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文史資料:蒙元時期內蒙古地區的交通狀況初探

作者: 張文平: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蒙元王朝的驛道通暢,以大都為中心,東連高麗,東北至奴兒干都司,南接安南、緬甸,西南至烏思藏、大理,西通伊利汗國、欽察汗國,北達吉利吉思。全國設有驛站約1500處,驛道上每隔60裡左右置一站,大站置驛令,小站置提領,樞紐之處置脫脫禾孫稽查乘驛人員。與驛站相輔而行的有急遞鋪,每10裡或15裡設一急遞鋪,任務主要是傳送朝廷、行省及路府州縣的文書。各站設一千戶承擔站役,為過往使臣提供鋪馬、飲食等。各地驛站由路或散府、散州長官提調,或將離路較遠的驛站委付當地州縣長官管理。在中央掌驛站的機構,初為兵部,至元十三年(1276年)立通政院專領驛站,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到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漢站(中原、江南地區的驛站)又歸兵部掌管。站、鋪的設立,有利於蒙元帝國內部交通的發展和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的聯繫。

一、蒙元時期內蒙古地區的驛道分佈

蒙元時期的內蒙古地區是中原與漠北之間的連接地,從中原通往嶺北的帖裡幹道(車道)57站、木憐道(馬道)38站,都經過今內蒙古地區。帖裡幹道和木憐道通稱為兀魯思道(國道),都是從腹裡通往和林地區,一條是東路,一條是西路,通常被稱作“東、西兩道站赤”〔1〕。此外,還有一些以上都、大同路、集寧路、豐州、東勝州、亦集乃路、察罕腦兒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和大寧路等為中心,與毗鄰地區相連的驛道。

1、大都至上都間的驛道

蒙元時期從大都至上都有四條路。第一條是驛路正道,是兩都間的交通幹線,也是從大都通往嶺北的帖裡幹道的前一段,因其途經望雲縣(今河北赤城縣雲州),又稱“望雲道”。具體路線是從大都出發,經昌平出居庸關北口,然後西行北折至赤城,又直北過獨石口、牛群頭驛(又名失八兒禿,今河北沽源南),沿灤河而下經察罕腦兒行宮所在的明安驛(今河北沽源縣小紅城)、李陵臺驛(今正藍旗黑城子)、桓州(今正藍旗四郎城)至上都,全長1200裡。

第二條西路,又稱孛老站道。從大都經居庸關、榆林驛、宣德府(今河北宣化)、野狐嶺(今河北張家口市西北)、撫州、寶昌州、蓋裡泊(今太僕寺旗南巴彥查干諾爾)、察罕腦兒行宮至桓州,東北至上都,全長1095裡。孛老站道是比驛路正道較早的大都至上都的幹線驛道,中統年以前,凡使臣、官員乘驛均取此道。望雲道成為驛路正道後,孛老站道成為搬運緞匹、雜造、皮貨等物的運輸線路。不過,大汗秋天從上都回鑾時仍行此道,並宿頓,沿途設有25處納缽,因此又稱納缽西路。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即是在這條道上的南坡店納缽遇害。

第三條叫黑谷東道,俗稱“輦路”,是皇帝車駕所行之路。從大都經昌平至龍門,與西路分岔,經黑谷(今北京延慶縣西北)至牛群頭驛與驛路正道合轍,再經察罕腦兒行宮、李陵臺、桓州至上都,全長1220裡。這是大汗從大都去上都的專用道,沿途設有18處納缽。

第四條是東路。從大都經通州、順州(今北京順義縣)、檀州(今北京密雲縣)、古北口、宜興州(今河北灤平縣北興州村小城子古城),沿灤河西北上行,經東涼亭(今多倫縣白城子古城)至上都,全長1300裡,是“東道御使按行”之路。

2、上都至和林的帖裡幹道

上都未建以前,從中原地區到漠北去的東路都是出野狐嶺,經過撫州、昌州,越過昌州北的金界壕,向東北行至魚兒泊(今克什克騰旗達裡諾爾),復折西北行至克魯倫河上游,西轉達和林。這條路被稱作“魚兒泊驛路”。貴由汗時期,北方儒士張德輝應忽必烈的徵召赴和林,即行此路。

上都建成以後,帖裡幹道從上都到和林,仍經魚兒泊。從上都北上,經伯只剌、憨赤海等11站到魚兒泊,路程約300裡。過魚兒泊向西北行,沿今錫林郭勒河而下,到失兒古魯站(錫林郭勒河邊)、闊斡禿(阿巴嘎旗北部)、益圖(今蒙古國達裡甘嘎南朱勒格特山達),約沿今達裡甘嘎至溫都兒罕的公路,即可達克魯倫河,再西行到和林城。

