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存款5.19万,储蓄率断崖下降?存款“亮红灯”真没钱了!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世界上的储蓄大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网地产》报道,前一段时间,央行发布了2020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是201.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是195.8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3%。

人均存款5.19万,储蓄率断崖下降?存款“亮红灯”真没钱了!


2020年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88万亿元,同比少增了393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4.2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6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了400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5701亿元。

人民币存款余额195.81万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不过人民币存款余额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两者并不一样,前者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而后者则是一个小范围的概念。

人民币存款余额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截止到某一个时点的以人民币种存储金额的总和,包括了储蓄和对公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的人民币存款之和。

而个人储蓄存款就简单多了,由两个部分组成,指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储蓄的时点数。

据《半岛网》报道,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住户部门存款余额是72.44万亿元,用我国现有人口一计算,平均每个人存款仅有5.19万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到如今一直居于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率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了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当时全球平均储蓄率却仅仅只有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8万亿,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位,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3万元,成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似乎不愿意“存钱”了,中国的储蓄率下降了。

2018年11月份的时候,周小川曾经表示中国的储蓄率高峰时期曾经达到了差不多50%,现在已经连续降了好几个百分点了。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些来,受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储蓄率有所下降了,但是跌幅还是比较缓和的,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断崖式下跌”。

据悉,2017年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5.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率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1.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储蓄率为47%。

人均存款5.19万,储蓄率断崖下降?存款“亮红灯”真没钱了!


事实上,我国储蓄率下降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其实有一件事情要比我国储蓄率下降更加棘手,就是年轻人的负债情况。数据分析机构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86.6%的年轻人使用信贷产品,年轻人平均债务收入比(即负债率)为41.75%,只有13.4%的年轻人零负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