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歷史篇——科技改變生活

活學區塊鏈

活到老,學到老!

——————— ———————

談及貨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貨幣發展至今,從最初的“貝”發展到如今的紙幣硬幣,看起來貨幣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個難以進一步發展的階段。

貨幣歷史篇——科技改變生活

商朝時期,以貝為貨幣,後出現商朝銅幣,自那以後,中國進入了鑄幣時代,人們使用的是人工貨幣,不再是自然貨幣了。到了北宋時期,貨幣本質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演變,即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時至今日,我們依然使用著由央行統一發行的紙幣。

——————— ———————

近些年,一個名叫“數字貨幣”的概念逐步走向人們的視野,比特幣作為代表最為吸引公眾眼球。然而,其實數字貨幣也已經有了近20多年的發展歷史。早在1996年,E-gold就作為全球第一家數字黃金貨幣供應商面世。到2006年,數字黃金貨幣供應商持有超過8.6公噸的黃金作為儲備,價值大約1.54億美元。這種數字黃金貨幣,其實是一種以黃金重量命名的電子貨幣形式。這種早期的數字貨幣概念,其實本質上還是離不開黃金。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密碼貨幣,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登上世界支付體系,且在發展中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貨幣歷史篇——科技改變生活

談起比特幣的歷史,關注幣圈的人都非常熟悉。2008年,中本聰在metzdowd的密碼學郵件組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電子現金系統。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網絡誕生,中本聰本人發佈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Bitcoind,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區塊鏈誕生、世界上首批50個比特幣同時被創造出來。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公眾視野把目光投向了這種密碼貨幣。到了2012年10月,BitPay發佈報告說,超過1000家商戶通過他們的支付系統來接收比特幣的付款。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4月,中國四川省雅安地震後,公募基金壹基金宣佈接受比特幣作為地震捐款。可見,比特幣正在逐步地取得貨幣流通屬性。

有關於比特幣價格的走勢,我們看到了如夢般的起落。比特幣從2012年單枚13.69美元漲至2017年的18674美元,上漲空間倍數令人咋舌,所幸2018年的今天,比特幣以每枚6000美金左右的價格逐步迴歸平靜。比特幣是否存在泡沫我們暫且不談,賦予金融屬性的事物,都不可避免的附帶漲跌功能。但從它這些年在支付系統中所受到的認可不難看出,數字貨幣時代,似乎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細心的人們或許也發現了,2016年11月,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成立,央行也進入籌備數字貨幣,可能在未來的某個階段,我們將進入真正意義的無現金時代。

貨幣歷史篇——科技改變生活

——————— ———————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去,未來的陽光閃閃而來。社會高速發展的今日,互聯網科技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場景,我們唯有緊隨時代的潮流,努力學習先進的文化理念和知識,才能搭上美好便利的生活順風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