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根據旭日企業2019年3月末公佈的數據,在成功剝離真維斯後,截止2018年12月31日,旭日企業在2018年全年完成純利潤超過1億港元,而在未剝離真維斯前,純利潤為7867萬港元。真維斯對於曾經的母公司旭日企業來說就像燙手山芋,吃不到嘴裡還燙了一手泡。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2018年8月初,景添公司出資8億港元從旭日企業那裡收購了真維斯(中國)品牌的全部權益。楊釗和楊勳兄弟倆既是景添公司的老闆,也是旭日的老闆,不同的是,旭日是上市企業,由於連年虧損,真維斯把整個旭日拖入了泥沼,楊氏兄弟不得不“左手倒右手”,把真維斯品牌從上市公司剝離。

牌子貨“真維斯”

1972年,真維斯在澳洲誕生,1990年,服裝製造商旭日收購了真維斯,1993年,旭日成立了真維斯國際(香港),開始在國內佈局休閒服裝市場,憑著先進的理念和出色的設計,真維斯很快就在國內打開了市場,90年代中期,真維斯就已經擁有了500多家直營店,從川渝內地到江蘇上海,真維斯遍地開花。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可以說,真維斯是現代中國服裝連鎖品牌的開山鼻祖,1998年,真維斯全面調整產品定價,緊盯中檔消費人群,佈局全國二三線市場,並且推出了“29元T恤”等引流品,至此,真維斯開啟了佔領中國休閒服飾行業半壁江山的征程。

2005年,真維斯連鎖店到達1100餘家,全年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成為了絕對的行業領軍者。此後十年,真維斯穩紮穩打,2014年,在全國擁有2400餘家門店,銷售額也突破了40億港元,為母公司旭日企業貢獻了58%的營業收入。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大敗局

短短5年,真維斯落伍了。從財務上來說,轉折發生在2016年和2017年,2016年,真維斯尚能獲得稅後利潤6674.7萬港元,但在2017年全年虧損4509.6萬港元,在2018年剝離旭日企業之前,真維斯中國2018年前5個月虧損高達4594.2萬港元。

伴隨著虧損,一二線城市的門店也開始大規模收縮,2014年時真維斯門店數量為2284間,到2017年年末為1298間,幾乎每天都有一家真維斯關門。此外,真維斯在香港的門店數量也從17年的12家變為18年年末的11家,在旭日的年報中,對香港真維斯的描述為:大體上仍能維持,加盟商表現參差,訂貨量低於去年。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當然,虧損和關店只是表象,真實的原因還是出在了自己身上。其實真維斯的擴張步伐一直是非常謹慎和穩健的,在90年代的500餘家門店中,80%屬於直營店,對於門店管理,真維斯一開始就做的很好,但是由於品牌老化、“洋品牌”衝擊,加之沒能在跟住電商,導致了銷售業績不佳,反噬了出品質量,2018年,武漢市工商管理部門就在抽檢中發現真維斯服裝在多個指標上不合格。

“真維斯們”的迷茫

當GAP、ZARA、H&M、優衣庫等品牌在一二線城市攻城略地的同時,“真維斯們”卻陷入了尷尬。這裡的“真維斯們”有班尼路、佐丹奴、美特斯邦威等等,在電商和國際快時尚品牌的衝擊下,傳統服飾品牌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服裝行業從業人士說,在早期,本土品牌“裝”的很像進口品牌,從品牌名稱到設計款式全面西化,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把國外品牌的款式拿過來改一改就能在內地賣的非常好,但如今,互聯網電子商務已經幾乎把這種信息不對稱消減的一乾二淨,消費者能夠輕易的發現和買到質量更好、款式更加新穎的服裝。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也在享受著同樣的便利,服裝品牌的生命力源於能夠持久更新,緊跟時代的設計,而真維斯長久以來都是在跟風,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語言,更不要說設計理念上的進步了。

再見!好好的真維斯說沒就沒了,曾經年售40億,如今關門似退潮

面對困境,真維斯只能通過打折來維持銷量,平衡庫存,十年前我們能找到29元的真維斯T恤,現在依然能找到29元的T恤,整體產品價格甚至比十年前還要低,這樣的定價策略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它直接造成了品牌價值感下降,整個價格體系全面奔潰,甚至在一些消費者的心目中被定義為廉價品牌。真維斯的起勢和失勢告誡著服裝行業的後來者們,做好產品才是生存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