3、上都至和林的木憐道

木憐站道從上都出發,西南行經李陵臺,向西經興和路寶昌州(今河北沽源縣九連城)、威寧縣(今興和縣臺基廟古城)和集寧路、大同路北境,由豐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經淨州路、砂井總管府,過“川”(譯言“沙漠”)中,西北至汪吉河(今翁金河)上游,折北行達和林。沿路驛站可考者有,興和路境內有鹹水湖畔的苦鹽泊站、扎哈站,燕只哥赤斤站(在今卓資縣境內)約在集寧路境內,“川”中有察罕憨赤海、察罕忽魯渾、阿失不剌等驛站,此外豐州、淨州和砂井也都是木憐道上的重要驛站。

4、以大同路為中心的驛道

蒙元時期的大同路是一個東、南、西、北交匯的交通樞紐之地。向東通大都,向南可到冀寧(今太原)、平陽,向北達集寧路與木憐道相接,向西到東勝州。

大同路往北通往集寧路的驛道,在集寧路與木憐道相交,從而使集寧路成為一個重要的北通上都與和林、南連大都以及中原的交通樞紐之地。21世紀初年以來集寧路考古發掘揭露的市肆遺址以及出土的大量各色瓷器等〔2〕,證明了這一點。

從大同路向西通往東勝州的驛道,途經白登(今山西陽高南)、常樂(今豐鎮市馬家圐圙鄉三泉村附近)、岱海南岸的下水鎮、豐州等驛站,在豐州又與納憐道相接,然後抵達東勝州。丘處機從中亞歸來,曾路過下水鎮。在豐州南的大黑河故道、今呼和浩特市東南17公里處,發現了一座石橋故址,為石軸柱橋結構,出土了大約130多件石構件,年代推測為蒙元時期,是當時連接豐州和岱海地區、東勝州之間的必經之途,可稱為“豐州橋”〔3〕。

5、由東勝州經中興府至河西走廊的驛道

這條驛道從東勝州出發,經中興府到達河西走廊,與傳統的絲綢之路匯合,西可通中亞,北經亦集乃路可到和林。東勝州到中興府之間,沿黃河北岸而行,元初設水站10處,屬東勝州管轄的有隻達溫站、白崖子站、九花站、怯竹裡站和梧桐站等5站,後全線增設至14處驛站,水陸並用,中興府附近設哈溫站,原西夏的新安縣城亦是其中一站。從中興府向南,在靈州與從奉元(今西安)而來的絲綢之路相交,再經鳴沙、應理到永昌府,進入河西走廊,在甘州(今甘肅張掖市)分為兩線,西線仍為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北線折向西北行,順黑河而下,經亦集乃路,越過戈壁灘可通和林。

元世祖時馬可波羅東來,經寧夏到達豐州,走的即是這條道路。馬兒可思和列班騷馬從大都出發到耶路撒冷朝聖,先到馬兒可思的家鄉東勝,晉見了汪古部君主君不花和愛不花,然後再到中興府。意大利人、方濟各會教士鄂多立克於1325年回國,也是先到東勝,再經甘肅、吐蕃回到意大利的。由此可見,這條從北面交匯到傳統絲綢之路上的驛道,在蒙元時期的東西交通上是非常重要的。

位於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燕家梁村南側臺地上的燕家梁遺址,應是當時東勝至中興府驛道上的一處重要的水陸驛站。遺址面積東西長650米,南北寬600米,早年曾徵集到青花大罐等瓷器多件,21世紀初年經三次發掘,發現了成排館舍和各類瓷器〔4〕,表明了燕家梁遺址交通的發達和貿易的繁榮。燕家梁遺址應是東勝州所轄五站之一,站名尚不可考。

6、中興府至亦集乃路的納憐道

由中興府到亦集乃路,繞道河西走廊路途較遠,為了加快軍情機密的傳遞,還開設了從中興府直達亦集乃路的納憐道,沿線設驛站24處,其中大部分歸甘肅行省管轄,因此該驛道又稱作“甘肅納憐道”。這條驛道從中興府出發,翻越賀蘭山後,直通亦集乃路,走的大約是相當於今天寧夏到額濟納旗的穿越阿拉善盟北部的公路。沿途見於記載的驛站有黃兀兒於量、塔失八里、攬出去、哈必兒哈不剌等〔5〕。納憐道是“專備軍情急務”而設的,規定只許“懸帶金銀字牌面,通報軍情機密重要使臣”經行,其餘一切人員則只能由兀魯思兩道來往〔6〕。但也有例外,如至治二年(1322年),乃蠻臺任甘肅行省平章政事,為了縮短從蘭州經甘州到亦集乃路的運糧路程,曾下令自寧夏走納憐道直通亦集乃路〔7〕。

