燦不出意料地進入北京一所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我發揮略微失常,進入本省第一的985大學。而吳小霞……居然連二本線都沒上,只能復讀。經過這一次打擊與教訓,小霞在復讀期間非常努力,但是畢竟高中三年的基礎不牢,她第二年高考也僅考上了一所民辦本科。

事情發展到這裡,認識吳小霞的人都不免感慨與嘆息。誰能想到當初不相上下的我們仨,考入的學校竟然差距如此大呢。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錯錯錯!

後來,我總結的原因很簡單:這是高中不同的學習環境使然。張小燦的高中同學都是來自省內各地的優秀學生,個個聰明又努力,逼著她更加努力不敢懈怠。稍有不慎,便會落在人後,成為“鳳尾”。

而吳小霞留下的學校,同學大部分是成績一般的學生,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只需略做努力就能保持不敗之地,牢牢佔據“雞頭”的位置。沒有競爭壓力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動力。

而我所在的市重點高中的情況,恰好處在二者之間。

也許你會說大學不能決定一切,逆襲的例子也有很多。是的,大學遠不是人生的終點。但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你以為我們三人的故事就到這裡嗎?遠不是如此。現在大學已經畢業十年,我們之間的差距也在繼續擴大……

張小燦和我經歷了大學、讀研、進入世界500強、成為部門負責人,並順利在一線城市定居、結婚、生子。而吳小霞經歷了復讀、大學、考研失敗、進入一家普通企業之後,目前仍是一名普通員工。當然,收入水平也相差很大。

為什麼差距在繼續擴大?還是同樣的原因——環境不同。大學裡不同的學習氛圍、資源條件影響著我們朝不同的方向繼續發展。畢業後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同事導師,又繼續引導著我們進入不同的領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個努力上進的人群中,誰願甘為人後,甘當“鳳尾”?而在一個得過且過的人群中,又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逆流而上,從雞變為鳳凰?

吳小霞的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此,每一個來向我諮詢該如何擇校的親戚朋友,我都堅定地告訴他們,一定要選擇學習氛圍最好的學校,選擇與“鳳”為伍。不然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錯錯錯!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雞頭”“鳳尾”的選擇。比如大學畢業後是去大公司與強者同臺競爭,還是去小公司做儲備骨幹?比如網球運動員是不斷挑戰更高段位的賽事,還是停留在當前賽事穩拿冠軍?

“雞頭”“鳳尾”的選擇讓我們進入不同的成長環境,從而進入不同的發展平臺。我們以為當時只是選擇了一所學校、一個公司、一場賽事,其實我們選擇的是今後完全不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