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我想,如若让“教育专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肯定不会“一飞冲天”,必然会闹出笑话。

当今,教育界有太多教育专家都是人为包装出来的“砖家”,都带有华丽的包装,如:全国名师、特级骨干、世界首创以及中国第一人等头衔。专家们似乎都是高大上的,一副权威的派头。然而,象“陶行知”这样的真正的砖家实在是太少,“假大空”的砖家满天飞,一抓一大把!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形成的四种方式:

第一、靠“赛课”

有的专家是一线老师出身,通过“赛课”赛出来的名师,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名师。一名有深厚积淀的名师,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上出精彩的课,向大家展示出自己的高超水平。但“赛课”制造出来的名师,很多凭借各种级别的赛课,千锤百炼,反复磨课,一课成名,如表演课,全靠演技,戏精瞬间变身为专家了。这种脱离教学常态的“赛课”活动,能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呢?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第二、靠“论文”

专家最擅长舞文弄墨。

也许,看过几本教育著作,就敢东拼西凑,改头换脸发表文章了。

还不了解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杜威,就敢自称大师了。

闭门造车也不怕贻笑大方。

看来,“脸皮厚”是专家的基本功啊。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第三、靠“关系”

这是一个心照的人情社会。

有亲朋好友当个校长,局长,某长的,一切好说话。

在上面打造“千百万名师”的环境下,天时地利,再加个“人和”足矣。

名额有限,有靠山的,多参加几次“名师”培训,就可成为省市专家啦。

第四、靠“成绩”

教育专家也有在一线用成绩,实打实拼出来的。

只不过,时过境迁,已是“好汉当年勇”了。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在办公室呆久了,不再熟悉现在的课堂了。

用以往的一时经验,想当然的指导现在的一线老师,无异于刻舟求剑。

其实,剥开专家的华丽包装,不过如此嘛。专家名利双收还罢了,最可恨的还忽悠一线老师。学校领导对专家,是奉若神明的:专家就是高,实在高!一线教师是嗤之以鼻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砖家,有本事到一线课堂,教上一年半载试试?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教育专家在台上高屋建瓴,口若悬河。一线老师在台下俯首倾耳,热血沸腾。然而,在实践中,没卵用,这简直就是笑话。事实上,教育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脱离实际的任何理论,都是耍嘴皮子。稍有思考能力的一线老师,都不会买账的。教育专家的理论,多数都是理想化,打着科学的旗号,对教育指手画脚。对教育生态最有破坏力的,是不说人话的伪专家。

如若让“教育砖家”去山村当教师,教育质量会不会“一飞冲天”?

教育应该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实干闯未来。只希望,别再将教育砖家捧上神坛了。浮夸的“吹捧”教育砖家,最终是苦了教师,害了学生,这样的教育能够“一飞冲天”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