亦集乃路管領的站赤,見於黑城出土文書的有8站,分別為在城站、鹽池站、普竹站、狼心站、即的站、馬木兀南子站、山口站和落卜兙站。其中在城站位於亦集乃路城內,鹽池站和落卜兙站位於城北,其他5站位於城南。位於城南的站赤,有可能是從甘州而來驛道上的站赤,也有可能是納憐道上的站赤,具體尚不可考。

在城站位於亦集乃路城內總管府的路南,緊靠西城牆根,但自有院落與城牆隔開〔8〕。院落有土築圍牆,東、西牆長約42米,南、北牆長約39米,東牆開門,寬約10米。院內有一組品字型建築物,房屋用土坯壘砌牆身,尚存有高約1米的牆根,有面東背西的正房五間、南廂房四間,北廂房已不太明顯。正房內有火炕、鍋臺,出土殘鐵鍋等物,應為飲食起居之所;南廂房內未發現任何遺物,應為存放物品之處。院內見有不少畜糞。

7、以察罕腦兒為中心的驛道

從察罕腦兒(今烏審旗三岔河古城)往南,經白塔兒(陝西靖邊縣)、延安、甘泉、中部(今陝西黃陵縣)、同官(今陝西銅川)、耀州(今陝西耀縣)等地,到達陝西行省的交通中心奉元(今西安)。從察罕腦兒往北,在東勝州附近渡黃河,西通中興府,東連豐州。1252年忽必烈徵大理,冬十二月渡黃河,次年春過夏州、鹽州,出蕭關,駐六盤山,當時已打通了由東勝至察罕腦兒的道路。

8、以大寧為中心的驛道

由大寧向北到恩州(喀喇沁旗西橋鄉東土城子),經花道(赤峰市東南古山林附近)、狗群部落(赤峰市東北建昌營子附近)、高州站、阿木哥大王府(呼倫貝爾市阿穆古郎)、全寧路到臨潢(赤峰巴林左旗)。由上都東行,經狗群部落、花道站、恩州站到北京站(大寧路)。從大寧東行,經岔道等驛、瀋州到遼陽。從大寧到大都則有兩條路,西路溯老哈河而上,經富峪站(寧城縣西南甸子鄉),順瀑河和灤河而下,再經喜峰口、通州至大都;東路從大寧向南經永平(河北盧龍)、豐潤、玉田、薊州、通州到大都。

9、連接東道諸王的驛道

從通州經順州、檀州到古北口,出古北口至興州,東北行經今承德、隆化附近入今赤峰市境,大約在今巴林橋一帶渡西拉木倫河,從今林西縣北越大興安嶺,經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到達濟南王府(合赤溫后王)。再北行經斡魯速城、捕魚兒海子(貝爾湖)、吾失溫(烏爾遜河)、闊連海子(呼倫湖),分別到達齊王府(合撒兒后王)、廣寧王府(別裡古臺後王)。

二、蒙元時期內蒙古地區的交通運輸狀況

翦夏滅金,內蒙古地區是大本營。1211年、1212年、1213年,成吉思汗三度征討金國,所率大軍主要沿後來的帖裡乾站道南下。1211年,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率西路軍從木憐道南下,經砂井、淨州,沿白道(今呼和浩特市西北蜈蚣壩)破雲內、東勝等州。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忽必烈沿帖裡幹道和木憐道兩道北伐,到和林駐冬後,沿木憐道班師。這些軍事活動,開闢、擴大了驛道。

蒙元時期內蒙古地區集結了龐大的軍事、行政人員和諸王投下屬民,他們的糧食、日用品都仰給於中原和南方,內蒙古地區又是運送諸王相賦的必經之地。因此,內蒙古地區的物資運輸一直很繁忙。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命各地籌糧,匹路囤於砂井、淨州,東路積於魚兒泊。當時,“大同宣慰使法忽魯丁,撲運嶺北糧,歲數萬石,肆為欺罔,累贓鉅萬”〔9〕。中統元年七月,忽必烈令燕京、北京、西京、真定、平陽、大名、東平、益都等路宣撫司,造羊裘、皮帽、靴、袴均以萬計,運至開平。蒙元時期,每年要從蘭州糴糧二萬石,經寧夏、甘州運至亦集乃路。至治二年(1322年),甘肅行省平章政事乃蠻臺下令,將糧食由寧夏經納憐道直接運至亦集乃路,減少腳程近2000裡。

