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近期,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在暴露。随着欧美地区疫情持续加剧,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西方,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印尼、泰国等亚洲5国货币发出的警报。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在美国宣布"无限印钞"之后不久,《日经亚洲评论》就表示,亚洲5国的货币已经开始"亮红灯"了,其中印尼盾已经跌至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这种情况让人们开始思考:在疫情的冲击下,时隔22年后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卷土重来呢?


1.警报拉响:亚洲5国货币再次亮起红灯

近期,美联储降息、重启量化宽松(QE)甚至最终宣布"无限印钞"这一系列"无限制"的操作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致使美联储近期频繁放水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疫情带来的恐慌令该国的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


美元流动性危机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就是美元频频升值。从行情图上来看,今年3月19日美元指数一度达到102.84,创下自2017年1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而在10天前,美元指数收盘价仅95.04,这意味着美元指数在短短10天内涨幅已经超过8%。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别忘了,3月16日美联储还宣布了降息至0利率,并宣布重启7000亿美元的QE,然而美元指数却并未因此而下跌。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疫情,沙特突然宣布"石油价格战"也是导致美元指数大幅攀升的重要原因。不过,美元流动性紧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美元指数频频攀升,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发出警报,其中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5国的汇率情况更是让人无法忽视。数据显示,今年迄今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了6.7%,最近一个月跌幅为达到5.9%,《日经亚洲评论》表示,印度卢比已经跌至创纪录新低。


另外,印尼盾也已经跌至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今年迄今跌幅已经超过16%,最近一个月断崖式下跌15.95%;泰铢今年迄今跌超8%,近一个月跌幅为3.34%;马来西亚林吉特今年迄今跌近7%,近一个月跌幅为3.56%。相比之下,菲律宾今年迄今跌幅虽然仅有0.76%,但是该国汇率最近一个月波动幅度却非常大,这并不是个好迹象。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近期,一家欧洲银行在对这5国货币的风险敞口进行压力测试时发现,这些国家都已经拉响警报。该行驻新加坡交易部门的一名交易员甚至表示,在疫情短期无法得到控制、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这些曾在20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出现大幅动荡的货币,已经被标记为"脆弱货币"。


众所周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泰铢对美元汇率暴跌17%拉开序幕,并在随后一段时间里蔓延至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如今,这4个国家及印度的汇率又亮起了红灯,这是否意味着时隔22年后亚洲金融危机又将卷土重来呢?


2.一地鸡毛: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三大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遭受了石油冲击之后,制造业都陷入了衰退之中,彼时亚洲地区经济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GDP都出现了8%至12%的高速增长,因此被称为"亚洲经济奇迹"。


而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泰国、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4国的经济实力快速提高,仅次于"亚洲四小龙",因此获得"亚洲四小虎"之称。不过,就在这些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之际,危机也在逼近,随时准备对亚洲经济奇迹进行一场全面的检验。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用浮动汇率制来取代固定汇率制,当天泰铢对美元汇率暴跌17%,以外汇市场为首,该国的金融市场陷入混乱之中。受此影响,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资本的攻击对象,一场席卷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随之降临。


到1998年3月底,东南亚各国股市与危机初相比都缩水了三分之一以上,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在10%至70%之间。其中,泰铢、韩元、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受到的打击最大,分别为39%、36%、72%和40%。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泰国发生危机1年后,该国就有超过1万家企业或金融机构倒闭,270万人失业;相比之下,印尼的情况更为严重,失业人数高达2000万人。危机冲击下,"亚洲四小虎"GDP增速也从此前的8%转为负增长。以泰国为例,1995年和1996年该国GDP增速分别为8.1%和5.7%,然而1997年却进入负增长,GDP萎缩2.8%;1998年GDP增速下跌7.6%……


不幸的是,除了东南亚各国之外,这场危机还波及俄罗斯和巴西等国,从而转化为全球性危机。数据显示,1998年俄罗斯的GDP增速为-5.3%,巴西GDP增速也从前一年的3.4%降至0.3%。


