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攻敵方碉堡時,向射擊孔裡射擊或子彈打進射擊孔裡的情況會不會發生?

小伊萬6


王寶強在抗日戰爭中不是早就這麼幹過嘛?認真看過《我的兄弟叫順溜》的答友應該記得,順溜成名之後,其它軍分區部隊在準備打鬼子炮樓時,因為缺乏攻堅火力,特地跑來陳大雷六分區借走順溜。結果黑夜裡槍槍打進射擊孔,完全壓制了日軍火力,最後一舉拿下碉堡。



當然,抗日電視劇有一定的演繹成分,新四軍地方部隊不太可能得到狙擊用的專業瞄準鏡,哪怕是偶然所得也沒在戰史裡發現過。但這不影響八路軍和新四軍培養自己的優秀射手,俗稱“神槍手”或“特等射手”,他們在野戰和攻堅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各部在破襲戰、反“囚籠戰”等作戰中,攻擊日軍據點和碉堡是經常的事,在極度缺少直射炮的條件下,為爆破組提供火力掩護的只能是步機槍,而掩護的重點就是封鎖碉堡上的射擊孔,殺傷鬼子的輕重機槍射手,至少要干擾他們的正常觀察與射擊,這是軍史中經常記載的戰術。



理論上講,對碉堡射擊孔的火力封鎖分為精準射擊和壓制射擊兩種,前者是指優秀射手用步槍點對點殺傷敵人,後者一般指機槍點射和步槍齊射,保不齊其中就有鑽進射擊孔裡的子彈,八路軍和新四軍通常是兩個辦法混合使用,只要能讓鬼子的火力出現間斷,機會就來了。

1942年8月9日凌晨,粟裕麾下的蘇中軍區老七團在團長嚴昌榮指揮下奇襲石港鎮,偽軍殘部守在兩個大碉堡裡拒不投降。新四軍調集十幾名優秀射手配合機槍火力連續打掉底層射擊孔的敵人,然後佔領底層入口,扔進澆上煤油的舊棉被,點著後濃煙直竄上層,半小時後所有偽軍扔槍投降。



是役全殲偽軍一個營,繳獲輕重機槍7挺和步槍300多支,最神奇的是老七團在圍攻碉堡的戰鬥中無一傷亡,完全符合粟裕倡導的作戰“划算原則”,也充分證明了優秀射手在攻堅時的重要性。

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曾特別指示:“要教地方部隊愛護武器,要培養特等射手,造就一槍一敵的神槍手”,因此各部隊紛紛開始培訓神槍手,他們的的步槍也是反覆挑選的好槍,他們比普誦戰士配備較多的子彈,在八路軍主力部隊平均十發子彈的困難情況下,神槍手可以配備四五十發,他們主要射殺日軍的軍官和機槍手。

比如1945年7月,山東軍區在攻打高密縣墩上日軍據點和碉堡時,第115師686團二營六連的張興來,用30發子彈,擊斃日軍指揮官和機槍手20名!



河北樂亭縣曾經出了一個“冀東八路軍裡單兵打死鬼子最多的人”,是個名字叫裴天來的大齡老兵,自小目力過人依靠打獵為生,練出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好槍法。參加八路軍時已經54歲,部隊上特地為他配了一頭小毛驢,還專門指派一名小戰士為他扛槍。裴天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打碉堡,只要進攻鬼子的碉堡,裴天來從來都是被兄弟部隊“借來借去”,鬼子的機槍射孔在裴天來眼裡就是靶心,幾乎是槍槍直接射進從而“報銷”日軍機槍手,看來《我的兄弟叫順溜》明顯借鑑了這個傳奇人物的故事。

到解放戰爭以後,由於我軍火炮數量激增,尤其是步兵炮、戰防炮等繳自日寇的直瞄火炮遍佈各部隊,碉堡實際上作用已經不大,在若干次重大的攻城戰役中,比如攻克石家莊、濟南、天津等作戰中,主要還是依靠炮兵和炸藥包來端碉堡,加之自動火器增多彈藥充足,因此用步槍封鎖射擊孔的戰法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度度狼gg


