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打仗的時候,不打扛旗的士兵?

打仗的時候,千軍萬馬在戰場上縱橫交錯,這其中有著實力強悍的統領,也有著扛著旗幟連武器都沒有配備的士兵。而這些沒有武器的扛旗兵,在戰場上就是一個活靶子,但是我們卻可以發現,在一場戰爭中活到最後的,往往都是扛旗兵。這樣好打的一個活靶子,為什麼不會遭到敵方的攻擊呢?

為什麼古代打仗的時候,不打扛旗的士兵?

原來扛旗兵的作用和普通士兵大不相同,在古代的戰場上,兩方軍隊大多是衝在一起混戰,而扛旗兵就是要讓雙方分清楚,哪裡是己方陣營,哪裡是敵方陣營。要是沒有扛旗兵,說不得就會打昏了頭的士兵跑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一頓亂砍,那就尷尬了,所以雙方軍隊也都會盡量避免砍殺扛旗兵!

為什麼古代打仗的時候,不打扛旗的士兵?

除此之外,古時候的封建迷信也讓士兵們對戰旗有著一種不同的信仰,他們堅信戰旗不倒,勝利同在。如果一場仗還沒還開,戰旗就被風給刮斷了,那麼對於許多士兵來說,這就不是一個好兆頭,心中一打退堂鼓,戰鬥又怎麼可能取得勝利呢?所以許多軍隊也會刻意保護自己一方的扛旗兵。

為什麼古代打仗的時候,不打扛旗的士兵?

扛旗兵和普通的士兵並不相同,他們並不負責衝砍劈殺,他們更多的是隊伍精神的一種象徵,軍旗所在,軍魂所在。古代戰爭中旗幟有著巨大的作用,這也就成為了扛旗兵的保護傘,也就難怪,為什麼扛旗兵總是能在一場戰爭中堅持到最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