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湘村小之草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是啊,連農村長大的鄉居小菜都有這感覺,過去的農村,一些生物資源是很豐富的,有水的地方就有魚蝦等生物,一點不假,然而現在卻不是那般模樣,原因也不難發現:



一、甲魚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

在自然環境中,甲魚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潔沒有汙染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而且以水裡的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蝦、魚等為食;記得小時候我們經常洗衣服、洗菜的那條河裡,靠近橋柱的泥沙下面就有人抓到過甲魚,有一回跟嬸嬸去洗衣服還看到有小甲魚遊動過呢,不得不說小時候的環境是真的好。



反觀現在,封閉式的一些池塘、湖泊水質稍好點,而野外的一些河流雖然有水流動,然而水質大不如前了,生活汙水、農田農藥化肥汙水甚至工業汙水的排入,連魚蝦等生物都少甚至滅絕了;住的水域環境不適合、可以吃的水生物也少,野生的甲魚數量變少也是不奇怪了。

二、甲魚生長慢,價值高

甲魚有冬眠的習性,冬眠期長達半年之久,生長期也就半年這樣,所以在自然條件下,甲魚生長緩慢,一般一年只長100克左右,而且生長4~5齡時才可達到性成熟才可以產卵繁殖後代,所以一隻一斤大的野生甲魚也是要長五六年這樣才行,實在是難得。



而甲魚不單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還可作為中藥材料入藥;而甲魚產下的蛋——甲魚蛋中蛋白質含量是雞蛋的1.84倍,鈣的含量是雞蛋的4.2倍,核黃素是雞蛋的2倍,與雞蛋相比價值更高;價值這麼高的甲魚,市場上售價也是不低的,人們抓甲魚也是衝著利益私心的。

三、捕抓太絕

人們抓到甲魚若不是賣了就是留給自家人吃了補補,遇到野生的甲魚不抓的人太少了,一般人的心裡都這麼想,這麼值錢的好貨,我看到了不抓,別人見了也會抓的,幹嘛傻傻留給別人呢;想想河裡的魚蝦不也是被人們捕抓得不成樣子了嗎,更何況是更值錢的甲魚呢。



而且有時候若遇上甲魚下蛋,有些人甚至連甲魚蛋都不放過;這麼絕的做法,甲魚本來生存的環境就變差了,再這麼捕抓,不讓它們有機會生長、繁殖後代,甲魚不越來越少變絕跡才怪。

四、養甲魚供自己吃不可能

在農村的池塘、水塘,養有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還有鯪魚、鯉魚平時釣來吃很常見,但不見有誰特地養甲魚來吃;甲魚生長慢是真的,所以愛吃甲魚,但若是養甲魚來吃,要等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不划算,沒人願意養,野生的甲魚當然是人們捕抓的對象了;那些建池養殖甲魚的,是把甲魚養大了賣賺錢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總的來說,若不是人們搞得甲魚生存的環境變差,還過度捕抓,甲魚還是有機會生長、繁殖更多的,所以知道了原因,需要人們不斷的去改善、監督,給甲魚機會,就算回不到過去那般美好,起碼也不至於讓甲魚真的絕跡成為過去。


鄉居小菜


以前小時候村裡面的甲魚確實特別的多,記得那個時候我家的院子裡有一條小溝渠,這條溝渠當時並不是用來排生活廢水的,而是家裡用來放置甲魚的。每年的三月份春種農忙時節也正是甲魚在田間出沒最為頻繁的時節,每當這個時候爺爺隔三差五的總能在田間捉上三五隻甲魚。由於家裡的甲魚實在太多,爺爺不得不將多餘的甲魚放在小溝渠裡放養。


有些時候我就不是很不明白,為什麼家裡小溝渠的甲魚都成堆的放著,爺爺每次在田間看到甲魚的時候還要將它們捉回家來?後來有一次奶奶在家裡做甲魚肉的時候,爺爺告訴我這甲魚(草龜)它並不是什麼好東西,首先甲魚它特別喜歡吃稻苗而且破壞力極強。其次甲魚閒的沒事在田間到處的打洞,稻苗包漿期間你想給田裡灌點水根本就關不住,一夜之間水都給它漏的乾乾淨淨。

為什麼以前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甲魚現在卻不見了蹤跡?這些年它們到底都去了哪裡?

