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瘋了(下)

究竟是誰瘋了(下)

馮友蘭先生就人生境界有過一個論斷,他將人生境界分為四重:自然境界(食色性也),功利境界(價值交換),道德境界(開始意識到我之外還有一個跟我一樣的人的存在、且我的存在以他的存在為意義),天地境界(同胞物與、參天地化育)。

在中國文化中,最精妙無非一個人心,人心質本同一,只是顯現的量有差別,因此可以說,是一個心量的問題,心量就是境界,是一個體悟基礎上的認知模型。

心量低的人,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認為只有一個“我”的存在,外在必須滿足“我”的一切要求才行。這不就是《巨嬰國》中講的極不成熟的全能幻想嗎?說白了就是一種無根的自私。

心量次低的人,把世界作為對象物來看待,運用的是極冷靜的理性的能力,雖則宏闊,但由於把世界作為對象物來看待,很難做到人與世界的真正和諧。這種典型的我他二分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之前,不得不在大腦中構建一個可靠的“第一性原理”作為認識的出發點(而在絕對變動的世界中,只能說,暫時可靠,當然,對於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它有著重大意義),問題不在這個假設的第一性原理本身,而在於心被這個大腦製造的假設帶走,這就叫做心被染著,認假為真。

心量次高的人,開始步入道德境界,開始看到在我之外還有跟我一樣的理性存在者,開始尊重他者為跟我一樣的人,開始走出自我的小世界或自我對於世界的平面假設,看到真正的人,看到我不為獨一個的存在,遂而由衷生髮起利他的心願。注意,這是一種有溫度的體證,是說你真的自然而然地便有了一種共情的體驗,而不是硬往自己腦門上貼什麼好人的標籤。有一個檢驗的方法,你若真的為他人著想,你便能忍受他人的不知或誤解,正如羅曼羅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即哪怕你知道世界不完美,還是依然愛著它。還是說,你只想證明自己是個好人?別人不知便周身難受(後者,是一種偽善)。

心量最高的人,就是我們開篇說的那種天才,不,此時我要稱他們為導師。在他們的字典中甚至沒有好壞的差別,他們活在“一”裡面,一以貫之,接納所有的矛盾,完全矛盾但又完全統合,他們形成一個存在的旋渦,不爭而德,一切流向他們的,都自動沉澱出有序的狀態。

究竟是誰瘋了(下)

所以,心量最高的狀態,心便像一面明鏡似的,沒有評判,沒有任何作為,但攝受力達到峰值,所謂攝受力,就是包容一切看似不同甚至矛盾的能力,然後讓一切和諧共處,各歸其位。這才是“無善無噁心之體”的意涵,才是無限接近真實的狀態。

可以說,西方理性所要達至的極境在於有一套完備的認知模型(可靠的邏輯起點及其推理過程),而中國文化的極境在於超驗意義上的心悟,怎麼說呢,這種心悟可造就一種現實扭曲立場,使人迴歸人性的基地,然後做什麼都更順暢無礙。所以中國文化又同時特別強調經驗,要在事上磨鍊我們的心,擴充心量,所以強調知行合一——用知指導行,用行體現知。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聖人都比較講求立德立功立言,如果僅把它作為一種功利,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因為,修行境界高,自然要在世間以“功德”的方式顯現啊,要自然利益更多的人啊,這也是對知行合一的一種理解,要之,這是一體兩面的事,所謂“知行合一”,本來就沒有上下兩截之分。

究竟是誰瘋了(下)

最後,讓我們再呼應下標題,看看到底是誰瘋了?哈哈哈哈......

瘋子,在“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在“有善有惡意之動”的道路上走到了邊緣,甚至“意”不堪重負而放棄了“意識”的功能,或出現了多重意識而不能統合,十分畸形痛苦。真正的人生導師呢,在極分裂的同時,又因為“無善無噁心之體”的統合與攝受,無限逼近一個終極意義的“合”,令被攝受的一切自然達到一種“和”。

從這種終極的太極-中道思維觀之,根本沒有陰陽的觀念(二分),而是在“一”之中,一切都自然沉澱出陰陽協調,不落兩邊,一切都既極致地不同,又既和諧地共生,這像是一場心靈的交誼舞,這才是陰陽(陰陽不是名相,卻是一種自然的狀態)。

所以,我們再超出瘋子、天才抑或導師的名相,看看這些特質在我們自己身上的顯現,大概來對照一下自己的境界吧。

究竟是誰瘋了(下)

當危險來時,所有人都會體驗到焦慮和恐懼......

底層認知的人:只感受到焦慮和恐懼,行為上退縮,越來越僵化固執(因為他們認為焦慮和恐懼是不好的,越對抗,卻越焦慮和恐懼)。

中層認知的人:明白“危機”的含義,知機會與危險同在,遂而亦同時感到愉悅,積極努力。

上層認知的人:純粹感到焦慮-愉悅同在的極致體驗,沒有分別,只是體驗體驗本身,看似經歷著刺激、享受著刺激,而內核卻是不加分判的接納、寧靜、柔軟,他們沒有任何用力。

一句話吧,瘋子,不作死不會死,因為他們大分;天才或導師,不用力不對抗,上善若水,真正活著,因為他們大合,遂而大和。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易鴻運首席導師劉昱誠導師,以及易鴻運夥伴們的集體研討。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究竟是誰瘋了(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