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賞花同質化 光靠天時、地利留不住遊客的心

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因天晴氣暖,全市各大景區都迎來了遊客的井噴。入春以來,“賞花”幾乎成了市民出遊的首選,泗水、嘉祥、兗州、曲阜、梁山、鄒城等地賞花遊熱度不減。梅花、桃花、杏花、油菜花你方唱罷我登場,隨著如今“賞花”目的地越來越多,如何選擇也讓市民們有些難以抉擇。旅遊專家指出,景區發展要有差異化,應該不斷豐富旅遊產品,“賞花”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济宁赏花同质化 光靠天时、地利留不住游客的心

油菜花海成“網紅”

搶佔優勢才能走得遠

清明節假期,壯觀的百花叢中,人氣最旺的還是兗州區泗河西岸的花海彩田。得益於北方城市平日難見油菜花,這裡上萬畝的油菜花田成了小長假的“網紅”,無數濟寧人紛紛來此打卡刷朋友圈。

景區外開拓出了大面積的停車場,而且景區除了普通售票窗口,還提供了微信購票的快捷方式。而在景區內,除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大黃鴨、風車、水車,還有可以供遊客租用的兩人、四人觀光自行車,以及特意開闢出的供遊客進入花田拍照的小徑,都不難看出景區為了迎接小長假做足了準備。

如果說花海彩田的油菜花佔盡了“地利”,那麼佔了“天時”的泗水縣梅花節,則搶在各縣市區的花期未到之時,於3月中旬搶了先機。“開幕式後第一個週末,景區日均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泗水聖源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麟介紹。

因為是濟寧地區最早的賞花節日,所以近年來泗水縣的梅花節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蔣麟說,進入春天后市民們都喜歡出來曬曬太陽、聞聞花香,這個時候放眼全市,也僅有泗水縣的梅花盛開,“再加上每年梅花節我們都植入越來越豐富的旅遊項目,像美食節、非遺體驗等,也讓遊客們在這裡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可玩性也越來越強。”

景區也要學會蹭熱點

開發更多賞花衍生品

從花海彩田和泗水梅花節不難看出,這兩個讓市民們刷屏朋友圈的賞花節。要麼沾了“獨一份”的光,要麼就是搶了個先。除此之外,濟寧地區的賞花節正慢慢走向同質化,也是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梅花、桃花、杏花、梨花,濟寧地區的賞花內容不外乎都是這幾種花。”中國旅遊報社山東記者站副站長、中國研學旅遊推廣聯盟宣傳部長張令偉直言,濟寧地區的賞花節面臨著兩個“重複”,一是內容趨於重複,再者便是時間相對重複,“而且這些花都是平日裡較為常見的花,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遊客的吸引力會越來越低。”

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進行改變,張令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是要進一步豐富旅遊內容,適當的把握‘熱點’,像泗水梅花節就在景區植入了《流浪地球》、《知否知否》等熱門影視劇的內容,從而使得景區的二次傳播率非常高。”另一方面,他也建議景區可以將一些花通過移入大棚栽植來掌握開花的時間,“彼此之間錯時開花,也能避免在同一時間內百花爭豔,遊客難做出選擇的尷尬。”

張令偉也提到,景區應該著力打造花的延伸產品。“比如桃花節,是不是可以推出一些栽植在花盆中的小株的桃花,讓遊客在賞花之餘,還可以花錢買幾盆擺在家裡。”而這樣的延伸產品,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遏制遊客攀折花枝的不文明旅遊現象發生。

济宁赏花同质化 光靠天时、地利留不住游客的心

在全域旅遊的大框架下

打造賞花精品旅遊線路

“其實通過這幾年的調研,我們發現濟寧地區的旅遊市場仍然是需求量大、供給端不足。”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管理專業負責人常紅旭坦言,雖然近年來各縣市區的旅遊景區愈來愈多,但每逢節假日仍然面臨著超過遊客承載量的窘境。所以常紅旭認為,目前濟寧地區的賞花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有其市場需求。

但通過觀察他也發現,隨著景區同質化的加重,“賞花”這種過於依賴季節的旅遊模式,也會越來越侷限,“花期一過怎麼辦?”常紅旭直言,現在全市賞花節普遍分散在鄉村、山區,這些景點無外乎接待質量不高、交通線路複雜、旅遊設施簡陋等問題,“但如果斥巨資改善旅遊條件,花期一旦過去了,遊客數量急速下降,這些旅遊設施又面臨著無人來用的局面。”

正因如此,常紅旭認為,現在濟寧地區的賞花節仍然停留在過去“觀光旅遊”的傳統思維模式當中,“景區掙的還是門票經濟,卻沒想過如何延伸、豐富產品鏈。”在如今“全域旅遊”的大環境下,常紅旭建言一些賞花景區在豐富自身旅遊內容的同時,可以和區域內的其他景區進行聯動,“從而實現處處是景觀,把遊客真正留住。”

同時,他也建議景區要努力打造精品化旅遊線路,“現在很多主打賞花的景區接待方式普遍偏低端,並沒有把優美的風景利用到極致。”在常紅旭看來,景區內可以打造諸如精品線路、精品民俗、參與性體驗性強的項目等,“要跳出觀光旅遊的老思路,景區應該向著休閒度假的方向來發展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