第一點:甲魚消失的首要原因還是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與普及

以前村裡面種地哪有什麼化肥、農藥。那個時候稻苗剛下田的時候,爺爺奶奶忙著給田裡撒一些農家肥混合著土肥。等到秧苗差不多一尺多高的時候,家裡面再給撒上一點菜籽餅或者是茶餅。偶爾田裡的秧苗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病蟲害,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爺爺只好在田裡面撒上一點鍋灰或是魚腥草碎葉。所以那個時候人們種莊稼完全是靠天收,無論什麼樣的不利因素它所帶來的都可能是毀滅性後果。但是令我非常奇怪的是,那個時候家裡雖然沒有農藥但是田裡面的秧苗幾乎從來都不生病,彷彿它天生就有很好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第二點:甲魚消失的原因是人們的大肆捕殺

記得有一段時間村裡面來收甲魚的小商販特別的多而且價格也不是很低,大家都說甲魚有營養,城裡人還就喜歡吃這個東西。那一段時間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爺爺就會帶著我去稻田裡找甲魚,一下午找到四五個賣個十多塊錢都高興的不得了。

第三點:甲魚的生存環境被肆意的無情的破壞

前些年村裡面外出打工的人特別多,各家各戶的稻田都荒廢著好多,有的常年不會家的村民都將田裡栽滿了樹木。由於生存環境被肆意的破壞甲魚在農村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慢慢的也就逐漸退出了農村這片無情的田地。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甲魚,我們老家叫“老鱉”,和烏龜是難兄難弟兒。村子東邊有個大水壩,小時候過去割豬草,偶爾能見到老鱉“曬蓋”,曬蓋是老家土話,就是老鱉在岸上曬太陽。這傢伙也很機靈,遠遠的看到人就會往河壩裡爬,爬的快的連滾帶爬。


記憶中見過一個最大的老鱉,足足有一個洗臉盆子那麼大,野生的,就在老家河壩邊上,當時看到我就嚇哭了,一身冷汗,從來沒見過,老人們說這東西大了會成精。於是晚上就做了一個噩夢,在河壩邊上一個洞,洞裡有一隻紅眼睛的老鱉,虎視眈眈的望著我。

那時候老家的老鱉真的很多,大的不多見,小的不少。在河壩下游的溝渠裡趟水玩,就能踩到一隻小老鱉。有一次我摸了一隻碗口那麼大一個,開心的很,不料被小夥伴弄丟進水裡,立馬不見了,生氣了好久。那麼,農村溝渠河壩裡面的常見的老鱉,真的基本絕跡消失了嗎?我想說非也,提問題的人,恐怕好久沒有和農村接觸(感謝老師指出錯誤,已經修改)了吧?恐怕好久沒有去農村田間地頭晃悠了吧?

就像我們經常感嘆這些年過年的年味淡了一樣,其實年味還在,在老人和小孩子的眼中,我們的感覺變了而已。農村的老鱉真的少了嗎?其實和感嘆年味淡了是一樣的,我們很少再去農村溝渠裡面去轉悠了,心境變了,物是人非。老鱉還在溝渠裡面,只不過我們看不到了罷了。很多農村的捕魚人,晚上出去捉魚,還是能捉到老鱉的,不少老鱉,黃鱔泥鰍龍蝦什麼的,也不少。

這東西是純野生的物種,哪裡說絕跡就沒有了呢?它們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很強大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生息。小時候割豬草,在河邊沙地上就能翻出來老鱉蛋,現在應該還有。不過隨著環境變化,它們的生存技能應該也會隨之改變。適者生存,也是適合對老鱉說的。

有人說環境汙染造成了農村老鱉的減少,不排除這個因素的影響。現在水質汙染,農藥過度使用,確實讓老鱉自身受害嚴重,同時它的食物來源也隨著更小的動物性飼料的短缺而幾近匱乏。確實現在想要捕捉一隻野生的老鱉很難,都改家養老鱉了。

以前,在我們這裡,有一種職業農民,就是捉鱉人。它們會手拿木把很長的三齒鋼叉,日夜遊弋在農村各種溝渠河壩,在淤泥深處插來插去,為的就是捕捉老鱉。那時候,野生的老鱉確實很貴,越大越貴。我很佩服專業的捉鱉人,僅僅憑藉一根木棍和手的聯繫,就能感覺出來淤泥下有沒有老鱉。應該是插到老鱉蓋後的手感手勁不同吧。


