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撰文| 鳳九

圖|網絡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最近的一次扎心文化劫:張仲景國醫大要在開封復建。

2018年底,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跟“仲景國醫”攜手召開發佈會,宣佈要在開封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19年3月份,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姜明,把復建張仲景國醫大的事情提到了兩會上,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加上他跟各方簽訂的一系列合約,有圖有真相,看來,張仲景國醫大在開封重建,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南陽各界都很憤慨,不僅因為張仲景是南陽人,主要是因為張仲景國醫大學曾經是南陽首創的,詳情參見《南陽想辦張衡大學,先得給科聖漲工資 ! 》,這個“虧”南陽只能往肚裡咽。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跟張仲景相比,張衡更慘。

2018年10月,有媒體報道說2017年投入使用的人教統編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內容被刪除,一時激起千層浪。

不光是南陽人拍案而起,全國人民都不答應。那可是影響了好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輕飄飄就刪除了,真不像話。

而官方刪除的理由是:地動儀存在原理性錯誤。

簡單來說,課本上那個地動儀復原模型,是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的,但現在有中科院教授指出,這個理論製作的地動儀並不能進行真正的地震監測,原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個假貨?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幾代中國人看到的那張地動儀的圖片竟然是個美麗的謊言?

為了堅持科學精神,就得刪除假貨和謊言。

可地動儀有錯,張衡有啥錯?他發明地動儀本身也沒錯呀?用刪除來捍衛“科學精神”,貌似是打了中國科學界的臉。

頂不住輿論的轟炸,人教社有了回應,沒有刪除呢,改編進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

傻子都明白,歷史課本跟道德與法治教材都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還從初中降到了小學。

南陽這個虧吃得相當高大上,科聖都跟著火了一把。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接著,該智聖諸葛亮了。

諸葛亮躬耕地之爭自古就有,持續了上千年,南陽與襄陽的“官司”貌似從未真正結束過。

清朝道觀年間,湖北人顧嘉蘅到南陽當知府,為了化解南陽襄陽的爭端,寫了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但這並沒有讓兩地消停。

應該說,襄陽從未放棄過。而在這場曠世持久的爭奪戰中,襄陽越來越主動,南陽越來越被動。

從1983年開始,襄樊把“諸葛亮研究會”一步步升格為“全國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吸納大量學術界專家精英,為躬耕地之爭搶佔學術高地。

1989年,因郵票發行引發了全國級別的諸葛亮躬耕地爭論,4月,襄樊首先發文章拉開爭論序幕,到了10月,南陽才做出反擊。接著,不到半年時間,武漢、北京、上海、成都連著開了4次學術研討會,討論諸葛亮躬耕地問題。

不論是規格、頻率還是人數,都是相當高大上的。而且四次會議取得了共識:諸葛亮《出師表》中“躬耕南陽”表述錯誤,應改為“躬耕於襄陽”。取得了“學術界定論”,襄陽人底氣更足了。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1990年,南陽成立了諸葛亮研究會,已比襄樊晚了10年,且一直被全國聯會拒之門外。

最厲害的是2001年到2002年,襄樊有關方面多次上京遊說做工作,絞盡腦汁把《隆中對》這篇文章送進初中語文課本。

同時,2002年12月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上,《出師表》《陋室銘》裡的“躬耕於南陽”“南陽諸葛廬”等註釋全都標註了“南陽在湖北襄陽一帶”。

接著,襄樊的大招持續升級,2008年6月8日,央視一套《朝聞天下》節目中播出了一則湖北襄樊的廣告,廣告詞說: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

2010年,襄樊乾脆改名為襄陽,抱緊歷史上“襄陽說”的大腿。

2014年,南陽諸葛亮研究會終於加入全國聯會,但已經比襄陽晚了30年。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爭論至今也沒有個結果,但可以看到南陽似乎無力改變襄陽搞出來的那些事情,這個虧吃得是節節敗退。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文化劫似乎要把南陽幾聖禍害一遍,商聖范蠡也得來一劫。

而他這一劫,算是南陽自家後院起火。

說起來,也是怪古代那些人寫個書都寫不清楚,《史記》裡寫他是“楚宛三戶人”,於是後世圍繞這幾個字大肆做文章,恨不得把字都拆了,楚在哪裡、宛在哪裡、三戶又是哪裡,給范蠡造出一堆老家來。

最多的就是南陽內部的幾個地方:淅川、內鄉、鄧州、新野和宛城。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每個地方都引經據典地考證,而且他們的依據出奇的一致,都差不多,比如《史記》《太平寰宇記》《越絕書》等,甚至還有《水經注》。

那麼,結果呢?

2012年9月26日的《河南日報》上登出一篇《渠首淅川,范蠡故里:中原旅遊新崛起》;內鄉縣城東有一座范蠡故里園,佔地247畝,主要建築30多座;鄧州說斜廟原來是范蠡祠,範莊就是范蠡故里;新野大概是最容易被推翻的,所以沒有撲騰出太大的浪花;宛城的呼聲最高,三十里屯村改名為范蠡村,宛城區修范蠡大道,斥巨資打造范蠡故里,2016年還成立了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So, 還是沒有結果。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聖人禍害差不多了,該找劉秀的麻煩了,也是爭老家。

以“劉秀故里”為關鍵詞一搜索,出來的滿屏都是湖北棗陽吳店鎮的白水寺,甚至連某百科都是這麼說的。而南陽的信息則少得可憐。

南陽宛城區瓦店鎮八里鋪村,據文獻記載,原名白水村,是劉秀故里。文獻大概有《古今圖書集成》《昭明文選•張衡南都賦》等等。


曾出“五聖”的南陽,偏偏吃盡文化的“虧”?!


瓦店鎮“漢帝光武故里”碑為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時任南陽府知府鄧啟愚所立

而已故的武漢大學教授石泉先生在他的著作裡也駁斥了白水在棗陽的說法,肯定了白水就在南陽瓦店。

蛋寺,湖北棗陽吳店鎮把他們那的白水寺修得相當華麗,是湖北省重點保護單位,2A級旅遊景區。

2016年10月15日,“帝鄉尋根情繫中華——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誕辰2022週年祭祀大典暨第十屆世界劉氏聯誼大會”在湖北棗陽舉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位劉氏宗親還有社會各界名人代表參加了大會。

棗陽的宣傳力度可謂比南陽大了去了。南陽除了在掘地三尺找各種證據證明自己是鐵一般的劉秀故里,其他就顧不上了,劉秀故里到底也沒有個能看的樣子。

這個虧吃得有點兒啞巴了。

要是再扒拉扒拉,相信還有,所以,放眼河南,文化劫如此密集的也只有南陽了,大有湊夠九九八十一難的勢頭,啥也不說了,為南陽祈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