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力挺的內塔尼亞胡已經基本鎖定以色列大選的勝利,對於中東格局有什麼影響?

蘇鎮兔子


內塔尼亞胡的格局決定了連任對於中東和平並不是什麼好事。

根據目前的消息,以色列大選97%票數已經清點完畢,內塔尼亞胡所在的利庫德集團獲得了35席位,在以色列議會120票席位中並不佔優勢,但是利庫德集團為代表的右翼政黨總共贏得65席位,故內塔尼亞胡已經基本鎖定勝局。

從利庫德集團僅獲得35席位的局面看,內塔尼亞胡的權位並非穩如泰山。在大選前,內塔尼亞胡被以色列司法部門指控賄賂,目前暫未公佈結果,這些醜聞影響了利庫德集團的競爭力,在大選中的得票率不佳,內塔尼亞胡必須通過組建執政聯盟的方式擴大議會的影響力,故極右翼勢力的政治主張會成為未來以色列的主流思維。



以色列的右翼政黨以"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為例,在對巴勒斯坦問題上比較強硬,主張將巴勒斯坦人驅逐至阿拉伯國家,禁止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通婚等,其鮮明的民族主義是主要特色。

而內塔尼亞胡為了維繫執政聯盟,在任期的政策也挑動民族主義思想,推動美國遷移大使館至耶路撒冷,以及美國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在4月5號大選前夕,內塔尼亞胡放出風聲,上任後將會把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併入以色列領土,這一聲明助推了內塔尼亞胡大選勝利。

如果從普通猶太人的角度,以色列近年來可以說是開疆拓土,戈蘭高地和耶路撒冷的控制權,被世界第一大國美國承認主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也使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持續激化,使中東和平進程難以看到曙光。



也許很多猶太人會認為內塔尼亞胡在任期間是揚眉吐氣的,可一解近兩千年來猶太人流離失所、被人排斥的悲慘情緒。但是,以色列人僅僅不到一千萬,面對幾億人口的阿拉伯人,以色列承受不了一次失敗,而阿拉伯國家可以一次次捲土從來。

這種天然的戰略劣勢導致了以色列必須先下手為強,屢屢以強硬的手段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這種賭國運的方式固然可以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也麻痺了以色列人的心智。但是,以色列如果不能徹底消滅阿拉伯人,這種一次又一次的戰術勝利又有什麼意義?



正所謂仇恨帶來的只有更大的仇恨,在以色列一次次的蠶食其他國家領土之日,也是仇恨累積之日,直到雙方再次開戰,各國士兵殺的血流成河為止。而且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以色列靠戰爭永遠贏不了和平,只是通過戰爭為以色列吸引了更大的仇恨。

以拉賓、沙龍為代表的以色列國防軍高層出身的政客,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也明白以色列的弱點。故雖然兩位將軍從軍期間,在中東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一旦執政到底推動巴以和平進程。拉賓時期承諾以色列從戈蘭高地部分撤軍,凍結約旦河西岸定居點。沙龍單方面撤走猶太人定居點等,兩位在戰場上廝殺了一生的將軍,在執政期間都毫無例外的選擇緩和關係。



而內塔尼亞胡其實缺乏宏觀的戰爭思維,在年輕的服役的偵察營,本質上是一隻奇襲、戰術偵查、情報收集為主要作戰任務的部隊,內塔尼亞胡也僅僅服役五年左右,對於戰爭的思考顯然達不到拉賓和沙龍的地步,故奉行強硬的路線,對巴勒斯坦問題上看似收穫良多,但是會留下很多問題。

其實無論誰當政,以色列始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和一個無法徹底取勝的對手相處,究竟是緩和還是激化,是以緩和換和平,還是以安全換和平。內塔尼亞胡是以安全換和平的典型,放棄回家安全需求,以武力迫使巴勒斯坦人不敢破壞和平。



而拉賓、沙龍則是以緩和換和平,滿足阿拉伯人部分需求,在領土問題上多做讓步,使巴勒斯坦人不願意激化矛盾。這兩者孰高孰低,在內塔尼亞胡連任,拉賓被以色列極端民族主義刺殺,沙龍病逝之後,已顯示出以色列人的選擇了。

只是如此以來,以色列國內民族主義思想將持續氾濫,政策將繼續右翼化,加上以色列有近20%的阿拉伯人口,內塔尼亞胡的連任可能會激發以色列內部矛盾,將繼續影響中東局勢的穩定性,這也許是力挺內塔尼亞胡的特朗普樂意看到的。


L夕惕若


利庫德集團是恐怖襲擊起家的,它們殺人如麻,無惡不作,現在膀著美國發達了而已,但是恐怖分子的秉性一直沒有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