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對於香港地區的刑偵影視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從八九十年代開始,各種香港刑偵劇層出不窮。在這些電視劇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香港警察們明明都使用漢語交流,但是在廣場操練的時候,為何立刻切換成了英語。既然大家都說漢語,為何不適用漢語下令呢?其實,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命令的長短和操練的步伐必須一致。在這方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一、香港地區的警察,採用了英國模式的訓練方式

首先,需要講一個常識,那就是訓練模式和口令的問題。在清朝統治的末期,曾經組建了強大的北洋水師。北洋水師大量借鑑了英國海軍的訓練模式,因此在組建的初期,北洋水師的軍官們採用英語下令。在逐步成熟以後,才開始使用漢語。香港在清朝統治時期,僅僅是一些小漁村。英國通過不斷的偵查,發現了香港的價值,認為香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大都市的可能。在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在英國的威脅下,不得不割讓了香港島。英國利用此後一系列的事件,前後又獲得了新界和九龍等地,逐步形成了現在的行政輪廓。在英國的經營下,香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濟迅速發展。清朝人和東南亞人開始大量進入香港地區,增大了維持治安的難度。香港警察隊伍起初只有英國本土警察和各個殖民地調來的警察,這些警察不懂漢語,對香港地區的風土人情也不清楚,管理難度很大。

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逐步徵召香港當地人和定居香港的內陸人加入警察隊伍。這些警察被稱為華警,與英國本土警察想比,華警在各方面的待遇都不算高。普通青年加入警察隊伍以後,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訓練,這一系列的訓練都是英式的。英國會操步伐很有特點,擺臂的幅度比較誇張,踢正步的節奏和步伐也比較奇怪。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結合英語發音的口令,如果採用其他語言,可能會出現步伐和口令不協調的問題。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英聯邦國家和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基本上都採用英語發令。香港警察隊伍接受了一整套英國模式的訓練,自然採用了英語發音。雖然在正常交流中,大家都使用漢語。但在會操訓練的時候,每一個命令都採用了英語。當然,這並不是不能改變,但需要對原有的會操模式進行改進。

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二、香港警察正在逐步改變自己的步伐和口令

我國軍隊和警察,在會操模式方面自成一派。我國軍隊和警察在會操過程中,注意擺臂和踢腿的結合,而且擺臂沒有過分誇張,敬禮的方式更加結合亞洲人的體型。由於各項標準的規定非常合理,越南、老撾等部分國家,先後借鑑了我國的會操標準。卡塔爾警察原本使用英國模式的會操標準,但警察隊伍逐步發現這套標準並不適合自己。經過一番考察以後,卡塔爾警察採用了中國的會操標準,並且邀請中國警察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在卡塔爾的廣場上,警察隊伍進行分列式表演,背景音樂是檢閱進行曲和分列式進行曲。警察們根據音樂的節奏踢正步,帶隊警察使用生硬的漢語下口令。作者看這個視頻的時候,感覺非常有意思。由於各國語言發音的長短不一樣,如果採用自己的母語,很有可能造成口令和步伐不協調,從而出現混亂的情況。

香港地區的警察們,廣場操練,為何必須使用英語發號施令?

從19世紀中期開始,香港警察隊伍就開始採用英國會操標準,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在進行會操表演的過程中,香港警察會直接採用英語下口令。但這樣的情況下正在逐步改變,最近一段時間,香港警察學校(另一種說法是海關)進行了一次分列式訓練。這本身沒有什麼新意,但這次分列式表演沒有采用英式會操標準,而是採用了中國的會操標準。雖然步伐和口令還比較生硬,根本無法與英武的三軍儀仗隊想比,但這畢竟是一個開始。最重要的是採用了漢語發令,而且是普通話,不再使用英語。目前,絕大部分香港警察仍採用英式會操標準,不過,隨著中式會操標準的逐步普及,香港警察在會操方面與內陸警察將非常接近。當然,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香港地區對內陸各方面的認同感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