農村老俗話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甲魚我們這裡叫“團魚”,以前春天漲大水的時候,在河裡,農田裡都能看見它的身影。這幾年連漲水的時候都看不到它了,小唐總結了一下,可能是下面這些原因導致:

農藥化肥太厲害

以前種田都沒有什麼肥料,用的都是自家養的豬牛的糞和稻草(收割完的稻草踩入田裡漚著)插完田過十來天還要去田裡扯草,爸爸會做一個像豬八戒的耙一樣的東西給我們去薅。我們邊薅草還能抓到泥鰍,運氣好的話能捉到“團魚”,那就爽歪歪了,中午可以吃頓好的了

現在科技先進了,各式各樣的農藥化肥都有,以前插田前後都要人工扯草,現在不一樣了,人們為了圖個輕鬆,直接在犁田的時候就去街上買專門配的除草劑一撒就行,撒完除草劑的田裡,過兩天在去看,田邊就會有很多夭折的小泥鰍、小青蛙。隨著農藥化肥的頻繁使用,田裡的泥鰍、鱔魚、青蛙都越來越少,哪裡還有甲魚的身影


以前種兩季,現在種一季

搞雙搶對於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應該是不陌生的,以前水稻都是種兩季,每到放暑假的時候就開始搞雙搶先收割成熟的稻穀,收完之後在插下去在等到九月的時候在收。整個過程田裡都是要保持有水,稻田裡有水,就給甲魚、泥鰍、鱔魚提供了生長環境,所以那時能經常看到它們的影子。

而現在,村裡種田的都是老人居多,本來是種兩季的,因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不在家,老人也累不過來,種那麼一季就夠自己吃了。一季到六月底就收了,接下來半年田都是荒著的,遇到天氣乾旱的時候,田裡都開著大條大條的裂縫,田裡連水都沒有,自然看不見他們的身影

把電魚當成職業

以前捕魚都是閒著沒事拿個捕魚的婁子放到稻田進出水口,放上那麼半天在去拿,不說收穫滿滿,一餐的份量還是有的。而現在捕魚都是用特製的電瓶去電,電到的魚在拿去街上賣,因為是野生魚所以它的市場價格還是挺高的。一斤泥鰍能賣到二十塊錢一斤,黃鱔大的一斤四五十,甲魚就更高了,直接上百了。



因為利益高,又不用什麼本錢,小唐村裡以前就有一些專門電魚當職業的,白天不出去,每到傍晚天一黑他們就揹著電瓶出去了,一晚上下來可以電個十幾斤泥鰍和鱔魚,青蛙和蛇他們也是不放過的,捉到一條有卵的銀環蛇比捉甲魚還賺錢。有這麼一群惡意捕撈的人,它們能不消失嗎!

現在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嚴懲這些惡意捕撈的人,給野生動物一條活路。歸根結底除了環境汙染,最大的還是人為原因。保護環境,關愛野生動物應從個人做起


小唐話三農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西瓜視頻裡有一些作者發的視頻裡一天就抓好幾只野生甲魚。這個把戲也就騙騙城裡人,農村人都知道就現在那是不可能的,別說一天抓好幾只,就是一個月抓好幾只都很厲害了。一般農村人現在基本都看不見野生甲魚了,但也不像題主所說的甲魚絕跡了,像在一些水庫中及水庫下游的河裡、大塘裡還是能有那麼幾隻,畢竟甲魚這東西命長。


那這些甲魚去哪兒了?

記得以前夏天晚上外出看田裡的水,都有可能一腳踩到一隻甲魚,現在嘛像題主說的一樣基本看不見了。甲魚的失蹤和我們人離不開干係,確切的說就是我們一手造成的。

1、農藥使用。甲魚是雜食性動物,小魚小蝦、水草等甲魚都會食用,在我們給農作物及雜草進行噴施農藥時甲魚誤食這些帶有農藥的食物就中毒死亡了。

2、過度撲殺。以前農村沒有幾個專門去抓甲魚,但隨著野生動物在餐桌上價格越來越高,每個村都有那麼幾個專門靠抓魚摸蝦為生的人。他們剛剛開始用叉子叉水庫及大池塘中的甲魚,後又用誘餌釣,再到後來乾脆用電瓶來電,這樣一來甲魚數量急劇下降。

