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賣出15%股權後,格力電器股權會更加分散,董明珠如何擊退“野蠻人”?

用戶68286120


這次股權轉讓,可能是65歲的董明珠一生之中最大的一次機遇。運用得好,她將書寫她商業傳奇的新篇章。當然,防範潛在的野蠻人,也是這次股權轉讓過程中,董明珠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1,股權越分散,董明珠的權力越大


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8.22%,股權本來就很分散了。這次格力集團減持15%股份,必然意味著格力電器的股權會更加分散。


更加分散對董明珠有明顯的好處,股權越分散,意味著單個股東的能量變小,管理層發揮的作用就越大。


(下表為格力電器股權結構)


在珠海國資控股期間,董明珠就會受到來自國資方面的巨大影響力,比如按照國資的規定,搞股權激勵必須層層報批,非常麻煩,所以格力電器的股權激勵一直都遠遠落後於海爾、美的這些競爭對手,董明珠個人持股比例只有0.7%,雖然有700多萬的年薪,但相對其貢獻來說,回報確實太少了。還有就是,格力的對外併購也容易受到國資影響,國資要求保值增值,不敢做風險比較高的事情,但不承擔風險是無法發展的。


下面兩張餅狀圖分別為格力和美的營收構成,可以明顯看到,格力≈空調;而美的業務更多元,空調佔比不到40%。


如今國資不再控股,董明珠的緊箍咒就徹底被解除,完全可以更加放飛她那自由自在的性格。


2,股權分散,董明珠持股數量微乎其微


但是,股權分散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容易遭到“野蠻人”的攻擊。前有南玻A,後有萬科,就連董明珠自己,也因為寶能系大舉買入格力股份(剛剛超過4%)而大發雷霆,且用語極其兇悍,將寶能老闆姚振華說成是“破壞實業的千古罪人”。姚振華這一關雖然過了,但誰能保證未來沒有第二個“姚振華”到股市大舉買入格力股份,進而實現對格力的掌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董明珠來說,這次股權轉讓是一次性解決控股權問題的最佳時機。作為格力的靈魂人物,新的股東必然會成為她的同盟,為她所驅策。加上二股東京海擔保,是格力的經銷商,而董明珠又曾經是格力做銷售最厲害的人物,經銷商實則也是董明珠的同盟。新股東(可能是好幾個)15%股權+京海擔保(8.9%)+董明珠自己(0.74%)=25.64%,雖然已較為可觀,但遠遠談不上安全。


3,包括毒丸計劃在內,董明珠可選擇的工具較多


不過,在格力集團讓出控股權後,董明珠有足夠的時間窗口進行資本運作。


  1. 可以推出管理層和員工持股的範圍和規模,讓更多股權集中到公司內部人手裡面,增加話語權;

  2. 進行股份回購,縮減總股本,那麼其持股比例也可以上升,別忘了,格力3124億市值,其賬面現金就高達1000億元;

  3. 進行增發,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作為自己的“同盟軍”。


另外,董明珠還有一招“毒丸計劃”。雖然格力賬面現金多達1000億元,但其中有600億元是格力尚未支付給經銷商的返點費用。格力的經銷商當然和董明珠是穿一條褲子的,這個錢放在格力那裡也沒有問題,畢竟格力也給經銷商做融資。


下圖為格力電器其他流動負債,這些負債的絕大部分為格力欠經銷商的返點費用


對董明珠來說,拿著這1000億元的現金,就是自己的底氣,股份回購,併購,分紅,哪樣不需要錢?但是,如果董明珠將600億元的返點費用全部給經銷商,那就是執行毒丸計劃,格力電器主動放棄這600億現金的巨大資源,併購、分紅、股份回購的想象空間都沒了,股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高價買入格力股份的野蠻人,也會遭到財務上的重創。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董明珠還需要怎麼擊退野蠻人,也許她自己都會成為這類野蠻人吧,也許她以為天下無敵,一直認為自己有核心技術,自己能擴長到新能源汽車,芯片及一切呢。

董明珠本質上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但由於她特別會營銷,不僅是產品的營銷,也包括品牌營銷,不僅是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現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媒體都把董明珠與格力息息相關起來,她依舊是職業經理人,股權的轉讓,尤其是大股東股權的轉讓,她是沒有話語權的。

別說董明珠了,當大股東換了領導層,當偉岸的王石遇到了不同管理風格的大股東時,都碰了一鼻子灰,這次格力股權的轉讓,也許真會讓大股東的位置產生變化,董明珠真正的難題或許才剛剛開始。有些人猜測會不會董明珠率隊接盤呢,呵呵,職業經理人哪有這麼多錢呀!

每個人都不可能有無限的運氣,也別期望一直的運氣,在某些階段,收一收,退一退是最上層的方法。


財經作家邱恆明


格力集團轉讓15%的股份,轉讓之後格力集團的持股比例也許就是3.22%左右了,保持3%以上的持股比例,說明國資還是會適度保留一定的話語權。然而,對於此次股份轉讓,意在掀起混改改革的浪潮,但接盤者是誰,則仍存變數,目前市場呼聲更高的,或許是富士康,而從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角度出發,也許富士康與格力的結合更容易實現更高的效益。

不過,通過這一次的股份轉讓之後,未來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可能會趨於分散,而股權結構分散的狀態估計仍會延續一段時間。實際上,對於股權結構分散、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持股比例較低的現象,不僅僅存在格力電器身上,而且還出現在多家知名上市公司身上,例如TCL集團等。但縱觀這些上市公司,雖然股權結構分散,大股東長期處於持股比例較低的狀態,但企業的靈魂人物卻依舊佔據主導地位,長期獲得較強的話語權,這或許比較符合核心管理者的切身利益。

從萬科A到格力電器,曾經掀起了一輪擊退野蠻人的熱潮,但最終命運有所不同,前者的代表人物王石光榮退休,而後者董明珠卻堅定態度,敢於與野蠻人抗衡,而這一種態度還是值得敬佩的,但企業的發展前景與命運,則從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核心管理者的智慧與決策。

15%的股份轉讓,最終花落誰家,仍存變數。或許,落在了董明珠核心管理團隊或主要經銷商身上,也或許落在互聯網巨頭身上,又或許落在了實力國資身上。但,對於董明珠來說,這一次的股份轉讓事件,如果可以把握住機會,也許是董明珠的又一次命運拐點,更會影響到格力股東未來數年乃至十餘年的投資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