除運糧外,建築材料的運輸量也大得驚人。在今內蒙古地區,元上都的亭臺樓閣、諸王投下府第、寺廟、倉儲、官署等建築甚多,尤以大安閣、王府、寺廟建築規模宏大、形制華美。而這些建築所需材料多由中原、江南轉運而來。大安閣就是拆北宋都城開封熙春閣的材料,經陸路、水路北運上都,略加損益後建成的。

交通驛站的發達還體現在中外使臣來往方面。以大蒙古國的分封為基礎,欽察草原的朮赤兀魯思形成了欽察汗國,在中亞的察合臺、窩闊臺系諸王分別建成了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中統之際,旭烈兀在波斯、阿拉伯建立了伊利汗國。這些汗國開始時與蒙元政權聯繫密切,宗王們還在中原有食邑,租賦亦源源不斷地輸入汗國。後來欽察、伊利、察合臺三汗國逐漸獨立,但在名義上仍奉元朝皇帝為宗主,彼此之間使臣來往頻繁。而且,使臣、商旅主要經由絲綢之路,從大都或上都向西經今內蒙古地區入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再分路通往各汗國與西方。至元初年,伊利汗國的旭烈兀派伯顏入元朝奏事,世祖以伯顏相貌偉岸、言辭敏捷,便將他留在身邊,後來的平宋戰爭就賴伯顏與阿術主持。而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朝樞密副使孛羅奉旨出使伊利汗國,同行的有愛薛等人。孛羅到波斯後,被阿魯渾汗留在身邊,他為拉施特撰寫《史集》提供了不少口傳資料。

蒙古人的崛起震驚了歐洲的僧俗封建主,他們急切地想了解蒙古人,並試圖與蒙古人建立友誼,藉此解除蒙古人的威脅,進而想利用蒙古的力量對付伊斯蘭教徒。為此,他們不斷派遣傳教士到蒙古。1245年4月,教士普蘭諾·卡爾平尼等人奉羅馬教廷之命分別攜帶教皇給蒙古可汗的兩封信,從里昂啟程。1246年7月,卡爾平尼加到達和林附近的失剌斡耳朵,參加了貴由汗的登基大典,11月齎貴由回書而返。卡爾平尼回國後撰《蒙古史》作為出使報告。1253年,法王聖路易又遣教士魯布魯克出使蒙古。魯布魯克先在薩萊城覲見了拔都,又於年底在和林之南翁金河畔的冬營地朝見了蒙哥汗。居兩月,魯布魯克攜蒙哥汗給法王的信歸國。魯布魯克著《東方行記》報告了這次奉使過程。而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來華則是婦孺皆知的事情。約在1275年,聶思脫裡派教士、大都人列班騷馬和東勝州人馬兒可思,決定去耶路撒冷朝聖,忽必烈發給聖旨,他們隨商隊西行,後留居伊利汗國。

三、結語

驛道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嶺北行省是大蒙古國的龍興之地,在統治中心南移之後,這一地區成為抵禦西北叛王侵擾的第一道防線。而主要分佈在今內蒙古地區的以上都為中心的系列城鎮,則構成了第二道防線,它以弘吉剌部和汪古部為兩翼,對嶺北行省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往東部,原“五投下”蒙古部落列置於東道諸王和上都、大都之間,對東道諸王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驛道的作用就是傳遞軍情、運輸軍備,漢地的物質財富與蒙古部落軍隊的有效結合,是蒙元王朝戰勝西北及東道諸王叛亂的重要保證。而這些驛道在另外一個方面,又對大漠南北商業經濟的繁榮以及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註釋:

〔1〕陳永志主編:《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2〕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發現並清理了該處橋樑遺存。

〔3〕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包頭市文物管理處編著:《包頭燕家梁遺址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0年。

〔4〕周清澍:《蒙元時期的中西陸路交通》,《元史論叢》第四輯,1992年。

〔5〕《經世大典·站赤》,見《永樂大典》卷19421,頁4,延祐元年文件。

〔6〕《元史》卷139《乃蠻臺傳》。

〔7〕李逸友編著:《黑城出土文書·漢文文書卷》,頁30,科學出版社,1991年。

〔8〕《元史》卷176《曹伯啟傳》。

(張文平: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