眾所周知,碉堡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堅固工事。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防守方憑藉著堅固的碉堡用機槍給進攻方帶來巨大傷亡,所以有人就在想,碉堡雖然堅固,但是它有射擊孔啊,要想拿下碉堡,只要找幾個神槍手將子彈從射擊孔裡打進去,把敵人機槍射手消滅不就行了嗎?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很小。

在上個世紀的戰爭中,碉堡是陣地防禦戰中最有效的工事,它通常都會有多個射擊孔,但是這個射擊孔可不像電視劇裡的那樣成方孔或者圓孔,真實的射擊孔一般都是八字形,這樣一來即便於觀察外界環境,發揮火力優勢,又有利於隱蔽身體,保護碉堡內的射手。

而且碉堡可不是單一存在的,防守方一般都是在平坦的地方建築碉堡群,在地勢險峻的地區碉堡都是依山體的坡面而建,這樣一來碉堡裡的機槍是居高臨下,要打裡面的機槍手談何容易?除此之外,碉堡工事前面還有雷區、鐵絲網等,光靠輕武器就想拿下碉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在進攻碉堡時,通常會用上平射炮,這種炮初速大,威力可觀,射程也比較遠。而抗戰時期我軍因為缺乏炮火,只能組織專門的人手對日軍的射擊孔進行火力封鎖,然後派突擊隊扛著炸藥包進攻,所以在火力封鎖射擊孔時,打死碉堡裡的敵人還是有幾率發生的,但是碉堡中不止一個敵人啊。後來我軍在攻擊日軍碉堡時,採用“智取”方法,如用稻草燃燻煙霧,有時還用辣椒麵燻,不過這樣要把握風向和距離,難度不言而喻。


兵說


這種事很經常發生,所以每一名機槍手都會配備一到兩名輻射手,目的就是防止機槍手被打死後沒人接手機槍造成火力中斷。不過呢,這種概率非常小的,主要是射擊盲區很大,能夠通過碉堡的開孔擊中裡面的機槍手難度很大。

首先是射擊的視界問題。一般來說,碉堡的開口非常小,他們與射手之間的夾角也就是15度左右,也就是說狙擊手必須從碉堡機槍口正前方30度的範圍裡開槍才有機會命中射手,但是呢,等你瞄準射擊機槍手的時候機槍手也會發現你了,這時候雙方就比誰更準了,機槍手的槍是一分鐘幾千發的那種。

其次,射程問題。一般來說機槍的射程都在1000米以上,部分還超過 2公里,而步槍的射程也就是幾百米而已,雙方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而且因為機槍手有副射手幫忙當觀察哨,能夠發現一些躲在盲區的敵人。因此,唯一的打機槍手的機會就是在機槍手還沒防備的時候,躲在機槍手看不到的地方事先偷襲,這種事經常發生。而一旦戰爭打響了,打碉堡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大炮轟這是因為大炮的射程比機槍遠,或者用迫擊炮打這是躲在碉堡盲區炸碉堡,或者用人摸上去扔手榴彈這是仗著人多。


優己


堡壘戰,是一戰時最常見,有效,對敵形成重大殺傷的戰法,為此法國還總結經驗,修築了一條著名的馬其諾防線,用鋼筋混泥土建了一條現代長城。日本也在東北修了一大堆要塞,防止蘇聯的進攻。

題主所問,攻擊碉堡時,為什麼不向射擊孔射擊,或有沒有子彈射入射擊孔的情況。對不起,我很不善良的笑了。攻擊碉堡,就這麼幾種打法,一是用火炮把碉堡轟掉,二是進入碉堡射擊死角,用爆破武器摧毀,以上兩種都是電視劇裡常見到的,說“去炸了它!”。第三種是繞開防禦堅固的碉堡正面,攻擊碉堡薄弱部份,比如出入口。

除此以外,用槍械攻擊碉堡,當然是向射擊孔射擊,難不成向碉堡防禦堅固的外牆射擊去浪費子彈?如果是美軍這樣拿子彈不當回事兒的士兵這麼打,也得被排長踢屁股的,換成子彈金貴的八路軍,估計直接被把槍下了,給你發個梭標。

