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與哲學有沒有關聯?

醉墨客林世偉


哲學,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百姓用之而不知。書法是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門線條藝術,藝術屬於美學範疇,美學即是哲學的一部分。所以書法離不開哲學。

用中國傳統哲學解釋書法與哲學的關係是比較恰當的途徑。書法臨習與創作的過程,充滿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這就是一個哲學問題。老子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就指導了書法中“計白當黑”的問題。藝術中矛盾的對立統一,就是哲學中的矛盾論。藝術,總是製造矛盾,然後解決矛盾。有句話:“藝術之所以感染人,在於強對比。”說的也是矛盾論。比如書法線條的粗細,輕重,潤燥,方圓,曲直,運筆的快慢,提按,中側等等,既對比又協調,無不體現著哲學規律。老子又云:“一陰一陽是謂道。”矛盾的一方,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否則不成為世界,當然也不成為書法藝術。

這就是哲學在書法中的體現。


書海馭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困難:因為書法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藝術形式,而藝術與哲學從誕生的那天起她們就是“雙生”的!哲學的境界決定藝術的品味,而藝術的審美又離不開哲學的思辯。書法作為一門藝術,自然反應了書者的審美情趣和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如此,則書法和哲學即不可分割了。

中國最早的書法大家“二王”,其生活的時代正是南北朝“文化大融合”之際,所以他們的行書超越了漢魏碑體的拘束,宜得自由奔放,這正是當時士族文化(哲學)放浪形骸、無拘無束在書法上的體現。唐初,隨著國家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以柳公權、顏真卿、褚遂良為代表的書家,又變化漢魏碑體為自己的風格,創造了早期楷書的高峰,他們堂堂正正、大開大合的風格正是初唐以來“貞觀之治”以人為本哲學思想在書法領域的展現。到了盛唐“開元”時期,張旭的書法、公孫大娘的劍舞、李太白的詩歌成了當時藝術的代表,也是後世無法誇越的高峰!這個時候正是傳說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極盛之世,他們才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哲學思想才那樣大氣磅礴,汪洋恣肆!宋朝以文人立國,北宋時君臣藝術氣質濃郁,“宋四家”各趁所能,尤其是東坡先生全面展示了文化人在那個時代的優越感和使命感,但宋朝書法的代表,既不是“宋四家”,也不是文藝範十足的宣和“瘦金體”,而是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宋體”!“宋體”是楷書的頂峰,其創作者蔡襄和廣大者秦儈皆因人品不被稱道,所以,他們的字只叫“宋體”,而不是蔡體、秦體,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書法與哲學的關係!

元明清至當代,書法家如趙孟頫、“三楊”等走傳統路線,而鄭板橋等“楊州八怪”則標新立異,將書與畫結合,為近現代多變的書法藝術開了先河。但這仍脫不了異族治國、文人地位低下,“梅以曲為美、直者無態”的當時哲學訴求。

書法與哲學的關係濃縮一詞:

字如其人!




江心眀月



問道湖湘


中國書法是中國哲學精神的體現。


紛吾內美


哲學是世界觀的總稱,任何藝術都與哲學緊密相關。就拿書法來說,書法中所包含的一切二元對立統一關係的處理,都是哲學思維作用的結果。你說書法與哲學能沒有關係嗎?


尚羲書院


書法是一門綜合藝術。特別講究字外功夫,一個好的書法家應該是詩書,國學,哲學……,都有獨特的見解,沒有文學底蘊,思想的書法,是沒有根基的,這也是我們當代書法發展的困境,字外功夫十分淺薄,太急功近利,書法不僅僅是寫好字,一個好的藝術創作者,首先就應該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通過抽象或者具象,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見解和感受。






禿筆成冢77


書法和哲學有很大的關係:書法是哲學的,用哲學的方法認識書法,書法會有很大的進步;用哲學的思維創作書法,書法會有完美的表達!





明明白白


書法和哲學有關聯,有哲學的思維,書法透出神韻,它提現書寫者的內涵,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自由島書畫


書法和哲學密切相關,無論是從思想或視覺上來看,書法都是哲學的最高表現形式!


馬丁藝術工作室


書法和哲學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中鋒線為陽,側鋒線為陰。陰陽穿插姿態萬千!縱橫對比,勢與形的關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