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渥食品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产品质量“亮红灯”

品渥食品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产品质量“亮红灯”

作者/《壹财信》山芙,发自广州

作为国内较早实现进口食品品牌运营的企业,品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渥食品”)也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

但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的品渥食品,运营的进口食品却多次因质量不过关而被拦在准入线之外,此种尴尬情景,怕是很难不会成为品渥食品冲击资本市场之路上的“拦路虎”。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成立于1997年的品渥食品主要从事自有品牌食品的开发、进口、销售及国外食品的合作代理销售业务。

近年来,品渥食品的营收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净利润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5亿元、10.99亿元、12.16亿元、6.12亿元,2016-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10.46%、10.64%。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净利润分别为3,880.84万元、5,757.48万元、5,614.68万元、3,394.28万元,2016-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48.36%、-2.48%。

《壹财信》观察到,除了净利润下滑,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近几年常处“失血”状态,也成了品渥食品不得不面对的隐患。

2015-2017年2018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86%、77.42%、73.53%、65.29%。

同期品渥食品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分别为-107.57万元、-2,357.31万元、1,778.19万元、-552.05万元。仅有2017年得以摆脱“失血”状态,忍不住令人担忧品渥食品的持续盈利能力。

产品质量“亮红灯”

除净利润下滑、负债高企、“造血”能力不足的尴尬现象外,品渥食品的产品质量问题也不容小觑。2017年新京报就曾报道过品渥食品进口的德亚酸牛奶因包装不合格被拒绝入境,然而品渥食品还有多种食品出现过质量问题。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2013年12月,品渥食品从德国进口的亨利什锦果仁原味麦片因霉菌超标,而被予以退货处理。2012年9月,品渥食品从法国进口的雅娜黑巧克力花生燕麦条因霉菌超标,而被予以销毁处理。

据沪食药监(青)罚处字[2014]第2320140377号文件,品渥食品因2014年9月29日的监督检查中,在食堂灶台边的操作台上查见5瓶食用油均已过期,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浦分局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母公司隐患重重,品渥食品旗下子公司的食品质量也是屡屡不过关。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2016年8月,品渥食品全资子公司北京市品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利食品”)从韩国进口的三育辣味香酥海苔因大肠菌群超标,被未予准入并做销毁处理。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2014年1月,品利食品从意大利进口的多恩可可米粉饼干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予以销毁处理。

进口产品屡屡因质量不过关而被销毁的品渥食品及其子公司,更曾因此而惹上诉讼。

据(2017)粤0883民初2023号文件,2017年12月25日,广东顺啸丰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啸丰商贸”)、品渥食品、品利食品因顺啸丰商贸销售的由品渥食品、品利食品进口的30瓶“瓦伦丁黑啤酒”原麦汁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被广东省吴川市人民法院判决共同赔偿原告44700元,且顺啸丰商贸偿还原告货款4470元。

所谓食品安全大过天,如今人们谈吃色变,食源性疾病更是让医院人满为患。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食品一旦缺失安全保障,就容易丧失品牌公信力。而品渥食品如此轻视食品安全,又如何能让消费者信服,让投资者信赖?

注:本文为《壹财信》原创,首发1caixin,转载须注明完整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