但依靠神槍手消滅碉堡這樣的戰法,在實戰中是不可行的。第一,神槍手比機槍射手金貴得多,那兒有那麼多神槍手能槍槍命中那麼小的射擊孔。第二,碉堡內的射擊手有多少?能不能不斷得到補充?如果靠神槍手,何時才能把碉堡內的射手殺光?這麼打,一個碉堡一天未必打得下,碉堡外沒援軍來打你的神槍手嗎?第三,碉堡在設計建造之初,就對攻擊做了各種防禦考量,比如視角,射界,交叉火力設置等等,能有多少給神射手的射擊位置?大型堡壘連頂部抵抗重炮轟擊都有計算防備。就算抗日時日本抗抵八路軍的一些簡單碉堡,也都是算計過八路軍簡陋的火力裝備建造的,很難攻克。大部份時候,八路軍不是萬不得以,是不會強攻碉堡的。第四,在沒有專用狙擊槍的年代,碉堡內的機槍射程遠高於士兵用的步槍,又有地利之便,是它打得著你,你打不著它。再是神槍手也無用武之地。

進攻時,用火力壓制碉堡射擊孔,只是為了干擾和打斷碉堡內射手的射線,以便爆破手接近碉堡進行爆破,是不得以時的戰法。真正戰場上,還不如製造煙霧的效果好,就算沒有煙霧彈的八路軍,也更願意點燃麥秸,也不會想著用神槍手去解決炮樓!

抗日神劇少看點,還是多讀點書!哈哈






淨月暖陽


在一些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建築物,這種建築物被稱為“碉堡”,可以說碉堡是無堅不摧的,能抵禦敵人的槍和炮彈,從而來防禦敵人的偷襲與進攻。此時,有些人就想碉堡並不是全方位封閉的,碉堡也有一些與外界相互聯繫的通道。因而,在進攻時碉堡時,向碉堡中的射擊孔裡射擊或用子彈打進去的情況能不能發生呢?至今,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問題。


誠然,想要打進碉堡的射擊孔裡或子彈打進去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因為,碉堡是戰爭時期很重要的一項防禦工事建築物。在建造的初期,人們就考慮到了多種問題。因此,現實中的碉堡一般都是呈八字形的。防守碉堡一方通過射擊孔可以觀察外面的動態與情況,從而準確的來判斷地方的狀況。正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碉堡中就能掌握外面的一舉一動,暗中觀察敵人,從而將敵人一舉殲滅。

碉堡在不同的地勢上,建造一般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平地上,那麼這個碉堡是按照地形的平坦來建築的。又如,在地勢險峻的地方。如山體,那麼碉堡通常會靠著山體那一面來建造的。由此以來,守衛在碉堡的一方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不僅能很好的隱蔽和保護自己,同時也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的對方措手不及。由此以來,防守碉堡那一方在天時地利方面佔據了上風。



然而,進攻敵人的碉堡不能一味的攻擊,不能只依靠蠻力和火力來攻擊。因為,這種方法一般是不可行的,成功率也是非常小的。很難對敵方造成致命的傷害。然而,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在攻擊日軍的碉堡時,運用了智慧,火燒稻草,煙燻霧繞,逼得日軍不得不倉皇而逃。


軍武小咖


肯定會發生子彈射入地堡射擊孔。

地堡掩體只是在防護上更加完善:有頂蓋,被迫擊炮、榴彈等曲射武器擊毀的可能性變小,同時,射擊孔不大,也為掩體裡面的機槍手提供了更好的保護,但這種保護不是絕對的,射擊孔還是會被進攻方子彈射入。

一種威脅是來自進攻方狙擊手,狙擊手通過瞄準射擊孔射擊,可以斃傷掩體裡面的機槍手,使其失去戰鬥力。

另一種威脅來自進攻方的其它火力,特別是機槍、衝鋒槍等速射武器。

雖然面對地堡掩體,進攻方處於更不利位置,但進攻方的火力壓制,還是可以為己方進攻提供一定的保護。因為進攻方的火力壓制,地堡掩體裡機槍手會擔心被對方子彈擊中,為了防止被子彈集中,會暫停射擊,或者用更掩蔽的姿勢射擊,這會降低射擊效果,進攻方傷亡代價更小。

