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是上策,华晨中华需要的是做好营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实际上更迫切,说是刚需也不过分。因为农村地区普遍地域广大,人口居住不集中,村村之间公共交通不发达,所以他们比城市居民更需要属于自己私有的交通工具。放在以前,农村居民收入不高,汽车昂贵,故而摩托车、三轮车等成了他们大多数人的选择。但现在,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汽车价廉,农村道路条件又有极大改善,再加上没有停车、上牌、限号等问题,那汽车在农村自然就取代了摩托车成为人们对交通工具的主要需求。

农村包围城市是上策,华晨中华需要的是做好营销

2009年,国务院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推出了一项惠民政策,即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这是我国第一次汽车下乡的政策。此政策一出,收效显著,我国当年汽车销量暴涨46%,一举夺下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以致该政策后来又延长一年。

然而2018年的寒市着实影响了国家汽车工业的良性发展,于是乎,2019年伊始,第二次汽车下乡政策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其中第三条提到: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带动农村汽车消费。

大部分车企都对政策作出了响应,比如一汽大众、北汽、长安等都针对旗下车型作了适当的价格下调,以及置换补贴等。不过,其实就力度来说,这次的汽车下乡并不如上一次。原因主要是市场和消费者的关系转变。上次汽车下乡之时,汽车市场并不火热,产销量很低,但人们有极大的购车热情,所以政策一下,自然收效显著。但现在,汽车市场饱和,产品众多,而人们的购车热情早不及当初,况且现在还有其他方面的压力,比如购房。即使农村居民没有直接的购房压力,但农村居民生活在城市的子女总有吧,这也间接限制了农村居民的购车实力和购车热情,即使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可能收效甚微。

但无论如何,乘着政策的春风做一波营销活动未为不可,收效几何要看下了多少工夫了。与采取降价以及增补等方式的其他车企不同,华晨中华则是直接把车开到农村去卖,这倒是颇有点意思。此活动名为"中华万里行",由华晨中华和苏宁携手打造。数百辆中华SUV组成的车队将驶过全国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含港、澳、台地区)、近千个县市、上万个村镇,二百多个日夜、逾万公里、过亿人口。直接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感受来自华晨中华的产品,这种直接把产品带到顾客身边展示的方式可谓是回到了广告的本源,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这一项大型营销活动,华晨很聪明,没有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了与苏宁携手,因为在"下乡"这件事情上,苏宁是认真的。从08年开始,国家就推行了家电下乡的政策,苏宁一直积极响应,2017年又发布了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截止去年年底,遍布乡镇的苏宁零售云店新落成超过2000家,全年累计落成新店超过8000家,这使得苏宁在全国的门店累计超过11000家,而今年苏宁的目标是要实现新开店15000家。正是这些覆盖乡镇的店面,让苏宁成为家电下乡的先驱者。

华晨集团看到了苏宁的成功,打算以苏宁之经验助力中华品牌之发展,而苏宁也一直想涉足汽车零售领域,所以两者的合作也算是两情相悦,互利互惠,共谋发展。至于会不会买华晨中华享苏宁家电折扣,也说不一定呢。苏宁的大规模建店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不可能,但华晨中华可以借鉴这样的理念,没有那么多店,那就让车开到家门口,让消费者零距离感受中华汽车,不过换一种方式罢了。

说来中华汽车实力并不比同级竞品差,甚至有很多过人之处。毕竟它一直以来受着来自德国宝马的滋养,从生产平台到制造标准,从发动机到零部件供应商,都有宝马的鼎力相助。搭载宝马王子系列发动机的15万级中型SUV中华V7更是彰显了家族旗舰的强大产品力,不管是设计、配置、制造、三大件等方面,都有过硬且不输同级竞品的实力。但由于品牌的认可度不高和华晨中华滞后的发展,错过了黄金发展年代的华晨中华现在想强大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这一次的中华万里行,或许是一个机遇,只是不知能运营到何种程度。

今时不同往日,虽然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然很高,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可谓是过饱和的态势,但在大部分农村,汽车保有量还很低,这是不平衡的发展。加速农村汽车消费的普及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还需要汽车企业们的积极响应。就像此时,华晨中华可要走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否则,未来的路将更难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