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弓馬嫻熟,能征善戰,自二十五歲時以“遺甲十三副”起兵,先是整頓內部,一統了女真各部,後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再之後席捲遼東,勢不可遏,一舉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為大清奠定了立朝的根本,被子孫尊為清太祖。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努爾哈赤戎馬一生,智深勇沈,臨機善斷,史稱其為“用兵如神”。

大清以武力立國,有“騎射乃滿洲根本”和“騎射得天下”的國訓,可見大清尚武之風。努爾哈赤這位真正意義上的開國之君,更是武藝過人,他所佩戴的兵器也都是當時一流的刀劍重器。

陪伴努爾哈赤最久的,當屬龍虎將軍劍,現仍存世,藏於瀋陽故宮博物院,是清太祖至今為止保存下來的唯一珍貴遺物。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滿洲八旗傳世文物,明朝御賜努爾哈赤的“龍虎將軍劍”。

萬曆年間,努爾哈赤因抗倭保邊有功,破格晉升為龍虎將軍,朝廷御賜其一把“龍虎將軍劍”,也就是至今存世的那一把。後努爾哈赤反明,以“七大恨”詔起兵,又以此御賜之劍展開對明王朝的全面攻擊,幾乎一舉覆滅了明王朝。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 “七大恨”為努爾哈赤發佈的討明檄文,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後,他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當時明朝的冶鐵技術已經達到了巔峰時期,以精鋼為原料打造刀劍武備。精鋼即是現在的碳素鋼,碳量合適,既可保證刀劍的硬度,又可保證其韌度不差。這把萬曆皇帝賜給努爾哈赤的龍虎將軍劍,其品質絕對有保障,是當時一流的上品寶劍。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龍虎將軍劍為國家一級文物,雖適用於戰鬥,但應作為戰陣上的指揮刀使用,而非用於戰鬥。

龍虎將軍劍為明朝御賜,式樣古樸典雅,頗具明代劍器風格,全長大約在八十釐米,精鋼打造,劍鐔與劍柄用銅片焊成,鐔首呈龍頭關,中間開光,一側鐫鯉魚出海、旭日東昇,另一側為玉兔伏殿,回首望月。柄頭兩面分別飾以“福祿雙全”,“松鶴延年”等吉祥圖案。沙魚皮外包劍鞘,外嵌銅鑄靈芝花紋及龍虎一身的飾件,故此又稱之為“龍虎紋寶劍”。此劍原有鹿皮條,上面書寫著滿漢文字,其中漢文為:“太祖高皇帝御用劍一把,原在盛京尊藏。”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呈龍頭關形制的鐔首,紋樣精緻,古色古香。

除了龍虎將軍劍這把指揮刀,努爾哈赤還有把戰場上殺敵的寶刀,就是努爾哈赤腰刀。此刀為努爾哈赤所用的戰刀,形制與皇太極腰刀相近,為雁翎刀。努爾哈赤是一個馬上皇帝,勇猛過人,其形象多為懸刀佩弓。在征討女真時,努爾哈赤曾以四人的部隊擊退八百敵軍,努爾哈赤一人就格殺了敵軍二三十人,可謂是神勇無比。

努爾哈赤的御用刀具,一把指揮,一把殺敵

▲現代工藝製作的雁翎刀形制。

清朝時期,正是中國鋼鐵刀劍最後的輝煌,但也是其沒落之時。即使現在的刀劍製作技術已大幅發展,也還是無法復現漢、唐時期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