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英才】吕景山、吕玉娥:大医传承民族瑰宝

追梦人语:学医先学德,让医者仁心深入骨髓

“阿姨,您这是运动过量,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复发了,不要紧的,先做个治疗,我再开几副药,过几天就会缓解。”4月8日下午2点半刚上班,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二科里就站满了患者,科室主任吕玉娥有条不紊地为每位患者分析病情,讲解治疗方案。

吕玉娥师从她的父亲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继承了“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和吕景山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精髓,并发扬光大。前不久,父女俩分别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和拔尖骨干人才,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中医瑰宝薪火相传蓬勃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学医先学德,让医者仁心深入骨髓

“学医先学德”这是吕玉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优良的德行是中医的精髓。”

吕玉娥从小深受父亲吕景山的影响,对中医耳濡目染,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医。在她的记忆里,父亲对待工作永远是那样的认真勤勉,对待病人永远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患者家属找到我父亲,要求为家人看病。由于当时患者已经出不了门,希望我父亲能亲自上门看一看。父亲二话没说,马上记好地址,约好了时间。” 吕玉娥回忆。

这位患者家住太原市郊的农村,吕景山骑着自行车走了1个多小时,在家里为这位患者把脉诊病,扎针开药。而且,一连奔波了三趟,直到患者的病情大为好转。

“这件事让我感触非常深刻,那时候年龄小不太懂,但后来我当医生后,才真正体会到父亲这样亲力亲为对患者来说其实就是一场‘及时雨’。”

医者仁心,父亲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吕玉娥,从医20多年来,她始终牢记父辈们的谆谆教导,心无旁骛情暖患者。

2003年,一位从偏远农村来的患者,面色泛黄、全身浮肿,病情危重。由于患有肾病综合症让他丧失了劳动力,和母亲以编箩筐为生,生活非常拮据。

“穿得破破烂烂的,你就想象不出他有多困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玉娥依然觉得心酸。

面对患者的复杂病症,吕玉娥翻看了大量中医典籍,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认真开出了药方,并且还自掏腰包承担了患者的药费。在吕玉娥的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不到一年病情就大为好转。

“有一天到单位时,远远就看见他和老母亲双双站在门口,旁边放着一个袋子。他们拿来亲手种的花生,特意感谢我,让我特别感动。”吕玉娥笑呵呵地说。

对待患者如同亲人,吕玉娥不仅时刻要求自己这样做,同时要求自己的学生也要做到。学医先学德,让老前辈们的优良德行代代相传,这是她从父亲那里学到的。

“在吕老师身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待患者的态度要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充满温暖。”主治医师高向军说。

就这样,吕玉娥凭借从父辈那里学来的良好医德,在近5年的时间里,用小小银针诊治患者5.7万多人,年接诊量达到了1万以上。不仅如此,她还挤出时间深入乡村和社区为群众义诊,受益患者高达1.5万人次。


【三晋英才】吕景山、吕玉娥:大医传承民族瑰宝


传承中创新,让精湛医术发扬光大

每天早上8点,吕玉娥来到医院后,辗转病房、门诊、处置室,看一波病人,扎一波针,几个来回下来,已是下午1点多。

“现在看中医的人很多,有时一天接诊50多人,这些患者都是冲着你的医术和疗效来的,这对我是鼓励,但更多的是责任,我就不断地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总结前辈们的经验,来服务更多的患者。” 吕玉娥说。

在门诊,吕玉娥来到一位病人身边,只见她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针,拇指食指持消毒用的棉棒,粗细、长短不一的银针,右手则轻松地寻找着穴位。扎针时尽管部位不同,针的粗细、扎得深浅也不同,但几乎一秒一针,一气呵成。几秒钟工夫,吕玉娥已在病人的肾俞、大肠俞、秩边、委中等穴位扎上银针。

这位病人患有腰间盘突出症,最近因疼痛翻不了身、起不了床,5天前找到了吕玉娥就诊,经过几天的针灸治疗,现在已经能坐起来了,他一个劲地夸吕大夫医术高明。

“父亲常对我说‘中医没有捷径可走,你要勤学苦练,才能有真本事’”吕玉娥深情地说。

当年,吕景山出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时,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就跑到办公室,埋在一堆医案资料中,整理抄写到深夜,整整3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吕玉娥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总结,出版了《吕景山对穴》《施今墨医案解读》等著作10多部。

“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因为在书本中有些是学不到的。”吕玉娥回忆起当年的一个病例,打开了话匣子。

3年前,有一个更年期病人,脾气暴躁,易怒。吕玉娥给她开了7付药,吃完后效果不错。但过了几个月这个病人说又犯病了。吕玉娥想了想后就给父亲打通电话,把病人症状和自己开的药方说了一遍,父亲只告诉她在药方里加一味藁本。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味药,这个病人就痊愈了。

“当时我没有考虑到全部,如何把病人体内的性腺轴打通,所以这个方子需要一味药引药入脑,加了藁本后,就通了。”吕玉娥回忆起当时的情境依然显得很尴尬。“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也让我认识到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的临床有非常大的帮助。”

“善于总结!”这是父亲对吕玉娥最大的褒奖。从医20多年来,吕玉娥在前辈的精湛医术基础上,采用“针药并举”“中西结合”的理论观点,创立了“治痛三部曲”疗法,运用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疗效明显。同时还在冠心病、失眠、内分泌、消化、妇科、发热感冒、过敏性疾患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所建树。

由于当前人们工作节奏快,很多疾病与情绪密切相关。对此,吕玉娥认为既要从中医“从肝论治”方面入手,也要配合心理疏导,这不仅符合新的“生物-生理-心理”的医学模式,也将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

如今,吕玉娥挑起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的担子,通过传经授课培养了10多名学术继承人和硕士研究生,带出了一支业务精良的团队。“我们要学习继承好,不能让中华民族的这个瑰宝失传。”吕玉娥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