为什么金融危机会突然被"引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究竟面临着什么问题和挑战呢?事实上,以泰国为例,引发这场危机的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3个因素。


(1)国际资本流动制造泡沫

在此次危机中,国际资本流动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正常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资本流动将令更多的资金流入经济前景最乐观、回报最高的国家,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转型带来新动力,同时也能令投资者在多元化的投资中获益。


然而,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动无疑成为亚洲各国的"致命伤"。数据显示,1996年流入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5国的私人投资额非常大,达到近1000亿美元,占全球流入新兴国家资金的三分之一,同时也已经达到1990年至1993年平均流入的5倍。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如果这些资金能够长期留在这些国家中,那么很可能能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燃料"。不幸的是,除了资金流入量巨大之外,这些国家资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波动也非常大。1997年,这些国际资本就调转方向,流出额为120亿美元,相当于这些国家GDP的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金并不完全是受到这些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前景所吸引。数据显示,1990年代外资流动额始终高于这些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进出口赤字)。要知道,当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进出口赤字的状态时,GDP增速迟早会失去动力。


最吸引巨额外资的,是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和股市。数据显示,大量的外国资本其实涌向了亚洲国家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大幅推高其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导致其资产价格泡沫越来越多。以泰国为例,1993年至1996年这3年间,该国房地产价格飙升近400%,1996年1月SET指数也达到1410.33,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这些资本中大多为短期游资,因此在这些资金撤离之后,泰国的房地产和股市价格急转直下,从而令该国银行面临巨大压力。数据显示,1996年6月泰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高达1.78兆亿挑战,不良资产率达到35.8%,这无疑为1997年的危机爆发埋下伏笔。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2)固定汇率制度打击出口,并创造套利空间

除了国际资本波动带来的挑战之外,泰国采取泰铢钉住美元也令该国的外贸出现问题。所谓的泰铢钉住美元,其实就是指泰铢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汇率固然可以保持相对稳定性,从而稳定进出口产品价格、国际贸易成本和国际债务清偿等,避免因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美国也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该国经济因为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间出现的良性互动,而产生了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速增长并出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等现象。在这一背景下,1995年美元也进入升值通道,而泰铢钉住美元就意味着泰铢也将随之升值。


泰铢持续走高令泰国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下降,从而重创其出口,令该国经济增长放缓。

数据显示,直到1995年泰国的GDP增速仍维持在8%上方,达到8.12%;然而1996年却开始放缓,仅为5.65%。


另外,固定汇率还给国际资本创造了套利空间。自1996年起,日本央行为了刺激日本经济增长,将该国的利率从0.5%逐步下调,到1999年日本央行打完所有的"子弹"——该国利率已经降至0。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就能以零利率的成本借到日元,并投资于高回报的资产中。一开始,这些资金只是被用于对美国国债和企业债的投资中,但是由于亚洲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却比美债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因此这些东南亚国家开始成为套利外汇交易的目标。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从本质上来看,日元套利交易就是将零成本的日元投资于美元或泰铢,从而获得比日元更高的利息,即利差。如果日元兑美元贬值,那么投资者还能获得利差和汇兑双重收益。在1995年至1998年间,美国与日本的利差约为5%。


在这一背景下,流入东南亚各国的日元海外贷款约有2600亿美元,这些资金的流入为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泡沫,从而造就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虚假繁荣之下,泰国工人的工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初相同技能的职工工资提高了2-3倍,这导致其制造业成本增加,从而令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断丧失。


(3)巨额外债和常年经常项目赤字反差令国家变得脆弱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巨额外债和经常项目赤字也是此次危机的根源之一。数据显示,

1992年泰国的外债额仅为200亿美元,到1995年却已经增加至659亿美元,1997年初这一数字更是达到890亿美元。


如果这些外债被用于发展生产、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高新技术,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这场危机了。然而,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一说,这些钱并没有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而是被用于最能赚钱的地方。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上文提到,1993年至1996年泰国房地产价格飙升了近400%,这就意味着房地产成为最赚钱的产业。因此,大量外债被用来盖豪华宾馆、高尔夫球场、豪华私人公寓和医院、购买高级进口轿车等……可见,这些钱并未被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而是被肆意挥霍,这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祸根。


