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草藥小龍蝦、溫室養殖甲魚 定遠特色種養走出脫貧新路子

初春時節,在定遠縣連江鎮的一口蝦塘邊,養蝦大戶江波正拉來了一車飼料,準備撒進塘裡。和一般的蝦飼料不一樣,他喂的飼料含有杜仲等中草藥成分,這樣養出的蝦子顏色鮮豔,肉質緊實,很受歡迎,成了當地的一個特色品牌。除了中草藥小龍蝦,定遠的甲魚養殖,蔬菜大棚都各具特色。據介紹,定遠縣大力實施貧困村特色種養業項目,不斷激發貧困村和貧困戶自身發展內生動力,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如今稻蝦混養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是在江波另闢蹊徑,做起了蓮蝦混養。在他的一口蝦塘邊,水塘已經平整完畢,就等著放蝦苗種蓮子。“蓮蝦混養的訣竅就在蓮葉上”,講起這種養殖方式,江波就打開了話匣子。“到了夏天水塘水溫升高,小龍蝦很容易得病死亡,這時候蓮葉長大覆蓋在水面上,等於為蝦子提供了一把天然的‘遮陽傘’,蝦子躲在葉面下可以安然度夏。”而且等到蓮子成熟,只要划船在水面採摘蓮蓬就可以,不用像挖藕一樣用高壓水槍沖刷塘底,水質不會變渾,不會打擾到蝦子的生活。

除了種蓮葉,江波的小龍蝦養殖還有一個秘訣,就是給蝦子喂中草藥。“我們喂得蝦飼料裡面含有杜仲等中草藥成分,蝦子吃了這種飼料,個頭大,體質好,不易得病,而且蝦殼紅豔,肉質緊實有彈性,銷路非常好,南京等大城市都上門定點收購,價格也比一般小龍蝦每斤要高出2元錢。”

江波帶著當地的5個貧困戶一起做起了小龍蝦養殖的生意,每戶一年可以掙到6萬塊錢左右,而且平時蝦塘養護,飼料餵養,還能吸納一些零散的貧困戶前來打工,為當地脫貧工作增添了不少幫助。

而在大橋鎮,韓立投資建設的十多畝甲魚溫室大棚也已經投入使用,在30多度的溫室裡,小甲魚正在完成從破殼而出到長大的過程,過9個月就能上市。“我們的甲魚蛋是從臺灣採購的,叫臺灣鱉,這種甲魚口感好,市場價格也高。”韓立興建了溫室,始終保證室內30多度的溫度,就是為了模擬當地的環境,讓甲魚能順利長大,他預計這批甲魚總共能收穫21萬斤,淨利潤可以達到30—40萬。

韓立的甲魚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了當地18戶人家的土地,帶動了14名貧困戶在合作社裡打工掙錢,幫著他們摘掉“窮帽子”。

據定遠縣介紹,自2017年10月以來,當地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緊緊圍繞“縣摘帽”扶貧工作整體部署,大力實施貧困村特色種養業項目,扶持貧困戶自種自養特色產業發展,全面推廣“四帶”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強化農業技術指導服務,不斷激發貧困村和貧困戶自身發展內生動力,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截止目前,全縣貧困村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已達194個,村均2.77個,已建設貧困村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110個。42個貧困村溫室養殖項目全部建成投入運營,每個養殖場可解決貧困人口2-3人就業,每年可增加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左右。其中,2018年共批覆實施貧困村特色種養業扶貧項目74個,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945萬元,目前已全部建設完工。

定遠縣還全面推廣了“四帶”產業扶貧模式,示範園區、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多管齊下,共同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走上小康路。截止目前,全縣累計參與帶動主體已達2051家,帶動貧困村70個、累計帶動貧困戶25914戶,帶動比例8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