因此,地堡掩體的保護,不是絕對的,很多這樣的掩體,就是在進攻方通過火力掩護接近掩體,並加以摧毀的。


魚眼貓眼鷹眼


在碉堡攻堅戰中,使用火力封鎖敵方射孔是常用的手段。在發動攻勢的時候,一般都會專門組織人手向主攻方向的碉堡射擊孔內開火,為的是阻擾碉堡內人員的還擊和對外觀察,從而掩護己方人員推進到足夠近的距離。一般會採用機槍對射,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缺乏機槍,在攻擊日軍碉堡時會用多支步槍交替封鎖的辦法。

在抗戰初期,日軍的作戰素養很高,在攻擊國軍碉堡時,其92式步兵炮射手往往能在遠距離把炮彈打入碉堡射孔,所以子彈打入射孔就更加不是問題。

另外用火焰噴射器從射孔往裡灌也是非常有效的戰法。


蘭順正


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攻擊碉堡的方式大致有幾種:

一、進攻方用步機槍等快射武器壓制,掩護已方快速接近碉堡並將其摧毀,是常用的戰術。在我軍歷史上也曾經採用過多支步槍聯合壓制的方法。

二、單兵榴彈武器。我軍最新研製的11式狙擊榴彈系統可在400-600米距離對長寬25釐米的目標實施精確射擊,這種距離和這種精度端掉碉堡毫無問題。


三、驅離式攻擊:百團大戰中,為了把日軍從碉堡裡趕出來,英雄炮手趙章成把迫擊炮炮彈裡的炸藥倒出一部分,填滿辣椒麵,再裝上引信,4門炮實施抵近射擊,一股股濃烈的辛辣氣味湧進敵人碉堡,日軍以為我軍打毒氣彈,紛紛棄堡出逃,可謂是獨闢蹊徑。後來趙章成更是改進的迫擊炮使之能夠平射直瞄,使迫擊炮成了八路軍攻打碉堡的利器

四、重武器直瞄:原陸軍67軍在對越反擊戰中,大膽採用130、37高、57高對固定目標實施”火力拔點”,在1500米距離內直瞄,使130加農炮直射入敵軍1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射擊孔,舉世震驚。

五、單兵武器:主要是指火焰噴射器,槍榴彈,單兵雲爆彈等。1979年對越反擊作戰中,我軍防化學兵有大量噴火分隊參戰,先後共消滅敵火力點、山洞、坑道、地堡1200多個,火焰噴射器在對越戰場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漁燈撫浪滿河星


這種辦法是壓制火力點的一種辦法,對於鋼筋混凝土工事尤其管用。這種用火力封鎖敵軍火力點的辦法應該算是軟殺傷,它是要掩護本方的爆破手或者噴火兵能夠靠近敵方的火力點,然後實施硬摧毀。

在軍隊執行防禦任務的時候,通常會構築大量的射擊工事,除了各種的露天工事以外,還會有很多是有蓋頂的工事,這種射擊工事加上偽裝以後就成了一個暗堡,當然如果是永備工事,那就是用鋼筋混凝土構築的了。

這種火力點對步兵的威脅最大,對付這種火力點最好的武器是坦克,坦克使用自己的主炮摧毀這種火力點是坦克的老本行,如果沒有坦克,各種平射炮比如原來的反坦克炮,都是會用來支援步兵打各種碉堡的。

沒有炮或者暗堡的位置處於火炮的射擊死角,這個時候就要依靠步兵自己的火力來摧毀火力點了,這種辦法缺乏炮兵的八路乾的比較多,後來的解放軍也經常幹,在81式步槍投入戰場的時候,有一個戰例,就是用2支81封鎖一個越軍的射擊孔,越軍的火力點就是開不了火。


有痰


在太原的東山及五龍口的碉堡的射擊孔是一個圓形的實心球,球的正中央有一個直經大約五公分左右的孔,可以把輕重機的槍管伸出來。左右高低射界大約120度至130度,兩遍各有兩個觀察孔,估計是放潛望鏡。如此只好用平射炮了——在當時的情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