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收到的工资具体是如何计算个税的?次年如何退还多缴的个税?

dongyangwoainisy


工资属于什么应税项目?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九项应税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我们平时收到的工资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计算个人所得税。什么是工资薪金所得呢?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只要是符合这个定义的收入都要计入计税总额中。


个税的缴纳方式

个人所得税是按年计征,按月(季)预缴的,也就是说,按照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这个时间段里,根据你取得的收入合计来适用不同的税率。但是为了保护国家税款的及时性和财政收入的延续性,多采用按月(季)先预缴,第二年再重新计算个人所得税后进行汇算清缴。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收到的各种收入都要由单位对照个税的税率表计算一下的个税,然后代扣代缴给税务局,这个过程叫做按月预缴。我们拿到手的工资实际上是已经扣过个税的。

每月收入税前可以扣除什么?

我们都知道,新个税法将起征点提高到了5000元,还增加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就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相关的详细描述,请关注以后,查阅我的回答列表。


其实还有以前就可以税前扣除的“三险一金”,就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有时候某些先进同志会获得一些奖励等非工资性收入,那么要考察一下这些收入是否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如果是,则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掉。如果不属于免税项目,则要计入收入总额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

税法规定了以下收入属于免税项目:

  1.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   (五)保险赔款;
  6.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这些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就是把我们的应发工资减去以上几项后的余额才是我们的征税收入。

单位怎么计算我们的个税呢?

我们任职的单位是法定的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过程与公式如下:  

1、先计算应征个税的收入总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2、再计算应缴的个税税额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这个公式是如何应用的呢?

单位会计在具体计算时,并不是按你当月应发的工资直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而是从你在本单位开始领工资的月份开始累加你的收入,绝大多数人是从1月份的工资开始累计。简单描述一下:你1月份收入1万元,会计直接按1万元减除以上几项扣除项目后计算你当月的个人所得税。

2月份收入0.8万元,会计要计算你1-2月这两个月的累计收入,就是1.8万元,然后再减除以上几项扣除(当然也是累加),用得出的余额来计算2月份的个人所得税。

………………

然后其它月份都是这样先累加收入,再减除累加的扣除项目,以最后的余额作为计算当月个人所得税的依据。

如果中间你有几个月没有收入,累加计算后你某个月的个税为负数,那么原先缴的个税先不退还,待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再退还。

为什么进行汇算清缴?

现在人们的收入来源多样化,你除了正常工资之外,还有一些劳务报酬或者稿酬等方面的收入,那么提供劳务报酬或者稿酬时,可能相关单位先直接按照20%的税率直接扣除并进行了预缴,那么由于还没有合并你的其它收入,相对来讲你的综合收入是否准确,每个月也无法得知,只有按年来进行整体计算,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税率。按照计算出的全年应缴纳税额与已经预缴过的税款进行比较,多退少补。这就是个税的汇算清缴。

什么时<strong>候汇算清缴?

在第二年3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



汇算清缴的收入项目有哪些?

就是我们的综合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是:

  1. (一)工资、薪金所得;

  2. (二)劳务报酬所得;

  3. (三)稿酬所得;

  4.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关于(二)、(三)、(四)项收入的扣税方式,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相关的详细描述,请关注我以后,查阅我的回答列表。

综合所得是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通过对前四项的合计计算出的收入总额,再按照收入的高低适用不同的税率,这个对有多种收入来源的个人税收管理又进了一步。

汇算清缴的计算

汇算清缴时计算全年个税的公式

1、计算全年的应税收入。

个税的应纳税所得税=全年收入总额(前4项收入)— 基本费用6万 — “三险一金”—“6项专项附加扣除”— “其他扣除”

2、计算全年的应缴税款

需要缴纳的个税税款=个税的应纳税所得税*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3、计算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

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全年需要缴纳的个税税款—全年已预缴过的税款

如果为正数,则需要补税。如果为负数,则需要退税。

汇算清缴的流程

由于个税法刚刚出台,现在国家还没有公布相应的办理流程,等以后公布时我们再进行探讨。

撰文:左刀三爷

搜索关注 左刀三爷 ,积累数十年的财税实务经验,加上条理清晰的通俗化讲解,为您解疑释惑!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敬请关注,多多点赞,多多转发,😊,谢谢!


左刀三爷


通常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要以工资薪金为主,预交金额与汇算清缴金额一般没有差异或差异很小。次年汇算清缴全年个人所得税时,发生预缴个人所得税额大于汇算清缴金额的,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情况:

一、工资薪金

1、日常收到的工资薪金,根据纳税人的收入及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等实际情况,由义务扣缴人代扣预交。由于收入以工资薪金单一收入属性计缴,没有特殊事项的缘故,预缴金额与汇算清缴金额一般没有差异。次年不用多退少补!

