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昌碩、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張大千曾為他扶柩築廬守孝一月


這是民國書法名家曾熙的書作,也就是被學者譽為“農髯體”!曾熙書法造詣很深,篆、隸、八分、真、行,各體皆精,晚期作品更是方圓兼備,寓剛於柔,用筆藏轉,婉暢多姿。他不僅書法了得,繪畫更是一絕,與明末清初僧石濤、石溪、八大三人同一格調。

1861年生於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的曾熙,是位傑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緝,號俟園,晚年自號農髯,書作有漢晉風骨。

曾熙出生貧寒,2歲的時候父親就不在了,是母親為別人縫補漿洗換得銀錢艱難度日,他的舅舅時常接濟,並教他讀書識字。

曾熙自幼聰慧,刻苦勤奮,八歲能吟詩賦對,為人代寫春聯,在鄰里周邊有"神童"之譽。二十歲中秀才,三十一歲中舉,四十三歲殿試中進士。

曾熙的書法造詣極深,書法名家康有為將他的八分書與何紹基並提,可見不凡。他的書法得力於《夏承碑》、《華山碑》、《張黑女》等,以漢隸圓筆為本,下窮魏晉,溝通南帖北碑,融合方圓,遂成就寬博縱逸的風貌。

曾熙作書嚴謹,一絲不苟,似有書之功而乏其氣。他曾為人作大頁小篁、墓銘屏條皆工麗可喜,故廣為受人歡迎。

1915年他受好友李瑞清的邀請,到了上海,和李瑞清一樣開始了他的鬻字賣文生涯。曾熙書法主南宗,李瑞清宗北魏,故時人以“南曾北李”並稱。

1916年當時上海的《申報》曾刊出《湘名士留滬鬻書》:“衡陽曾農髯名熙,本湘中名士,工書法,高品節,與清道人齊名。客秋到滬鬻書,得其書者,莫不珍同拱璧。”他很快便享譽海上,與吳昌碩、黃賓虹、李瑞清並稱“海上四妖”。

3年後的一個秋天,張大千也到了上海,經書法家朱復戡的引薦,張大千拜曾熙為師。當時的拜師大典極為濃重,張大千在當時有“小有天”酒樓準備了兩桌酒,邀請了李瑞清、商笙伯、姚雲琴、熊松泉等上海書畫界的名人一起見證。

此後,曾熙又將張大千引薦給李瑞清,曾熙、李瑞清兩位大師惺惺相惜,互相尊敬,感情極深,因此,當年曾李門生,是相通的,有著共同的老師。

李瑞清去世時,曾熙作輓聯雲:“道德我師文字吾友,永訣此日相期他生”,親自扶柩到墓地,每年春秋兩季,必往祭弔。

1930年曾熙病逝上海,張大千遵師遺囑專程扶師靈柩回老家安葬,並在墓旁築一草廬,守墓一月,以示不忘師恩。

民國書法大師曾熙書作欣賞 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書畫,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