问题是,要想偿还不断增长的外债,泰国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创造外汇,而对外贸易就是获取外汇最重要的方式。然而,如上文所说,在该国外债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出口却因工资翻倍、美元升值等一系列原因而陷入衰退之中。


数据显示,从1990年起泰国进出口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逐年增加,1990年期外贸赤字为74.94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为72.82亿美元,外汇减少额为32.3亿美元;到1994年,这三大数据分别提高到92.66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表明该国的外汇储备逐年减少。


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的外债规模已经达到1060亿美元,但是其外汇储备却只有380亿美元,仅相当于其外债的30%,远远不足以偿还其负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资撤离,必将导致其金融市场崩溃。


泰国脆弱的金融体系、长期进出口赤字和巨大的外债规模终于引起了国际资本的注意。1997年2月初,美国华尔街金融巨鳄索罗斯首次出手做空泰铢,导致泰铢汇率大幅波动,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随后,东南亚各国央行同意在货币危机下共同进行双边或多边干预,同时泰国提高利率,稳住投资者的信心。


当年5月份,索罗斯第二次出手做空泰铢,在该国金融市场中引发恐慌。面对这一冲击,泰国央行与新加坡联手干预外汇市场,并禁止国内机构借出泰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以提高做空泰铢的成本,最终泰铢汇率再次回归正常,索罗斯因此损失3亿美元。


不过,索罗斯并未因此而收手。相反,他在当年6月下旬第三次对泰铢发起进攻。在这次交手中,泰国损失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于外汇储备不足,此时该国仅有2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失去了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因此,

7月初该国被迫放弃了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此被引爆。随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等也相继成为国际资本攻击的对象。喧嚣过后,一地鸡毛……


3.引以为鉴:时隔22年亚洲金融危机会卷土重来吗?

如今,在疫情的冲击下,美元持续升值,国际贸易开始变得不太活跃,这令投资者开始抛售新兴市场的货币。据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估计,自今年1月份高点以来,外国投资在亚洲新兴市场可能已经抛售了260亿美元,规模之大令其成为自2002年以来新兴市场发生的第四大资本外逃。


如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等国的货币又拉响了警报,一切场景似曾相识,这是否意味着,时隔22年后,亚洲金融危机还会重演呢?从以下3个因素来看,或许我们目前不太需要担心这一问题。


其一,这些国家都已经用浮动汇率制度替代固定汇率制度。在上一轮危机中,除了泰国之外,韩国、印尼等也都采用了半固定或者固定汇率制度,这为货币投机者提供了套利空间,并导致其外汇体系受到这些投机者的挑战。因此,在危机之后,这些国家已经吸取教训,改用自由浮动制,让市场来决定汇率,从而减少了投机的空间。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其二,这些国家纷纷对其金融体系进行整顿。在外币债务过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将导致还债的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出现还不起债的情况,从而令其整个金融体系走向崩溃。数据显示,在危机爆发前,这些国家的外币债务在GDP中占比均非常高,其中印尼为30%。不过,在整顿金融体系之后,2017年印尼这一数据已经被控制在5%左右,令其金融体系不再如以前那样脆弱。


其三,外汇储备增加,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日媒援引交易商称,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自1998年货币危机以来,这些国家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今它们已经拥有健康的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


根据各国央行发布的数据,印尼、印度、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脆弱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接近1.5万亿美元,表明这些国家还有充足的资金来维护其本国货币,这与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情况大不相同。

3大原因引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5国“亮红灯”,历史会重演吗

由此看来,这些亚洲国家已经对此前的危机引以为鉴,重新审视并整顿其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这令其金融市场的状况与22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如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现在这些亚洲国家已经更有能力预防和抵抗危机的重演。因此,虽然这些国家的货币已经发出了警报,但是目前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