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很多人看了我写的有关教育孩子的文章都很扎心,整个人陷入到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孩子愧疚,认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严重的伤害了孩子,另外一方面是无力,因为道理都懂,但是到事情上,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知行合一大概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你懂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似乎是很多人的写照。就好像小冉一样,她跟我聊了很多,起初来找我,是因为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大,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说到后面,话题就逐渐转向了自己。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不争气的老公,控制欲极强的老妈,还有接连生病的老人…所有这一切糟糕的生活,让她心力交瘁。她自己也不想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但是更多时候无法自控。(关于小冉的另外两篇文章可见 以及 )

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写照。我们可以看看知易行难的背后,到底有什么。

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1.提升认知,是知行合一的基础。而愿意提升认知的意愿,是改变自己的基础。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生命的层级。认知水平越低的人,思维方式越固着,越难以做出改变。而人类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个人对自我和社会的终极认知。认知水平分为九个层级,从最低端的"只知好恶",到最顶端的"认识到人生的至高意义与价值",认知高度不同,眼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每行进一步,都会有豁然开朗的通达感,每上升一层,都会获得无尽的心灵快感。

格局、心胸、视野,最终说的都是认知。认知不足的人,必然会困于自己的心,举目所见,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拼命求索,却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分毫。

但是,提升认知,和做出改变一样,都需要跳出个人舒适区。换句话说,提升认知,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的将别人的思想、脑子像灌水壶一样倒进自己的脑子,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学习、吸收、思考,才有可能提升和丰富自己的认知。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决心和勇气的。很多人虽然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天天抱怨痛苦,但是你让他玩游戏、刷抖音他兴致勃勃,你让他学习、思考,想想就觉得头大。

如果没有强烈改变自己命运,想要把自己从生活的泥沼中解脱出来的愿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认知升级。这和心理咨询中"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一样,只有求助者自己本身有意愿,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ta找到自己的问题,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很多人讳疾忌医,不愿承认自己生活的不好,或者对跳出舒适区(熟悉区)很恐惧,所以,宁愿浑浑噩噩的活着,然后无力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再重新走向自己的翻版之路。

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2你以为那些道理你懂了,其实并不是真的懂。

这一点和上一点,有一些关联。

有句话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懂了,但就是做不来的重要原因。你的所谓"懂",太表面,太肤浅,这种"懂"充其量算作"知道"、"了解",只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正确",但并不是真正的明白。不仅"懂"和"做"之间有漫长的距离,就是在"知道"和"懂得"之间,也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知则明,一个人之所以能有"清明"、"通透"的豁亮之感,是因为你真正的知道了,懂得了,头脑清晰了。这种清明,就是常说的顿悟、开悟、醍醐灌顶之感。如果你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那只能说你以为你懂了那些道理,实际上是高估了自己。

一知半解不算懂,不求甚解也不可能懂。真正的懂,建立在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对孩子的接纳。很多人听完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说,看来以后我得多接纳我的孩子,或者说,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就特别接纳。但事实是,很多人对自己都做不到接纳,自然就更谈不上接纳别人。

只有对自己先有了全盘的接纳,允许,你才懂这个词的真正意义。有的人心里所有的标准都是对错、是非,几乎所有的行为、结果都是拿对错来衡量的,这样的人,就注定不可能和接纳联系到一起。我不应该对我的孩子吼叫,我应该控制我自己的脾气,我这样做是错的…..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你不能接受自己"犯错",不能接受自己的行为有糟糕的结果——伤害孩子。但接纳的前提是尊重客观事实,在当时当下,以你目前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所及,你做到的,已经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乌龟走出兔子的步伐,表面上看,你是为孩子好,对自己忏悔,但实际上,你是不接纳自己实际水平是个"乌龟",在当时当下,你成不了"兔子"。还有,你不能接纳乌龟变兔子是需要时间的,你不想等,不愿意等,不接受等,所以,你会焦虑、烦躁、内疚….这一切,都可以说是不接纳——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不接纳现实的不完美。

一个对自己都不能做到全然接纳的人,怎么可能控制住自己去接纳孩子?所以,当你看见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出去玩把衣服弄脏,吃饭吧唧嘴的时候,你都会愤怒。

因为接纳是在敢于面对真实的基础之上的。

以老生常谈的"接纳"举例,是想说明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只是你以为而已。你离懂,还差的很远。

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3.所谓知行合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用新的条件反射代替旧的。

都说知易行难,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难也难,简单也简单。

说难,是因为"习惯"的力量太强大。说易,是因为所谓改变,其实就是用新的条件反射代替旧的,仅此而已

事实上,当认知反转——也就是真正懂得了之后,改变的难度就已经降低了很多。所谓觉察即疗愈,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改变,是因为没有觉察,当有了觉察,知道怎么回事之后,也就踏上了改变之旅。

荣格说过一句扎心的话:你一直在受到潜意识的支配,但你却误以为那是宿命。但荣格还说过另一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也就被改写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语言模式都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当潜意识被呈现,在意识层面有了觉醒,就可以有意识的(刻意的)建立自己新的条件反射。说到底,人,本质上还是一种动物,旧的条件反射之所以顽固,也是因为这一点,同样,有意识的建立新的条件发射,对于改变结果,也同样非常有效。

还以之前说的"接纳"为例。当真正理解了接纳的内涵,剩下的就是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了。当遇到自己、别人令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受时,可以问问自己,有哪些是因为自己的不接纳导致的?

比如说,有一个家长说,孩子逆反,表现很差,我现在对他没有别的要求,我就希望他能完成作业就行了。这个要求,看似已经是家长"妥协"降至的最低限,不能再降了。但实际上,对孩子当时当下的状况来说,依然是他做不到的。这个孩子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前面太多的积累,家长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挑剔、指责、抱怨、打骂,中间又混合着没有规则的溺爱…所有这些"因",结下了今天这个"果",家长说"只要求写完作业就行了",实际上,这个期待还是没有接纳真实的状况:她的孩子连这个要求也做不到。同时,她怀有这种期待,也就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就会有焦躁、愤怒等诸多负面情绪。

想要接纳孩子,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做起来非常难。这意味着家长要放下自己的标准、期待,戳破心里那些肥皂泡,接受孩子的真实现状。同时,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当下是这个样子的。只有真正的接纳了孩子真实的样子,家长那颗在热锅上的心,才能放下来,才能从焦躁、愤怒的情绪中平静下来,才能真正蹲下身来读懂孩子的内心,而不管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还是孩子的学习现状,只有从你愿意接纳孩子那一刻,才开始真正改变。

当一次又一次的反思、自省、修正之后,新的条件反射就建立了。这个时候,改变,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说到底,知易行难,是因为缺少决心、理解不透、矫正(替代)方法不充分造成的。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那么你就有可能脱离"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的悲催的命运。

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选择权也在自己手里,是痛苦抱怨,还是鼓起勇气遇见真实,改变自己,选择权全在你。

你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懂与做,到底差了什么?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