例1计算个税:刘某2019年每月固定工资薪金收入8000元,基本扣除数(起征点)5000元/月,三险一金个人承担600元/月,赡养老人扣除1000元(独生子女扣除2000元),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月,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1000元/月,无其他扣除项目。计算刘某个人所得税预交及所得税汇算清缴。

每月预交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8000元-起征点5000元-三险一金个人承担600元-赡养老人扣除1000元-子女教育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1000元)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0元

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8000X12-5000X12-600X12-1000X12-1000X12-1000X12)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0元

小结:刘某月收入扣除相关项目后是负数,个人所得税月代扣预交数是0,汇算清缴数也是0,无差异,不用多退少补。

2、工资薪金预缴与汇算清缴差异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单一工资薪金收入,一般情况下预交与汇算是没有差异的。工资薪金预交与汇算出现差异,多因为计算出错或者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申报不及时或者特殊事项扣除不完整等原因造成。为避免差异造成汇算多退少补的情况,纳税人须及时足额申报相关六项基本扣除项目!

二、综合所得

1、综合所得包括: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和稿酬等收入;

2、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所得一般在多处取得,义务扣缴人不一致;专项附加扣除不及时不完整;收入不均衡等。

3、由于篇幅有限,综合所得以劳务所得为例(劳务个税税率表略)

刘某2019年3月份取得劳务收入24000元,由义务扣缴人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3840元,实得劳务费20160元。

代扣预交个人所得税=24000X(1-20%)X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9200X20%-0=3840元

4、刘某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年收入=8000X12+19200=115200

刘某全年扣除数=5000X12+600X12+1000X12+1000X12+1000X12=103200

汇算清缴个人所得税=(115200-10320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选择下图税率表,速算扣除数请乘于12)=12000X3%-0=360元

全年已预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薪金预缴数+劳务所得预缴数=0+3840=3840元

多退少补(负数退、正数补交)=汇算数-预缴数=360-3840=-3480元

刘某次年3月份到6月份,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3480元!


顺通财税段贤明


我们收到的工资具体是如何计算个税的?次年如何退还多缴的个税?

本次个税改革的重点,就是把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合并计算综合所得,按月预缴,按年汇算清缴。这其中和大多数人息息相关的应该就是工资薪金收入了,另外两项或许涉及到一部分人,但是相对于大多数而言,也就是题主所问的工资薪金问题,下面就题主所问的工资计算问题做个简单回答。

以前我们谈到工资薪金的个税,一般只涉及到起征点的问题,工资减去三险一金超过起征点就缴税,没超过就不交税,简单易懂。然而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又多了两个概念,一个叫专项附加扣除,另一个叫累计预缴,来年汇算清缴。

说多专业术语的话,大家可能看着也觉得烦,那就换个说法。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当作一个公司,工资就是这个公司的收入,三险一金加5000就是这个公司的成本,而专项附加扣除是这个公司的费用,利润就是我们要缴税的依据,那么个税也就是这个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了。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觉得好懂一些!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从这个等式上来说,你的工资去掉了三险一金+5000,再去掉专项附加扣除,假如有剩余,那么剩下来的钱你就得缴税了,就是所谓的个人所得税。

今年的个人所得税其实和企业所得税在算法上是类似的,只不过企业所得税是按季预缴,而个人所得税是按月预缴罢了。

当月应纳税所得额(有多少钱需要交个税)=工资(累加至本月)-三险一金(累加至本月)-5000*月数-专项附加扣除(累加至本月)

当月应纳税额(要交多少钱的个税)=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看着是不是跟企业所得税很像啊!

今年的个税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今年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而不是像以往是以月来计算。计算个税不仅仅要看你当月的收入,更要看你以前月份的收入以及你以前月份已经缴纳的个税。

再来说说退税的问题。

为什么会要退税?一句话,税交多了呗!

而之所以会产生退税的问题,是因为汇算清缴要多退少补。对于工资薪金而言,产生退税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年初突然多了一笔额外的工资性收入,比如年终奖,比如绩效。而由于是年初发放,你当月的工资不足以消化这笔工资性收入,从而产生了个税,而由于你后面月份的工资也不足以消化掉你所缴纳的个税,比如你一月份由于发放了年终奖或者绩效,采取的是综合所得算法,产生了500元个税,但是你全年综合算下来,可能只要缴纳100元个税,甚至不用交,那么你就多交了400元及更多的个税,这个钱税务局是要退还给你的,在次年的3-6月份申请。

由于个税政策刚出台,后续的退税办法目前还没有公布,所以我只能说这个钱会退,但是怎么退?何时退?俺暂时还不知道,所以也暂时没法回答你了!


天涯随风嘌


你好,工资5000要不要交税?个人


尊老爱幼95559446


你好,这个问题有点宽泛。如果是按月领取工资的话,每月个税基本算法为:(收入额-个人当月所交三险一金合计-免征额度5000元-专项附加扣除)*对应的税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