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于1950年的华县郭村秦腔剧团

郭村秦腔剧团的辉煌与落寞

作者 同延龄

郭村秦腔剧团解放初成立,50年代曾享誉华县,排演过众多脍炙人口的大本戏和折子戏,脱颖出许多演员名角,被郭村及周边民众交口称誉,它流光溢彩的一页,至今为秦腔爱好者所怀念。

组建于1950年的华县郭村秦腔剧团

郭村村委会(原郭村学校) 高振强 摄

解放前郭村曾有过秧歌剧团,有一帮爱好跳唱的中青年艺人。解放后,随着社会安定,为活跃文化生活的需要,1950年由村长王三杰倡导,每户义捐2元为一股,最多捐三股款购戏箱,筹建郭村秦腔剧团,推选同悦亭为剧团团长。到西安订做戏箱款不足,由共青团领导青年劳动募捐。剧团需要导演,同悦亭等人到原渭南县新民剧团放言愿到郭村落户,分给最好的土地、住房。剧团著名演员朱育民被这帮朴实村民所感动来郭村落户。

朱育民来到郭村,分到了最好的杨斜校阅场(民国26年蒋委员长曾在此阅兵)土地伍亩,并搭盖了住房,团支部帮他收种庄稼。担任剧团副团长的朱育民手把手的培养演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新秀,排演了众多的秦腔剧目。该剧目有:全本戏《串龙珠(又叫徐州革命)《反徐州〉》及现代戏《黄龙山革命》,折子戏有《杀狗劝妻》、《杀庙》、《断桥》、《别窑》、《安安送米》等。后又排全本戏《十五贯》、《游龟山》、《打金技》、《四进士》等剧目。

由朱育民扮演《周仁回府)中的周仁,在《(哭墓》一折中,他将周仁忍辱负重,痛失爱妻、又不被朋友理解的无奈、悲苦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用“闪单翅”“抛发”等特技,抑扬顿挫的咬字和发声,抽泣性虚字润腔,大段哭音唱词,如流水鸣咽,如泣如诉,娓娓动听,令人凄楚,博得广大观众叫绝,并得到秦腔同仁的赞许。在《藏舟》一折戏中,由他培养的武小生武建没,饰演剧中的钱玉川,与扮演渔女胡风莲的少女闫便草,将钱玉川文武双全,英俊潇洒;胡风莲美貌多姿,有胆有识表演的惟妙惟肖,扣人心弦,引得观众赞不绝口,外村观众称誉说“郭村竟能出这等人物,真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在折子戏《钉缸》中,演丑角的郑万龙,屁股坐地,双脚悬缸,一手执锤,一手持钉,口唱股摇,身动缸行,以屁股走路转圈,博得掌声如雷。更为难得的是,郑万龙扮丑角,并不扭捏作态,无病呻吟,在举手投足之间,眼斜嘴歪之瞬,即表达了一种情态,展现了丑角的爱恨情仇。诙谐之举,信手拈来,滑稽之态,源于自然,引起观众喷笑与叫绝,真乃笔者仅见、无出其左的天才丑角艺术家。

老生范克堂,在《两狼山》中扮演杨继业,在《李陵碑》一折中,将老令公面对兵死将亡,番兵围困,看到番人敬修的《苏武庙》《李陵碑》,感慨万千,怀着对奸臣的愤恨,对国家社稷、家乡亲人的眷恋,及老骥伏枥,无力回天的苍凉与无助,情愿捐躯疆场的悲壮情怀,刻划得入木三分、摧人肝肠,引起观众无尽的遐想和难抑的悲伤。

组建于1950年的华县郭村秦腔剧团

郭村戏楼 魏俊先生 绘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县剧团的前身——联合剧团成立时,得到郭村剧团的倾力帮助,不但把戏箱无偿借给三年,连同郭村剧团团长同悦亭、副团长朱育民都被请去任剧务部长,郭村管戏箱的范三义、范克俭均被请去分管大衣二衣箱,对华县秦腔剧团的成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记得笔者上学时,大概是1956年,将我班张福盈,高西琴召到县剧团,因二位均在村剧团演过小角色并得到好评,同胜利说,那是县上办艺校,为成立县剧团培养人才,县剧团58年才成立,当时郭村是全县唯一有全套戏箱的村子。

60年代中期,老戏停演,70年代后,继之而起的样板戏被改制秦腔后,郭村刚团步入了一次异样的辉煌。在秦腔《红灯记》中,范民州扮演李玉和、武淑娟扮演李铁梅、黄淑雯扮演李奶奶,在《沙家滨》中,武淑娟扮演阿庆嫂、黄淑雯扮演沙奶奶、范民州扮演指导员,薛俊忠扮演刁德一:其激情的唱词、惟妙惟肖的装相和演技、电打布景的运用,及文武场面阵容的宏大,使秦腔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的赞赏。

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是巡回演出,是作为政治任务的无偿奉献,却客观上起到了展示郭村秦腔剧团的效果,掀起了争看郭村戏的小高潮,为当时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978年老戏开禁后,同胜利曾在当时公社党委的倡导下到各乡镇卖戏,由竹五虎伴演的包文正获得包括几个县剧团老艺人在内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周围数县难得一见的高手。因剧团的声望颇高,惹得各处排队预约,并受到西安《易俗社》的邀请,愿为郭村秦腔剧团在西安演出提供方便,上演了一幕落日前的辉煌。

一个村剧团,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外乎这几条:(1).郭村为华县四大村之一,当时有近两仟口人,村中间有座清代戏楼,戏楼前有约1200平方米广場,基础设施好,人多势众演员基础大。(2).村领导的倾力支持,全村乡亲的热情拥护与积极参与。(3).剧团团长身心与共的敬业精神,(4).最关键的,是导演的选择与任用。用我弟同延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名言来总结,那就是“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作为导演,关键是要选对人用对人,善于因人施教,因势利导;作为演员,要注重对剧情的理解和角色的把握,要把角色的喜怒哀乐表现到恰到好处,并能推陈出新别具一格,这就要看演员的悟性和天份了。从这一点说,朱育民是当之无愧的伯乐和名星导演,他慧眼识珠的才能,因材施教的技巧无人能比。由他选拔的演员,组建的文武场面,称得上较完美的组合,称得上群星汇萃光曜夜空,因而能演绎出情节各异,啼笑歌哭的悲喜剧。

当一种文化成为时尚,会起到大众模仿学习,进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与道德情缲,起到端正民风、惩恶扬善的效果。这就是文化造就的艺术力量,是由同悦亭朱育民等精英造就的艺术境界,而通过众多演员和观众贝海觅珠般的淘冶与凝炼,在使剧目日趋成熟、炉火纯青的同时,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艺术新秀,通过新老艺人的精湛表演,促进了秦腔艺术步入辉煌,这正是时势造英雄的最好注脚。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得到继承和壮大。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戏剧这种脸谱化的表达艺术和舞台化的表现形式己稍嫌落后,让位于电影与电视剧,但热爱秦腔艺术的西北五省广大观众,依然抱着满腔的热忱不离不弃。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深厚的敬意缅怀那些曾为郭村的秦腔艺术做出过贡献的人们,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作古,但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将定格于这代人的心间,并成为郭村历史的辉煌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