甲魚不是去哪兒了,基本大多數都被人們端上餐桌!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關注小曉每天給你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小曉農民


在以前的農村,只要是一條溝,那都是會有大量的小動物跟魚類的,反正沒有肉吃了直接就去溝渠裡面抓,都可以飽餐一頓的,更是可以找到一些甲魚什麼的,拿來補身子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反正在以前的農村,溝渠裡或者是一些魚塘,到了冬季的時候去找找的話,都可以翻出來一些甲魚的。甲魚生命力還是比較頑強的,只要有一點點的水,可以說都可以存活,不過現在卻是找不到了,那麼它們去哪裡了呢。

其實在老農看來,還是跟現在農村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有關的,如今也已經不再適合甲魚的生存了。

就比如說以前溝渠都能夠找得到,不過現在農村都進行了溝渠的建設,全都砌成了水泥的溝渠,這樣沒有了可以生存的環境,魚類少了甲魚也是看不到了,生存環境徹底發生改變了。

至於說那些魚塘,現在也是進入了專門的養殖,不再像以前一樣放一些魚苗進去,就是任由其自由生長了。如今的養殖戶也是將魚塘重新翻蓋了,以前的甲魚也都是被抓走了,這也導致不再適合甲魚生長了。

就算是還有溝渠跟魚塘環境沒有發生改變,現在的農藥化肥也是汙染了水體跟土壤,甲魚還想自然生長是不可能了,基本上都是死掉了。

再加上現在野生甲魚的價格很貴,也讓不少人都專門去抓野生甲魚,還想看得到更加難了。如今也只有看到人工養殖的甲魚了,野生的甲魚就算是農民也不容易看得到了。


深山老農民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我的家鄉在綠汁江邊,平時江水不大,清澈見底,源流經新平縣哀牢山腳下的嘎灑江,然後併入紅河。

因為在谷底,氣溫炎熱,熱帶植物較多。在我小的時候,常常和小夥伴們在江裡游泳,拿魚摸蝦。

甲魚在我們家鄉叫團魚, 在清晨,沙灘上常發現有這種魚行走過的痕跡,我們小孩子特好奇,常到石縫,雜草叢裡尋找,但從未找到過。

其實甲魚是很少出來曬背的,即使出來了因為河裡全是石頭很難發現。它常常在夜裡活動,我們村裡有一個我叫大老爹的,就常在晚上捉到。

有一次他捉到一大一小兩隻甲魚,他兒子把甲魚放在桌上逗著玩,我看到一截小木棍放到它嘴裡咔嚓一下就咬斷了。


甲魚是很滋補的,據說陰虛盜汗者只需和烏雞熬湯喝就好了。但是那個時候吃的人少,相對來說也賣不上價。據說我大老爹捉的甲魚大的那隻僅賣了八元錢,小的那隻給不上價則給他小兒養著玩。

在以前,我們這條江裡是經常可以捉到的,因為那個時候水清沒有汙染,人跡罕至的山區很少有人來,這就使得這些生物有很高的存活率,無論是產卵還是捕食都很自如。

後來源頭建了個糖廠和電解銅廠,越來越多的汙水流到了江裡,捉的人也越來越多,慢慢的魚少了,就連水板凳這種常見的小蟲子都見不著啦!更別說是甲魚了。


汙水流到江裡,使得魚蟲的生存環境,食物鏈受到了破壞,甲魚從多到少,從有到無,並不是它們去哪了,而是在也見不到了。


泥糖小丫


在農村,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甲魚基本都絕跡了?它們都去哪兒了?



記得在以前的農村,七八十年代農村,每條小溪小河邊都有沙灘,而且小溪的水非常的清澈,能見到小溪裡的魚蝦,偶爾在河灘沙窩裡還能找到野生的甲魚。那種甲魚有大有小,而且鎖在沙窩裡,只露出一個鼻子喘氣,當然,上面還有水了。現在基本上,在農村的小溪邊見不到河灘沙灘了,都被開墾種了地或者栽上了樹。

