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明清時期是中國的首都,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其實北京地區早在明代以前的遼、金、元時代,就被作為首都,那時的北京和現在有什麼不用呢?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遼朝,即為契丹創造大大遼國,金庸小說裡的大俠蕭峰就是契丹人。遼朝的北京其實不叫北京,叫南京。契丹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特點就是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要換好幾個地方,而作為統治中心,也就不能固定在一處,所以遼朝一共有五個都城,也就是五個首都。北京在當時位於五個首都的最南端,所以就叫南京,1012年改號“析津府”。

遼代北京和今天北京不太一樣,那時的都城面積很小,析津府是在今天的廣安門一帶,是在唐代幽州城的基礎上,擴建起來的都城。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後來金朝崛起,北宋和金朝聯軍,一起攻陷了遼南京,並且按照事前的協議,把遼南京歸還了北宋。收復幽州是北宋君王多年的夙願,北宋把遼南京改名為“燕山府”。

可能是這塊地方風水實在太好了,依託太行山、燕山山脈,三面環山,一面向陽,金朝把遼南京歸還北宋不久,又起兵把這裡搶回去了,將這裡設成金朝的首都,即金中都,改名為“燕京”。

金朝把首都從東北的上京會寧府遷至燕京,對燕京進行了擴建,重新建設了一批宮殿,但是基本還是在遼南京的遺址上完成。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元朝統一天下,實行兩都制,因為蒙古族也是遊牧民族。兩都一個為上都,一個為大都。元上都在今天的內蒙,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區。

修建元大都也是為了加強蒙古對中原的統治,蒙古人沒有用金人的中都,決定重新建設一個更大的都城。忽必烈手下有一個謀士,叫劉秉忠,這個人精通儒釋道,深諳中華文化,瞭解風水、陰陽、五行,忽必烈把建設新都的重任交給了劉秉忠。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劉秉忠考察北京一帶的地形,決定在金中都東北方向選址建都,以今天的北京萬寧橋為中軸線。元大都的規模要比明清時期的都城大,北端在今天的北三環、北四環之間,現在還有元大都城牆遺址,南端在長安街一帶。

明朝大將徐達攻佔這裡後,對元大都進行了改造,當時元大都的北端住戶不多,裡面有很多是蒙古族平民,不太好管理。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南移,移動了五里,重新修建一道城牆,今天的北二環路就是在這道城牆的遺址上修建的。元大都改名為“北平”,這樣北平就比元大都小了很多。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後來朱棣通過靖難之役,登上了皇位,想把首都移到自己的勢力範圍處,就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平。作為大明朝的都城,這時的北平有點小,明朝對北平進行了擴建。南城牆向南移動近二里,從長安街一帶移動到前三門,北平改名為北京。

北元的勢力任然存在,而且有瓦剌部落一度打到北京城下,為了給北京城加一道雙保險,明朝決定在北京城外再修建一道城牆,也就是北京的外城,本來外城應該是把內城全部包圍在內的。但是修建一段時候後,國庫空虛了,只好修了一半,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北京二環“凸”字形結構。

遼、金、元、明、清時代的北京有什麼不同?北京二環是這麼來的~

清朝佔領北京後,一切遵循明朝舊制,除了把紫禁城三大殿改改名字,並沒有對北京城進行太大改動。北京城的面貌,就這樣被固定下來。北京城的外城牆,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二環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