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不吃狗不理包子,白来一趟天津”

简单的一句俗语,足以见得狗不理包子对于天津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是之首。

作为天津最有名的名小吃之一,2011年,“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狗不理的包子凭借其皮薄馅大、味道鲜香等特点收获了大批国内外吃货粉丝。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这么好吃的包子为什么会让“汪星人”不理呢?

汪星人表示不服,“谁说我们不理了?你扔过来一个试试!”

俗话讲“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么好吃的包子汪星人肯定是求之不得的,可见,狗不理的名字跟汪星人并没有关系。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清朝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有一户高姓人家,儿子高贵友生性好动,很难管教,父亲担心不好养大,就给其取了个小名叫“狗子”,希望孩子能平安长大。

高贵友14岁外出,在一家蒸吃铺做小伙计,本身聪明好学,加上师傅指点,很快就掌握了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17岁时便开了自己的小包子铺,名叫“德聚号”(跟全聚德没啥关系)。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凭借着味美、料足、创新精神,几年时间,高贵友的包子铺就在遍地包子的天津小有名气。因为包子用料足,本小利薄,高贵友请不起伙计,只能自己一边做包子,一边卖。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随着名气的增大,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经过几次尝试后,他终于确定了经营的办法,把一只大碗放在蒸笼旁边,让买包子的人放钱后自己取包子,而他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做包子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样一举两得。

跟着包子铺名气水涨船高的还有高贵友的小名”狗子“,顾客买包子也见不到”狗子“来接应,慢慢的”狗不理“这个外号就传开了。

直到1858年,也就是”德聚号“开张的第十个年头,高贵友的包子铺正式更名为”狗不理“。随着时代发展,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其名声享誉中外。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清朝当权者给出了最高评价

当年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给进贡的狗不理包子

赞叹道:

”山中走兽云中雁,

陆地牛羊海底鲜,

不及狗不理香矣,

食之长寿也!”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后语:

  1.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从“果腹”到“独酌”,体现人类进步的同时,更表达了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凡事都需要坚持不懈,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怕做事无恒心。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德聚号“到“狗不理”陈孕了十年,你呢?
  3. 创新和诚信永远是个人、企业存活的重要法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的是方式方法,不变的是初心和善念。
“狗不理”包子到底和狗有啥关系?

无论身在何方,地处哪里,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永远不可磨灭,愿中国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更多趣味文化知识,请关注@一谚,用简单幽默的词汇带你走进大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