記得小時候,經常夏天發大水,也就是雨季來臨的時候,河水逐漸增多,河裡的魚蝦特別多,隨著老父親到河裡逮魚,晚上找一個魚網到河裡撈魚,有時不經意間會逮個甲魚。那時候,甲魚不是一種特別稀罕的東西,因為司空常見,而且晚上要逮魚,偶爾逮了個甲魚,就感覺到特別的晦氣,直接不逮魚就回家了。畢竟在農村把家也叫做“鱉”,也就是諧音憋氣的意思。



近幾年來,好多人喜歡吃野生甲魚,這也有了野生甲魚的消費市場,很多人就開始大肆捕撈野生甲魚,導致了野生甲魚的數量逐漸的減少。甚至在城市裡還掛出了野生甲魚館,野生甲魚飯店,專門有野生甲魚湯,的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這是野生甲魚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野生甲魚確實比較貴,甚至每斤野生甲魚目前達到了300~500元,隨著野生甲魚個頭越來越大,年歲越來越長,野生甲魚就越來越值錢。

當然野生甲魚急劇減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農藥的大量使用,畢竟野生甲魚是肉食動物,一些農村村使用大量的劇毒農藥,導致了一些環境的汙染,讓野生甲魚失去了生存的環境,逐漸的減少。當然還有養殖行業導致的,動物的糞便的水,肆意的排放,也導致了小河溝塘渠等汙染特別嚴重,汙染嚴重的不但生命不存在,而且寸草不生。



總之,在農村,野生甲魚越來越少,主要是大肆捕殺造成的,有的用電鍍甲魚,有的釣甲魚,有的用鉤抓甲魚等等要是千差萬別的方式,絞盡腦汁逮甲魚,極大的減少了野生甲魚的數量。當然環境汙染,農藥的大量使用,也是,野生甲魚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野生甲魚不是跑了,而是失去了生存的環境,但在一些農村大水庫或者環境保存的比較好的水塘壩裡還是有野生甲魚的,只是很少看到,也比較少了。


宗元


我們小的時候,(50年前),田裡,水圳裡,河裡到處都是甲魚烏龜。那時見怪不怪,沒什麼人吃。尤其在當時水稻收割後,有的田翻耕種上蕎麥,裡面有甲魚烏龜。後來,由於農藥的使用,尤其當年使用的像1059,甲基1605,等劇毒農藥,還有像魚藤精 DDT等對水生物有殺滅作用的農藥,對各種魚類破壞力很大,加上開荒種地,破壞了水系,還有就是耕作制度的改變,注意是為提高產量,水稻提倡乾溼控制管理,也對魚類影響很大。最重要的原因,是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吃的人多了,捕捉的人也多了。故造成現在根本看不到野生甲魚烏龜了。


用戶1956502798232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過去農村的小河溝、小水渠、稻田這些地方都是小孩子夏天最喜歡去的,不僅能夠捉到小魚還能夠捉到泥鰍、黃鱔,偶爾也會在小河溝裡找到甲魚,還經常能夠在河灘上的沙土裡面找到甲魚的蛋。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去小河溝裡面找黃鱔,那時候也會遇到曬太陽的甲魚,但是一般不會去捉,因為甲魚很腥,家裡人不喜歡吃。不過那時候的甲魚確實是不少,夏天的時候經常能夠在河邊的沙土堆裡面找到甲魚的蛋,大小和鵪鶉蛋差不多,一般都是正圓形的,殼子很薄,小孩子很喜歡拿著玩。

甲魚的營養非常高,過去吃的人還比較少,主要是一些高檔的飯店才會有,不過現在人們已經注意到了甲魚營養價值,不少的地方已經有人工進行養殖甲魚的養殖場了。

現在農村的甲魚確實是比過去要少很多,不過也沒有到絕跡的地步。其實不光是甲魚變少了,農村小河裡面的很多魚蝦也都變少了,並且水質也沒有過去好,這一點大家都是知道的。部分農村的水質變差確實會造成魚、鱉的數量減少。

除了水質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過度捕撈這個原因。野生的魚、鱉在口感方面要比養殖的更加好,價錢自然也要比人工養殖的更加貴一些。所以不少人開始大量捕撈野生的魚、鱉,有些甚至直接用藥或者用電來捕撈,這樣的做法嚴重的減少了水中的野生魚、鱉的數量。

另外還有就是農藥等的使用,農村很多的河溝、水渠都是和農田相連的,隨著近些年農藥、化肥等的過度使用,也造成河水中的水生物數量減少,並且水質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汙染。(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