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英才】呂景山、呂玉娥:大醫傳承民族瑰寶

追夢人語:學醫先學德,讓醫者仁心深入骨髓

“阿姨,您這是運動過量,腰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復發了,不要緊的,先做個治療,我再開幾副藥,過幾天就會緩解。”4月8日下午2點半剛上班,山西省針灸醫院針灸二科裡就站滿了患者,科室主任呂玉娥有條不紊地為每位患者分析病情,講解治療方案。

呂玉娥師從她的父親國醫大師呂景山教授,繼承了“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先生和呂景山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理論精髓,併發揚光大。前不久,父女倆分別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高端領軍人才和拔尖骨幹人才,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中醫瑰寶薪火相傳蓬勃發展,讓更多老百姓受益。

學醫先學德,讓醫者仁心深入骨髓

“學醫先學德”這是呂玉娥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優良的德行是中醫的精髓。”

呂玉娥從小深受父親呂景山的影響,對中醫耳濡目染,漸漸地喜歡上了中醫。在她的記憶裡,父親對待工作永遠是那樣的認真勤勉,對待病人永遠是那樣的和藹可親。

“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患者家屬找到我父親,要求為家人看病。由於當時患者已經出不了門,希望我父親能親自上門看一看。父親二話沒說,馬上記好地址,約好了時間。” 呂玉娥回憶。

這位患者家住太原市郊的農村,呂景山騎著自行車走了1個多小時,在家裡為這位患者把脈診病,扎針開藥。而且,一連奔波了三趟,直到患者的病情大為好轉。

“這件事讓我感觸非常深刻,那時候年齡小不太懂,但後來我當醫生後,才真正體會到父親這樣親力親為對患者來說其實就是一場‘及時雨’。”

醫者仁心,父親的一舉一動時刻影響著呂玉娥,從醫20多年來,她始終牢記父輩們的諄諄教導,心無旁騖情暖患者。

2003年,一位從偏遠農村來的患者,面色泛黃、全身浮腫,病情危重。由於患有腎病綜合症讓他喪失了勞動力,和母親以編籮筐為生,生活非常拮据。

“穿得破破爛爛的,你就想象不出他有多困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呂玉娥依然覺得心酸。

面對患者的複雜病症,呂玉娥翻看了大量中醫典籍,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認真開出了藥方,並且還自掏腰包承擔了患者的藥費。在呂玉娥的精心治療下,這位患者不到一年病情就大為好轉。

“有一天到單位時,遠遠就看見他和老母親雙雙站在門口,旁邊放著一個袋子。他們拿來親手種的花生,特意感謝我,讓我特別感動。”呂玉娥笑呵呵地說。

對待患者如同親人,呂玉娥不僅時刻要求自己這樣做,同時要求自己的學生也要做到。學醫先學德,讓老前輩們的優良德行代代相傳,這是她從父親那裡學到的。

“在呂老師身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待患者的態度要像春天的陽光一樣,充滿溫暖。”主治醫師高向軍說。

就這樣,呂玉娥憑藉從父輩那裡學來的良好醫德,在近5年的時間裡,用小小銀針診治患者5.7萬多人,年接診量達到了1萬以上。不僅如此,她還擠出時間深入鄉村和社區為群眾義診,受益患者高達1.5萬人次。


【三晉英才】呂景山、呂玉娥:大醫傳承民族瑰寶


傳承中創新,讓精湛醫術發揚光大

每天早上8點,呂玉娥來到醫院後,輾轉病房、門診、處置室,看一波病人,扎一波針,幾個來回下來,已是下午1點多。

“現在看中醫的人很多,有時一天接診50多人,這些患者都是衝著你的醫術和療效來的,這對我是鼓勵,但更多的是責任,我就不斷地要求自己加強學習,總結前輩們的經驗,來服務更多的患者。” 呂玉娥說。

在門診,呂玉娥來到一位病人身邊,只見她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針,拇指食指持消毒用的棉棒,粗細、長短不一的銀針,右手則輕鬆地尋找著穴位。扎針時儘管部位不同,針的粗細、扎得深淺也不同,但幾乎一秒一針,一氣呵成。幾秒鐘工夫,呂玉娥已在病人的腎俞、大腸俞、秩邊、委中等穴位紮上銀針。

這位病人患有腰間盤突出症,最近因疼痛翻不了身、起不了床,5天前找到了呂玉娥就診,經過幾天的針灸治療,現在已經能坐起來了,他一個勁地誇呂大夫醫術高明。

“父親常對我說‘中醫沒有捷徑可走,你要勤學苦練,才能有真本事’”呂玉娥深情地說。

當年,呂景山出版《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時,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就跑到辦公室,埋在一堆醫案資料中,整理抄寫到深夜,整整3年。在父親的影響下,呂玉娥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學習總結,出版了《呂景山對穴》《施今墨醫案解讀》等著作10多部。

“中醫藥知識博大精深,我們必須認真學習總結,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因為在書本中有些是學不到的。”呂玉娥回憶起當年的一個病例,打開了話匣子。

3年前,有一個更年期病人,脾氣暴躁,易怒。呂玉娥給她開了7付藥,吃完後效果不錯。但過了幾個月這個病人說又犯病了。呂玉娥想了想後就給父親打通電話,把病人症狀和自己開的藥方說了一遍,父親只告訴她在藥方里加一味藁本。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味藥,這個病人就痊癒了。

“當時我沒有考慮到全部,如何把病人體內的性腺軸打通,所以這個方子需要一味藥引藥入腦,加了藁本後,就通了。”呂玉娥回憶起當時的情境依然顯得很尷尬。“這就是中醫的整體觀,不要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也讓我認識到中醫整體觀的重要性,這件事對我的臨床有非常大的幫助。”

“善於總結!”這是父親對呂玉娥最大的褒獎。從醫20多年來,呂玉娥在前輩的精湛醫術基礎上,採用“針藥並舉”“中西結合”的理論觀點,創立了“治痛三部曲”療法,運用在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上,療效明顯。同時還在冠心病、失眠、內分泌、消化、婦科、發熱感冒、過敏性疾患等疾病的治療方面有所建樹。

由於當前人們工作節奏快,很多疾病與情緒密切相關。對此,呂玉娥認為既要從中醫“從肝論治”方面入手,也要配合心理疏導,這不僅符合新的“生物-生理-心理”的醫學模式,也將傳統的中醫學與現代心理學有機結合起來。

如今,呂玉娥挑起了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的擔子,通過傳經授課培養了10多名學術繼承人和碩士研究生,帶出了一支業務精良的團隊。“我們要學習繼承好,不能讓中華民族的這個瑰寶失傳。”呂玉娥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