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進士出身,奉命擔任科考主考官,卻因一道考題葬送了性命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是進士出身,初入仕途就有貴人相助,一生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被皇帝派到江西擔任浙江鄉試主考官,後來因為出的一道試題,惹得龍顏大怒,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這就是清朝雍正年間的查嗣庭試題案,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就是查嗣庭。

此人進士出身,奉命擔任科考主考官,卻因一道考題葬送了性命

查嗣庭博學多識,寒窗苦讀十幾年,他熟讀四書五經,最終考取了康熙四十五年的進士。剛剛進入仕途,查嗣庭被派為翰林院編修,因為頗受隆科多的賞識,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貴人,有了隆科多的相助,查嗣庭在官場上的升遷也算是順風順水。

在雍正剛剛登基之時,當時隆科多位高權重,經過隆科多的推薦,查嗣庭做了內閣學士。沒過多久又經過蔡珽的舉薦,兼任禮部侍郎銜。到這裡,也就算是查嗣庭的人生巔峰。

此人進士出身,奉命擔任科考主考官,卻因一道考題葬送了性命

過了沒幾年,也就是在雍正四年的時候,雍正看到了查嗣庭的出色才能,派他前往江西擔任鄉試主考官。(科普一下,鄉試是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環,為一省規模最大的科考)在他的指導下,江西鄉試的第一題題目為“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鄉試第二題的題目是“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鄉試考試的第三題是“其旨遠其辭文”,鄉試第四題為“百室盈止婦子寧”。

查嗣庭是雍正年間的官員,但是卻對皇帝的名號毫不避諱。這四道考題中,先出現了正字,又出現了止字,這意思就是要把雍正的頭給去掉啊。當然可能查嗣庭本人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就是這一個細節被奸人利用,舉報了查嗣庭。

此人進士出身,奉命擔任科考主考官,卻因一道考題葬送了性命

關於試題,民間還有這麼一個傳說,說查嗣庭的試題題目其實是維民所止,這句話出自《詩經·商頌·玄鳥》:“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聽來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人不這麼想。大家請看雍正二字和維止二字,好像都是少了上面的那一部分,這意思就是要讓雍正去頭啊。

此人進士出身,奉命擔任科考主考官,卻因一道考題葬送了性命

雍正因為這個原因抄了查嗣庭的家,一家人都鋃鐺入獄。雍正五年,查嗣庭就在獄中自殺了。他十六歲以上的子嗣都被處死,十六歲以下的都被流放,家族之人大都也都他的株連多少受到了懲罰。我想查嗣庭本人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就是受到“文字獄”的株連,被奸人所害,一代才子才就此隕落,說來也實在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